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史上最强投机 / 第4章 这一年

第4章 这一年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这一年
  围棋热铺天盖地的到来,大街小巷都是围棋学习班的招生广告,从此开启孩子们上兴趣班的噩梦。
  中日围棋擂台赛开展的如火如荼,聂伟平击败了日方大竹英雄豪取八连胜,引起了国内一片欢腾。
  1988年3月,聂伟平又一波带走了日方擂主加藤正夫,代表华夏连续三届赢得擂台赛胜利,报纸电视连篇累牍的报道,成为街头巷尾津津乐道的焦点话题,鼓舞了国人脆弱而又敏感的自信心。
  聂伟平鼻子里插着氧气管,坚持死也要死在围棋旁边上的拼搏精神,感动了无数国人。
  随后,华夏官方直接颁给聂伟平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荣誉称号;
  “棋圣”
  要说这一年最得意的人,非年轻导演老谋子莫属,《红高粱》横空出世拿下了柏林金熊奖,震惊世界影坛。
  蓝眼睛黄头发的外国人惊讶的发现;
  土到极致就是美,俗到极致就是雅,这带着浓郁黄土气息的华夏文明,无可阻挡的扑面而来,当赤膊大汉粗犷野性的嗓音唱出;
  ……
  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呀,
  往前走,莫回头。
  从此后你搭起那红绣楼。
  抛洒着红绣球。
  正打在我的头。
  ……
  雄浑的西北民谣,苍凉粗犷的唱腔,汗津津的赤膊大汉眼睛冒着绿光,一切人性的欲望都得到赤裸裸的呈现。
  外国电影人深深地为之沉醉,仿佛能感受到来自心底的共鸣。
  这样的野性,这样的贫瘠土地,这样西北风味的黄色大地和红红的大棉袄,来自于遥远神秘的东方世界。
  多年以后
  一张尘封的照片又被人翻了出来,照片上《红高粱》作者莫言,主演姜汶和导演老谋子三个男人打着赤膊,对着前方傻憨憨的笑。
  旁边是穿着斜襟戏服的巩丽同学,她现在燕京电影学院上大一,满脸年轻的胶原蛋白质感,扭过头绽放出招牌式的微笑,露出两颗小虎牙。
  导演老谋子看了老照片后说;“那时候,我哪想到莫言能得诺贝尔啊?”
  说话时,这货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洋溢着青春风采的巩丽同学,眼神中满是回忆……
  《红高粱》火遍国内外后,别人都以为莫言也发了,其实他就拿了800块钱。
  巩丽拿的更少,只有200块钱,这个时代,所有的参演人员都是凭借着一股艺术创作热情投入其中。
  谈钱~忒俗。
  在这个火红的年代一位又一位的大咖正破土而出,怯生生地抖掉身上的泥土,带着有些懵懂的眼光看着外面,尽情绽放才华迎接这充满机遇的时代。
  1988年
  歌坛西北风盛行一时,酷爱苏芮的那茵一曲《山沟沟》出道,这个东北大妞演绎西北民谣同样得心应手,唱出了地道的黄土地味道。
  这时,远在香港的王绯还在戴思聪门下学习声乐,她的前夫窦唯正式加入了黑豹乐队,以火箭窜升般的速度迅速红了起来。
  刚刚离开黑豹乐队的丁武,和一帮四九城酷爱摇滚乐的野小子组建了唐朝乐队,这是华夏摇滚最令人激动的时代。
  1988年
  崔健扛着摇滚大旗向前走,欢哥唱着《少年壮志不言愁》,华夏歌坛的西北风压倒了东南风,大街小巷都能看到扯着嗓子鬼喊的年轻人:
  “……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
  这时,来自港台的流行风**进了神州大地,带来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全新体验。
  宝岛歌手齐秦的一曲《大约在冬季》,乍一发行便红透了半边天。
  当时,在央视当主持人不久的王刚都听的傻了,说;“实在太好听了,那种苍凉神秘,个人身上散发的气质,我以前从没接触过。”
  这一年
  王刚还没有辞去公职去演戏,铁三角连一个角都没有。
  远在香港的歌坛天王巨星谭咏麟和张国荣之间撕逼正酣,双方歌迷也疯狂的加入进来。
  香港十大金曲颁奖礼上
  谭咏麟拿了奖,当场公开宣布;
  “这是我最后一次在乐坛上领奖,今后,我不会参加任何有比赛性质的音乐活动。”
  听了这话,小哥张国荣独自流连在后台,瞬间已泪流满面。
  湖南卫视某个著名主持人正在上大学,上下铺为了唱谭咏麟还是唱张国荣的歌,就能够痛快淋漓的干上一场,青春就是这么肆意飞扬。
  这个未来主持人,名叫汪含。
  这一年
  离开无线的刘德华已经风光无限,片约不断。
  梁朝伟刚刚崭露头角,凭借电视剧《绝代双骄》拿下金像奖男配,和他一起考无线最后落榜的周星驰也终于熬出了头,摆脱了万年路人甲的尴尬境遇,凭借着《霹雳先锋》拿到了金马奖男配,逐渐在香港影坛冉冉升起。
  唯一郁闷的是张学友,因为事业陷入低谷,在酒吧酗酒后跟别人打了一仗,还打输了。
  稍微让张学友开心点的事儿,就是和刘德华,张曼玉一起演的电影上映了,这部影片的名字叫《旺角卡门》,导演是坑死人不偿命的墨镜王。
  任谁也不会忘记,张学友在《旺角卡门》里留下的著名表情包;
  “吔屎啦你!”
