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心域之主 / 第五章 感觉剥夺与超感知觉

第五章 感觉剥夺与超感知觉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作为临床心理学的研究生,余策的本职工作就是研究、评估、治疗人的各种异常心理、行为障碍甚至精神疾病。
  对于精神疾病,他心里有着一道颇为完整的诊断流程,不会因为“像”而直接将其确诊为某种疾病,不过凭他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在看过患者所表现出的症状后,大致圈定几个范围还是可以的。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是他在观察过失控男子的行为表现后,第一时间想到的病症,至于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则需要更进一步的评估。
  可惜,如今的他并没有这个评估机会。
  ‘也不知道这个世界的心理学是怎样一个发展方向,为什么一个疑似有心理疾病的人,会被直接当成灰质感染者处理……’
  余策思忖数秒,从裤兜里掏出手机。
  面对记忆碎片中没有记录的专业知识,他不得不选择上网求助。
  在网页搜索框中输入“心理学”三个字,点击搜索,跳出的结果却让他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这个世界,居然没有任何关于心理学学术的信息。
  网页上显示的条目,都是由网友们无意间提及“心理”这两个关键词的内容提炼而成,完全不存在“心理学”三个字连续出现的条目。
  ‘难道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这门学科?’
  余策心里才生出这个念头,却又瞬间将其否定。
  ‘不对,按照本世界的“哲学”发展轨迹来说,早就该诞生科学心理学了,而且这个世界的医学很发达,研究科学心理学的基础比地球还要完善,不可能到现在为止都没有一点苗头,除非……有人刻意把它隐瞒了起来。’
  余策目光微凝。
  如果真是这样,那这种大手笔,必然不可能会是个人行为,只能是集体的意志。
  ‘了解得越多,处境就越危险?’
  想到那名失控男子的表现,他心里莫名就浮现了这句话。
  ……
  半小时后。
  余策吃着刚从街边买到的早餐,慢慢逛回了住所。
  关于失控男子的事,由于信息缺失,只能暂时先告一段落。
  如今他要思考的,是更为重要的另一件事。
  ——他的精神状况问题。
  从当时干涉那个失控男人视觉的情况来看,他目前的精神力应该还不至于深层次地影响脑域,最多就是干扰信息的接收或者整合过程……大概就是类似于一些小说、游戏里的低级幻术,只影响视觉,没法欺骗人的整个大脑。
  余策靠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手里捧着一杯温水,陷入了沉思。
  ‘如何实现这个干涉过程根本不重要,反正说到底就是超越了我当前认知的力量,真正需要关注的,是这个“精神强度”是否还有其他作用,以及……’
  ‘我该怎么掌控它。’
  余策抿下一口水,抬手看了看灰质手环上的精神强度数值。
  在大街上逛了半小时后,精神强度毫无意外获得了恢复,此时已经回到了155点。
  这个数字看似不小,但用来做实验估计是不够用的。
  ‘嗯……保险起见,还是吃过午饭之后再做第一次尝试。’
  余策放下手中的杯子,仰头靠在沙发垫上,长叹了一口气。
  对于之后要做的实验,他心里早就有了初步计划。
  如果要在他六年学习生涯获知的众多实验案例中,挑选一个他印象最为深刻的实验,那必然是在大一普心课上听到的,于1954年在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进行的“感觉剥夺”实验。
  虽然它在无数的心理学实验当中,连奇葩都谈不上,甚至可以说是十分的普通,也没有多少值得外行人津津乐道的实验结果,但对当时第一次听到这项实验的余策来说,这就是推开新世界大门后看到的最初“景象”,也是他最为难忘的“景象”。
  也是从那之后,他才真正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并开始主动了解历史上那些或奇葩、或有趣、或残忍的心理学实验,走上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可以说,“感觉剥夺”实验,就是他真正迈入心理学领域的起点。
  当然,这些也只是他想到这个实验的其中一小部分原因。
  剩下的大部分……
  其实是来自于以感觉剥夺为基础的“超感知觉”研究。
  “超感知觉”,意为除了正常感官知觉(视觉、听觉等)之外的额外感知能力。
  用更好理解的话来说,超感知觉指的就是心灵感应、预知、透视之类的特殊感知能力。
