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重生之工程高手 / 007 分配大会

007 分配大会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下到小湾河项目部,搞定了朱昌明,就是给老总陈林献上一份大礼,也是凯达公司走上发展正规关键的一步。
  现在,他黎小明来了,老总陈林的复盘计划也就有希望了。
  万丈高楼平地起,事情也需要一步一步来!
  这时,人事科外面传来一阵嘈杂声。
  “好,你先出去,陈总对你们这批新人的接见大会时间要到了。”
  黎小明退出科长办公室的时候,这时,一个身材瘦高,脑袋尖尖的年轻人探进头来瞅了瞅。
  那么眼熟!
  可是竟然一时没有想起来是谁。
  年轻人进了人事科的大门,没有给李文涛打招呼,和他擦身而过,就直愣愣地闯了冯中华的办公室。
  这是一种不太礼貌的行为,黎小明都替这个年轻人捏了一把汗。
  李文涛心领神会对正好走出来的他摊了摊手说,“刚来的大专生,刘高明!不过,进了人事科办公室都不会打招呼,还高明?那里高明了?”
  “哇……”他的心里惊呼起来!
  三十年不见,自己竟然忘记了当初被推进混凝土中刘高明的模样!
  他重重的抽了自己一把掌,谁都可以忘记,怎么能忘记高明!
  自己重生前三十来梦中的好朋友、好伙伴,也是三十年的噩梦……
  他清晰的记得,当年和高明是在小湾河项目部认识的。
  现在突然在人事科重逢,脑筋竟然短路了。
  “啊,我亲爱的好朋友高明,我来了。
  那个噩梦我一定要终结!”
  他理所当然没有接过李文涛嘲笑刘高明的表情。
  冷冷扫射李文涛。
  那意思:人不可貌相,用外表评价他人是不耻的。
  可惜,不止李文涛一人耻笑刘高明。
  高明进入到冯中华里面办公室后,里面一句大吼,“出去!”。
  高明几乎是滚出来的,又头一扬,谁也不看,桀骜不驯的模样整理步调,走出去。
  冯中华作为人事科老大,居然如此飞扬跋扈惯了,喜怒表现在脸上,完全不在乎自己的身份,自己的情绪。
  “真的很没礼貌,一点规矩也不懂!送个毕业证原件,都不知道敲门。“冯中华黑着脸走出来。
  他就奇怪了,新人刚到一个公司,进来忘记敲门很可能是无意的,比如年轻紧张、刚到公司不熟悉环境、甚至可能还没有搞清楚什么领导,不知道如何开口……
  这种情况,给机会锻炼一下,提醒一下,就好了嘛,完全不至于像冯中华那么愤愤然。
  再说,人事科如果作为尊重一个纯技术人员的角度来看,是不必在乎这种所谓的“不礼貌”。
  公司的建筑工地要的是实实在在干活的人才,不是那些搞人际关系夸夸其谈的人。
  刘高明只要能在工地一线干好工作就行了,冯中华就不能因为一点所谓的‘不礼貌’而拿人家不当人看呢!
  当然,一个念头闪过黎小明头脑,自己起码投其所好送了一瓶酒给冯中华,何高明这样性格的人,会送个鬼给何中华呀!
  从人事科这个窗口就可窥见一斑,凯达建工虽然身在开发前沿的S城,有一级施工资质,但是内在保守,风气等问题……
  这时,门外的一阵喧哗,一群人从这里经过,有人还探进头叫着冯科长。
  是他们这批新来员工的分配大会马上要就要召开了。
  冯中华夹着一叠资料和一个硬壳的笔记本走在前面,李文涛跟在后面。
  新来的员工,一个个充满好奇和兴奋的模样儿,其中还有两个女生,大家跟在冯科长的后面。
  新人们争先尽量走在新人队伍的前面,那样进了会议室占据第一排,以便能给开会领导们留下第一个最直观的良好印象。
  黎小明却放慢了脚步,落在后面,直到成为这群人中尾随其后者。
  因为尾随其后者还有落寞的刘高明。
  刘高明就像已经贴上了落后的标签,大家都不愿意跟他为伍。
  而黎小明却和走在最后面瘦瘦高高的刘高明一道在最后。
  他笑着说,“我也是新人,比你们来得还晚的新人!”