  刺不刺激,开不开心?
  香港歌坛告别了天皇巨星谭咏麟和张国荣双雄争霸的旧时代,迎来了四大天王闪耀登场、激情四射的新时代。
  此时的香港影、视、歌坛繁花盛放,璀璨群星闪耀香江,影响力横扫东南亚和日韩,令整个好莱坞为之侧目,这是香港娱乐业最好的时代。
  1988年
  宝岛著名经纪人宋文善制作了一档《青春大对抗》的节目,原本由三个女孩组成的“小猫队”主持,可后来看现场效果觉得太单调了,临时找了三个男孩子过来组成“小虎队”。
  谁曾想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力棒的小猫队没火,小虎队倒是红的发紫。
  现场音乐会上一首《青苹果乐园》引爆全场,狂热的少女歌迷们兴奋到不能自己,当场晕厥了几十个。
  这一年
  一位宝岛女作家返回大陆省亲,犹如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泛起阵阵波澜。
  这位女作家就是陈喆,笔名琼瑶,她的作品在大陆红到发紫,养活了华夏数十家出版社,当然版权费是一分没有的。
  华夏著作权法得20多年后才出炉,现在无法可依。
  琼瑶的到来,没有引起华夏文学界的震动,因为这一年是“王朔年”。
  这当然没有任何官方认可,而是文学界和影视评论界瞎起哄,王朔所著《浮出海面》《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橡皮人》《顽主》四部小说在1988年先后被搬上了大银幕,一时间蔚为壮观。
  王朔这货得瑟的不行,意气风发的对发小炫耀,说道;“现在华夏电影界,哥们儿平蹚!”
  这一年
  《芳华》的作者严歌苓受邀访美之后,被刺激的大发了,一心向往着花花世界的灯红酒绿,从此下定决心要做一个彻头彻尾的米国人。
  国内文学界的“张爱玲热”到达顶峰,旅居米国的张爱玲,为了躲避万里迢迢从华夏赶来的文学青年四处搬家。
  这一切社会上的潮起潮落,都比不上9月份举行的一桩世界体育盛世。
  那就是在隔壁韩半岛举行的1988年汉城奥运会,这一届奥运会带给国人的是深深的刺痛,无尽的失望。
  这一年,华夏兵败汉城。
  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破天荒的拿到15块金牌,国人有多么的意外和狂喜,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国人就有多么的失望。
  四年前的洛杉矶奥运会上,著名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射落首金,带给所有国人意外的惊喜和满满自豪,报纸杂志连篇累牍的宣传报道,被誉为奥运射击队的“扛鼎人物”。
  这一届大家以为至少保三争二,金牌也大有希望。
  谁知道徐海峰发挥失常,只拿个27名,一时间质疑声四起。
  谁曾想到,这仅仅是个开始。
  体操王子李宁登场,国人以为胜券在握,兴奋地围拢在电视机前为其加油助威。
  吊环比赛,李宁的脚挂在了环上,跳马比赛,李宁直接坐在了地上,并且留下了一个媲美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
  美梦破碎,偶像倒塌,深重的期望全部付诸流水。
  上一届比赛独揽三金,这一届颗粒无收。
  爱有多深,责有多切。
  李宁回国后伴随着是铺天盖地的漫骂和侮辱声,有人给他寄刀片,有人给他寄了一根塑料绳,附信写到;“你别吊环了,还是去上吊吧。”
  这种偏激的声音当然不是大多数,刚刚改革开放后不久,盼望体育健儿为国争光梦想破灭,自尊敏感的国人无法承受这样的惨败。
  优势项目的华夏举重队,四个保持世界纪录的夺金点无一卫冕,意外的败走汉城。
  没有几天,五连冠的华夏女排又输了。
  此时,国人一颗火热的心彻底凉透了,哇凉哇凉的。
  这一年,刘翔才五岁,姚明八岁。
  统治九十年代世界乒坛达八年之久的大魔王邓亚萍才15岁,她的职业生涯拿过18个世界冠军,接过华夏女乒接力棒的悍将王楠更厉害,一共获得24个世界冠军。
  此后是张怡宁和李晓霞,一代又一代垄断女乒世界冠军,经常在国际赛事颁奖礼上演三面红旗冉冉升空的壮观景象。
  这一年
  今后数十年横扫世界男乒的刘国梁12岁,马琳8岁,马龙刚刚满月,张继科正呀呀学语,一大波魔王正要来袭……
  可那都是以后的事儿,救不了火烧眉毛的现在。
  李宁回国后黯然退役,没去大学读书,也没去当教练,更没有去体委做个朝九晚五的官僚,而是去了一家火到没朋友的公司学习经商。
  这家公司生产饮料叫做“华夏魔水”,俗称健力宝。
  这种高级汽水,比大街上用色素勾兑出来的糖水饮料更解渴,喝起来又不像五毛钱一瓶的北冰洋可乐那样,一个劲儿老让人打嗝,甜的齁死人。
  这时候,饮料拉环的中奖骗局还没有出现,人们最大的期望就是看到“再来一罐”四个字。
  1988年的健力宝公司扛起华夏饮料界的大旗,屌到爆,傲气的没朋友,肩负着对抗“两乐”重任,谁料到没有活过千禧年就荣光湮灭了。
  至于以后起死回生,那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时代的潮流奔腾不息,总会涌现闪耀的弄潮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