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心域之主 / 第十九章 未知的上限

第十九章 未知的上限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夜,窗外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
  余策坐在书桌前,认真规划着自身心理能力的发展方向。
  虽然他已经注定要从异局离职,但这并不妨碍他研究自己的超能力。
  毕竟,除了战斗,他的心理能力还能用在很多其他地方……即便暂时想不到用处,有几个强大到诡异的技能傍身,也能提供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
  ‘既然目前运用最熟练的是【感觉干涉】,那就继续顺着这个方向研究,细化分析各个感官的可利用特性。’
  余策攥住水性笔,一边思索,一边在白纸上罗列选项。
  ‘视觉方面,干涉知觉整合这一点可以继续深化下去,最好能做到破坏知觉的整体性和对象性,让它无法把单一元素整合到一起,这样接收到的视觉信息可能会身首分离,可能会把人的身体跟桌子整合到一起,也可能把皮肤颜色从人体上剥离出来……虽然干涉时间很短,但是这种画面绝对是最强烈的精神污染,完全可以对敌人造成持续性的削弱。’
  ‘听觉方面,同样可以通过干涉知觉整合,来分离声音的来源、方位、甚至每个音节的整体性……’
  ……
  ‘温度觉方面,可以调节人体对温度的感知,将错误的高温或低温信息传递到大脑,让大脑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反馈……’
  ……
  余策写了许多可利用的方向,但也渐渐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他该怎么施展这些技能?
  凭他对【感觉干涉】的了解,他基本可以将整个过程,看作是个人意志对外界事物的一种特殊干扰,而这种干扰的媒介,就是他那异于常人的精神强度。
  或许,可以把精神强度看成是高维度概念中的能量数值,与这个世界的灰质相似,而精神强度的降低,也就相当于是能量被消耗。
  如此简化理解,就基本可以暂时忽略其内部的运作方式,直接将注意力转到精神力对外界的影响上。
  如果说,【感觉干涉】是利用精神力,对感觉器官吹了口气,让它们在风中变得摇摆不定的话,那干扰距离和方位上的判断,无非就是这股风正面吹和侧面吹的区别,两者没有本质上的差异,都可以很轻易地实现;
  而余策如今想到的这些新技能,却如同是摆在眼前的一台台高难度外科手术,再也不是随便吹一口气就能轻易完成。
  ‘或许,要想实现这些技能,需要的不是干扰,而是把我这边的信息通过精神力传达给对手,然后利用精神强度上的压制,让对手的感官暂时受我控制,从而实现我所想要的效果。’
  余策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将“传递信息”,“精神压制”,两个关键词写在了纸上。
  当然,这也仅仅只是他的一个猜想,至于这个猜想是否真正可行,那就需要找人做个实验。
  念及于此,他就记起了自己的工具……嗯,合作伙伴。
  ‘不知道她学得怎么样了?’
  余策想了想,拿起桌上的手机给陈言琳发去一条消息。
  余策:“在寝室吗?”
  发完消息后,他也没指望马上收到回复,转头继续完善纸上的内容。
  大约半小时后,手机收到了一条信息。
  陈言琳:“刚自习完,在回寝室的路上,等我一小时。”
  ‘真是个努力的孩子,跟我当年一样……’
  余策在心里感慨了一句,倒也没在意还要再等一小时的事。
  对方毕竟是女孩子,洗个澡,做个护理,清洗换下的衣物,整理床铺课桌,一套流程下来,一小时也就刚刚够用的样子。
  如果对方没有男朋友的话,那他就是直接占用了剩下的“男友时间”,谈论的,却是如何当好一个工具人的事……
  气抖冷。
  眼看时间已经不早,余策思虑着一会儿要跟陈言琳说的事,暂时也没了研究技能的灵感,便直接放下笔,收起纸张,起身躺到了床上。
  说起来,这个世界的科技、娱乐水平,都要隐隐超过他前世的地球一线。即便是个不爱纸片人的单身汉,一旦有了游戏、视频、直播以及网络社交平台的陪伴,也能轻轻松松地在家待上几个星期,期间不会感到有任何的不适。
  余策躺在床上只是刷了几个视频,都还没感觉到时间流逝多少,就在某一刻突然收到了陈言琳发来的信息。
  陈言琳:“你要过来吗?”
  余策淡定地看完视频,关上卧室的灯,戴上耳机和眼罩,回复道:“当然。”
  陈言琳:“好的,我准备好了。”
  余策想了想,又发了条消息:“有我这样的人存在,会不会觉得很没安全感?”
  陈言琳:“……”
  陈言琳:“会。”
  余策:“放心,我是好人。”
  发完消息,他便开启播放器播放白噪声,放下手机,拉下眼罩,浸入了黑暗之中。
  几秒后,余策来到了陈言琳的寝室。
  看到他的身影,陈言琳连忙举手道:“我有个问题。”
  她今天换了一件粉色偏红的睡衣,被子只是在背后围了半圈,双腿蜷曲盘膝而坐,看着倒是多了些小女生的活泼可爱。
  “问吧。”余策点点头,微顿半秒又补充道,“不过以后问问题不用举手,这里就你一个人。”
  陈言琳鼓了鼓腮,放下胳膊,问道:“为什么我按照你的方法去做那个什么超感知觉实验,结果试了二十次只能成功一次,而且只能持续不到一分钟?”
  她昨晚没胆量做实验,是在早上拿到余策送来的灰质手环之后,才小心翼翼地做起了实验,其结果却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余策闻言,眉头微凝:“那你的精神强度数值也只掉了一次?”
  陈言琳点点头:“就是成功的那次掉了。”
  这就意味着,她所说的失败应该是完全没有进入超感知觉状态,或者说根本就没有调动起她自己的精神力。
  余策微眯着双眼,说道:“你把你做实验的详细过程跟我描述一下。”
  “过程就是那个过程嘛,我是完全按照你说的步骤做的。”陈言琳小声念叨一句,随后还是将自己几次试验的过程详尽地叙述了一遍。
  余策认真听完,陷入了沉思。
  对方的实验流程,没有任何问题。
  空间、环境、感觉剥夺、包括心理活动上的准备,全都符合实验要求,跟他的做法基本一致,按理说不可能二十次里才成功了一次。
  除非……精神强度上的差别影响到了实验成功率。
  因为精神强度过低,导致进入超感知觉状态的难度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级。
  ‘但是我第一次实验的时候,精神强度只有几百点,比她低了很多,结果也是一次成功,那次……’
  余策面色微变,忽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或许,他的精神强度不是在增加,而是在恢复!
  或许,精神强度的上限才是决定实验成功率的关键。
  而他的精神强度上限……
  是个未知数。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