  刘高明喘了一口气,扭头看着他。
  他们跟在后面,鱼贯而入,走进了公司机关那间安放着投影仪,地上铺着猩红地毯的大会议室。
  会议室前方台阶是主席台,上面一排桌子,后面是一个投影幕布。
  投影仪已经有工作人员打出字幕:“S城凯达公司1997年新入职员工欢迎会”。
  97年,能用得上投影仪的会议室,算先进了,一般公司电脑自动化办公系统都还是新鲜高端玩意。
  会议室下面则是一排排的阶梯坐椅。
  会议室右侧,还有一排橱柜式的展示柜台,先进去新人们正挤在那里看着。
  里面放的是凯达公司之前所做工程获得的奖杯和奖状。
  顶层那个最大最璀璨的是凯达公司参与建设S城五星级东海酒店获得的鲁班奖奖杯。
  鲁班奖,是建筑界最高的奖项,一个建筑企业能获得这个奖,是实力的体现。
  看完奖杯后,他依旧和刘高明坐在会场后排。
  梁冰冰也来了,夹着资料,貌似是主持人。
  主席台水牌名字以陈林总经理为中心,左右依次摆着副总骆明昌、工会主席黄华荣、开发大厦项目部经理齐文,人事科……坐牌已经摆放好。
  他和刘高明坐在了最后面,“你好,我叫黎小明,你们之前在人事科见过,你叫刘高明,对不?”
  他主动示好,刘高明也很愉快地伸出手,彼此握手。
  施展善意,让刘高明虽然高傲,却也像被霜打焉的头,就像遇到了阳光,立即就恢复正常,生机勃勃。
  新人是最容易交到朋友的,只需要对方的一个善意举动。
  他需要朋友,携手和自己打拼世界。
  只要是金子,在哪里都会闪光,就算坐在这领导接见新人的大会的最后一排,也同样的机会。关健是看人的脑子,不是看人头朝哪里。
  刘高明就给他介绍坐在前排,新人中仅有的两个女生:周晓和杨燕。
  “女生来到我们建筑企业,就是那些经理了,主管追求的对象。
  这不,我们才来没多久,办公室的副主任刘星就追求上了周晓,杨燕也听说工程部预算的陈工也在人追,都快名花有主了。”
  他点头。
  建筑公司本来女职工就不多,未婚女职工都是抢手的。
  追单位里的新进女职工,刚来的新人机会不大,因为还没在公司扎下根,那些扎下根的经理了,主管了追求女生,比这些刚来公司的新人小伙子占优势!
  “嗯,还有,你看前面第一排的最右边那个。”
  他顺着刘高明指的方向看见一个后背脊梁挺得笔直的男生。
  “建筑学院的陆明就因为应聘的是工程部预算员岗位,结果调剂到项目部施工员岗位,在单位的宿舍里发火。
  还口出狂言什么凯达领导有眼无珠,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他堂堂一个大学生岂能在施工一线虚度光阴,他马上要辞职,要走呢!”
  他心想,我也是大学生,还带着大脑读卡器系统,但是也不能觉得自己高大上呀!
  大学生刚毕业在一线很正常呀!也必须在一线实践获得更大的提升呀!也只有在一线,才能真正明白万丈高楼平地起平地起的道理。
  刚应聘到公司,不满意可以走,既然参加公司的新人欢迎大会,又自以为是大学生不能下工地干粗活,还口出狂言,不就是给自己找事吗?
  作为新人,还没有任何成绩出来,就怪话连篇,那结果怕只能是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
  他对着陆明的背影摇摇头,改变话题,“高明,我们来到公司,特别是做技术工作的人,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更不能只局限于自己岗位的那个点。
  现场施工,就只能是施工员的水平。我们抓住机会把测量、预算、资料、安全……工地涉及到全面的技术知识在现场都实践一遍。
  模板、钢筋绑扎平法规则、人员调度参与;
  试块、配合比;
  预算工程量、套用98定额,学习CAD、鲁班预决算软件;
  工程资料、隐蔽资料,包括对工程施工材料也有所涉猎呀!