  余策本身对超心理学并没有什么研究,却唯独对其中的超感知觉这一领域颇为熟稔。
  究其原因,除了前边提到的“感觉剥夺”之外,更因为超感知觉这个词曾多次出现在一些超能力电影当中,成功在他心中留下了烙印。
  如今看来,他记住这些信息还是有些好处的。
  至少,在他往后研究心理学术法的道路上,算是有了一个比较成熟的参照。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他才会第一时间想到“感觉剥夺”,同时还有了进行实验的想法。
  ……
  随后的时间,余策就一直躺在沙发上思考和休息。
  到了中午十二点,他起身去厨房的冰箱保鲜柜瞄了一眼,看到里边仅剩的两盒牛奶,便果断拿起手机点了份外卖。
  吃过午饭之后,他在客厅走动消化一阵,等到精神强度超过400点,便进入卧室,坐到了床上。
  “感觉剥夺”,顾名思义就是剥夺个体的感官知觉,将个体置于一个与外界没有任何联系的环境当中,其最需要剥夺的就是听觉和视觉,其次是肤觉,至于嗅觉、味觉等则基本可以无视。
  家里条件有限,且没有安全措施,无法使用更专业的实验形式,只能一切从简。
  拉上窗帘,戴上眼罩和播放着白噪声的耳机,余策以一个放松的姿态,静静坐在床上。
  视觉、听觉受到了最大限度的压制,肤觉也在他的刻意忽略下,慢慢淡去。
  时间概念、空间概念逐渐模糊化。
  他渐渐失去了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意识中只剩一片混沌。
  到了这一步,他的“感觉剥夺”准备已经基本完成。
  接下来,就是试验“超感知觉”的过程。
  ‘先去看看邻居奶奶……’
  余策心思电闪,从记忆中提取出邻居奶奶那张平平无奇的大脸,将意念完全集中在这张脸上,表达出强烈的探究欲望。
  大约半分钟之后。
  他眼前忽然出现了一道光。
  光线慢慢聚拢收束,最终汇聚到了远处一张突然出现的黄色木质餐桌上。
  ‘餐桌?’
  余策微微一怔,随即发现自己已经置身在了一片黑暗之中。
  整个世界,只有黄色餐桌处是唯一拥有亮光的地方。
  他可以借助光线,看到自己的手脚和身躯。
  ‘成功了?’
  余策下意识朝着餐桌迈出了脚步,继而发现这一过程并无阻碍,就跟在现实中行走一样。
  一步,两步,三步……
  距离近了,他看到餐桌上摆放着一些碗筷菜碟,其中一个菜碟里还有吃剩的土豆丝。
  ‘这是……’
  余策突然意识到了眼前究竟是什么情况。
  就在这时,一阵沉重的脚步声自黑暗中响起,一名穿着拖鞋的普通居家老奶奶慢慢走到了餐桌旁,开始收拾桌上的碗筷。
  余策心中一震,瞬间脱离了当前的黑暗环境,回归到现实当中。
  他揭开眼罩,迅速下床冲出家门,敲响了邻居家的门。
  “来了,谁啊?”门内传来邻居奶奶的询问声。
  “是我,奶奶,对门的余策。”余策压住心中的悸动,礼貌答道。
  “是小策啊。”邻居奶奶打开家门,有些疑惑地看着他,“来找我们家小宇的吗?”
  邻居奶奶家有个正在读大学的孙子,跟余策有过几次接触,勉强可以算得上是朋友。
  “是啊,他不在吗?”余策一边应着,一边探头看了眼屋内角落的餐桌。
  桌上有堆叠在一起的菜碟碗筷,以及……一碟吃剩下的土豆丝。
  “小宇他去学校了,是找到有急事吗,有急事的话我现在就给他打电话。”邻居奶奶热心道。
  “哦,不用了,也没什么事,他不在就算了。”余策笑着婉拒道。
  一番礼貌交谈过后,余策回到自己的住处,坐回到床上。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
  他握了握拳头,仰头深呼吸半晌,却实在压不住不断上扬的嘴角。
  跟上午那次意外发现的干涉视觉不同,这次的“超感知觉”是完全以他意志为主导发现……或者说是获得的新能力。
  这种由自主探索和研究得来的结论,除了惊喜之外,更多了一份无与伦比的成就感。
  “呼……”
  余策再次长出一口气,压下内心的激动,将注意力转回到了实验本身。
  他看了眼灰质手环上的精神强度数值,发现刚刚那一次感应,只是降低了10点精神强度,完全在可接受范围内。
  ‘这样的话,就完全可以再尝试一次,嗯……这次就把目标定得远一点,主要测验这个能力的极限感应距离,还有与之对应的精神强度消耗规律。’
  余策重新戴上眼罩和耳机,平复情绪,收敛思维。
  测验距离,目标不宜太远也不宜太近,他稍一权衡,就把记忆中自己就读的林州大学北大门场景提了出来。
  学校北大门距离他的住所不算太远,也就隔了一条街,是个比较合适的实验对象。
  设定完目标,他就开始集中自己的意念,将心中对学校北大门的渴求无限放大……
  大约半分钟后。
  他眼前再次出现了一道光。
  光线聚拢收束,最终聚集在了一个地方。
  余策浸入黑暗,将目光转向光线照射下的区域。
  那里,不是林州大学的北大门,而是……
  上床下桌的宿舍床铺。
  书桌前,坐着一个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