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永历十五年 / 低潮

低潮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康熙元年开始,四川总督李国英率川陕鄂三省大军,靖西将军穆里玛、定西将军图海率八旗禁旅,兵分两路围剿夔东明军,明军节节败退,部分明军将领叛变,郝摇旗,刘体纯,袁宗第,也陆续战死,仅剩下临国公李来亨率残部退守茅麓山。
  康熙三年初,清靖西将军穆里玛统兵到达茅麓山下后,以兵精将勇,为了收取全功,贸然进攻。李来亨指挥明军凭借山势予以反击,满洲兵坠崖落涧,伤亡惨重,镶红旗副都统贺布索、一等阿达哈哈番桑图、穆里玛的第三个儿子苏尔马都被明军击杀。
  茅麓山高险异常,周围一百五十余里。康熙三年二月,四川提督郑蛟麟率军,乘雪夜大雾,攀藤附葛,鼓勇直上,突袭占领了茅麓山西南要道通梁,扼住了明军出入的咽喉地带。此后清军集中了正辅兵计十万大军,将李来亨团团围困。而李来亨部明军残部仅三万余人,除去妇孺老弱,可战者不过万,而且粮草弹药日益短缺,兵民叛逃者日日不绝,形势非常严峻。
  为了达到困死明军的目的,清军构筑木城,挑挖堑沟,树立排桩,切断明军同外界的一切联系。木城是为清军驻守而设立的,城外挖掘阔深各八尺的濠沟;濠外埋设一道五尺宽的排桩,名为梅花桩。其形制是用长五尺、围一尺的圆木一半埋入地中,地面桩高二尺五寸,各根木桩之间相距仅五寸,参差排列,状如梅花。这项耗费巨大人力、物力的工事完成以后,给李来亨部明军的行动和军需供应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因此在吴三桂败出昆明后,清廷也认为夔东叛军已不足虑,令李国英改督云贵,由图海督师,穆里玛和董学礼率军继续围困李来亨所部。
  双方相持了几个月,李来亨部贮积的粮草消耗得差不多了,求战不得,被迫拼死突围。六月十五日深夜,李来亨亲自率领总兵五名、精兵数千名分路进攻清军防线,另派三名总兵带领士卒旁攻,牵制他部清军赴援。明军抬着云梯、盾牌,手持钩镰大斧,砍断木桩,填平沟堑,史载:炮矢如雨。虽然由于清军防御严密,突围未能成功。但因为李国英带走了一万多精锐,明军这次突围让清军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清军派李来亨老乡,之前叛降的李有实至明军中说降,被李来亨斩首,首级悬于营门之前,以示决心。但是粮草告罄已是迫在眉睫,七月初九日夜晚,李来亨散尽金银,率四千余部下发动决死突围。此战,明军战士莫不奋臂争呼,拼死力战。明军连攻五阵,终于攻破焚毁十几处木城,打开了缺口。
  虽然免于全军覆没,但是结局依然惨烈,看着身后一千多部下人人带伤,李来亨更不敢想留在山中的那两万军民即将面对的遭遇,命令道:熄了火把。便领着众人消失在夜幕中。
  昌武元年,康熙三年,七月末,清军攻占茅麓山基地九连坪城寨,为泄愤,对茅麓山四山搜剿,生民无遗类。。
  同年七月十七,张煌言在浙江复明失败,为叛徒出卖被捕。九月初七,大明兵部尚书张煌言于杭州就义,死前叹息:大好江山,可惜沦于腥膻。
  因为封闭的原因,云南明军很难及时的得到外界的消息,很多情报滞后个把月都是很正常的事。等到年底夔东义军和浙东明军覆灭的消息传至,这意味着,在大陆上清军已经平靖了云南以外的其他地区。朱慈煊越来越感到无力,当年三番之乱,糜烂西南半壁,清廷都能靠强大的国力拖赢,如今一隅之地,简直毫无胜算。朱慈煊有时甚至觉得自己来这个时空,可能复明没复成,倒是帮了康麻子大忙,提前解决了吴三桂,帮他省了三番之乱的麻烦。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