  这些对我们的技术能力,管理水平,还有未来评工程师、高工,正高级评职称,都会大有裨益。”他真城和刘高明交流,也是新人朋友合力期待未来。
  “我刚来公司,总觉得大家都瞧不起我,就因为我毛手毛脚,嘴巴笨拙,更不会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刘高明感慨。
  “没事,我们是来这里工作的,时间是公平公证,只要我们努力工作,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就不要在乎那些所谓的瞧得起瞧不起。
  我们要干事业,就不必拘束于那些所谓的眼光,对不对!”
  刘高明来到公司本来受到的委屈,也是憋了一肚子的气。现在被黎小明一开导,心情豁然开朗。
  他看了黎小明一眼,感激不尽:“你真好!和你交朋友真荣幸!”
  “言重了,言重了呀。我们都是新人,一起加油!”
  “加油!”
  这时,一个脸色白净,头顶‘地中海’的中年男人和后面跟着一群人进来,径直朝台上最正中总经理陈林座牌桌子后的真皮椅子上坐下去,身体往后靠。
  其他人也随着鱼贯落座。
  是陈总和其他领导来了。
  原本的吵杂的会场便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梁冰冰站到主席台侧方的主持位,给新人们一一介绍:“公司总经理陈总、骆副总、黄副总、冯科长、齐经理……
  管生产安全的白副总北京出差,何总工建设局开会......他们回来后也会和大家分别见面的。”
  新人们马上在座位上拍手鼓掌。
  陈总便伸出手来和大家示意。
  掌声结束后,梁冰冰正式开始主持会议。
  “今天,我们的大会有四个内容,第一、由我给大家介绍我们凯达公司的情况;第二、各位大中专生给领导做自我介绍;第三、人事冯科长宣布大家的具体分配;
  最后,公司领导给我们讲话和提要求……”
  梁冰冰就开始介绍起来。
  她微笑着介绍,笑起来很美。
  黎小明想捕捉她的眼神,可是人家只是蜻蜓点水扫射会场,根本不给任何人一个停留的眼光。
  具体她说什么也没心思听了。
  这时,大会进入了第二项,新人们便站起来轮番自我介绍,轮到最后一排的他和刘高明后,这一项新人介绍完毕。
  然后是冯中华宣布分配人员。
  果不其然,他和刘高明,还有陆明分配在小湾河项目部。
  接着,管经营副总骆明昌和工会主席黄华荣做了简短的欢迎和要求。
  项目部经理代表齐文也介绍了自己和开发大厦的超大规模和在S城房建中的重要地位。
  这种项目部经理就是大部分到施工一线新人们的老大。
  最后,陈林点点头,总结道,“欢迎大家来到凯达,分配人事科已经作好了周密和严谨的安排,大家要服从公司里安排。
  进了这里,就是我们凯达的员工,就得按规矩办事……
  来到单位,我们要尽快成熟起来,及早融入单位,融入我们这个建筑市场……
  市场是什么路?是可以让企业有一个可预测未来的前方。
  企业强大了,便是国家的支撑。我们是国营企业不断向前发展,是国家大力发展经济的前提。
  比如有一些基础性科研,我们建筑企业就可以搞起来,国家也才有足够的精力搞高科技研发,为未来的中国制造精品工程。
  我们国企就是国家发展的排头兵,企业的强大,就是国家的强大。”
  黎小明眼前一亮,陈林凯达在市场地位上的思考,是正确的发展前方。
  正想着的时候,陈林突然向新人们发问:“不过,我想问问大家,企业发展经济,是不是就把市场的位置抬高到决定性的地位了呢?”
  会场里顿时一阵窃窃私语。
  前排有人站起来回答,大意:不是,员人是企业的主人翁,人永远是企业第一位。
  还有人解读为:企业是靠人发展的,市场又是企业发展的第一位,两个的位置同样重要,并驾齐驱。
  ……
  这些新人的回答,都是明显的是或不是,回答流于形势,没有自己的感受,只是一种理论上主观的认识。
  陈林微笑着倾听,望着会场里的大家。
  既不点头,也不摇头,那是不满意神情,希望听到更好回答的一种期盼。
  这个时候,黎小明知道自己该要站出来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