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重生之工程高手 / 011 开录像馆

011 开录像馆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在村里开录像馆!”他开门见山告诉大家。
  “放黄录像?”施工员周文明立即反问。
  那时建筑公司的职工和工地的农民工兄弟们下班回来,大多是属于远在异地打工,远离家庭,老婆。
  解决个人问题是个难题。
  晚上最喜欢的两件事就是跑到五公里外的镇上,看黄录像、发廊找小姐。
  “不是,我们工地的职工和农民工下班回来,在村里确实枯燥无聊,精神世界空虚。
  有些人喜欢看黄色的刺激,但是还是空虚,叫空虚上瘾!
  你们不知道,香港已经出了一些电影,再过几十年都是经典。
  比如就有一部《英雄本色》,导演叫吴宇森。
  香港电影枪战片的最高成就,也是世界枪战片的最高成就。
  还有《监狱风云》,看了会让人热血沸腾。
  鬼片中的《倩女幽魂》天才的想像力,缠绵难舍,携手写下一曲人鬼不了之绝唱。
  这些片子的录像在S城,可能M市的音像制品店也应该有。
  还有《赌神》、《赌圣》、《赌侠》英雄侠义系列;《黄飞鸿》功夫皇帝系列;《大话西游》周星驰无厘头搞笑系列;成龙的搏命式极限《警察》系列……
  开录像店,我可以淘出这些大浪淘沙最经典的录像带。
  太多的好片子,我大脑里一时半会想起这些。
  经过我们这个录像馆传播后,也是工友们以后谈资里的资本。
  如果大家欣赏水平高一些了,可以加一点陈可辛的《甜蜜蜜》这种有市场的文艺片。
  最厉害还有好莱坞大片,90年代中期,我们国内已经在引进了,不知有没有正版。
  比如《真实的谎言》世界级大师卡梅隆导演的,全球轰动一时的片子。
  灾难片《龙卷风》、动作片《碟中谍》系列;《侏罗纪公园》系列,可以让大家见识到好莱坞特效的气势磅礴、逼真的各种恐龙特效和神奇的想像力。
  就像没有正版,起码枪版是有的!”
  “天呀,黎工,你怎么这么专业,天下之大,无奇不知!
  你说的这些片子我除了香港的二周,成龙,李连杰,其他那些什么导演,美国大片一点都不清楚。”小吴叫到。
  “是啊,啊啊!说得真专业!”刘洪组长和其他几个佩服的点头。
  “那什么叫枪版?”刘高明问到。
  他一笑,“枪版是抢先版,摄像机或手机盗录的录像带。
  看起来可能效果差一些,我们尽量不进那种货。”
  “黎工,你说的开这个录像馆放这些片子会挣钱吗?”王红担心。
  他点头。
  他要准备这些录像带,其实都是二、三十年后电影中的经典。
  不过,那可是得时间的推移,大浪淘沙掏出来的。
  现在自己提前一股脑把这些这个时代有的经典提前汇聚在自己的录像馆放了。
  这些片子的魅力,映进头脑里的爽感,的长久性的。
  远远大大外在肉肉的刺激。
  不要说工地这些寂寞空虚工地工友会被这些真正的好片子吸引,就是放眼全国,这个还没有智能手机的时代,老板用砖头大哥大,诺基亚、摩托罗拉都还没在中国市场出现的时候,看这些优秀精彩的录像就是最早和世界接轨的方式之一。
  他有开始搜索未来还有的一些好片子。
  他重生回来没有智能手机,有了这个时代还没有WIFi,流量那些玩意,百度搜索更不可能。
  全凭记忆。
  他竟然又记了几部波-霸级的美感片子。
  男人都喜欢。
  于是他说,“当然,我们的工友都是成年人。
  有一些有美感的片子。
  看女人。
  叶玉卿,那种美感的先驱之一。轻解罗衫拍摄的《情不自禁》、《我为卿狂》等。
  李丽珍《*****》、《爱的精灵》散发熟女魅力。
  舒淇《玉蒲团之玉女心经》,也是一举成名的三级片经典。
  还有号称香港娱乐圈第一代波霸叶子媚的《聊斋艳谭》这些适量融合在我们前面那些经典大片中。
  ……
  这些给成人男性观众的感官的点缀,会让我们录像馆让他们爱不释手的。
  谁能抵制得了时代发展前进的潮流!
  放心,绝对挣钱。”
  “对头,工地下班回来无聊死了,有这个录像馆,谁还一天去尽想着嫖、赌呢!”刘组长说。
  “工友也有跑去镇里看录像馆看的,有些小姐就混在其中做生意,乌烟瘴气的。黎工做文明的录像馆,我支持!”王红姐也认可。
  现在这个发财路子,需要大家来共同投资,租村里杂货店张伯的村中央平房。
  那个平房有70来个平方。
  房租张伯一个月要180元,这个不贵。
  设备我们要买一个大彩电,国产一线品牌。
  这种厚实,一大坨的大彩电是显像管的,一个38寸的起码六七十斤,价格就比较昂贵,要了解了,大概要2900元,差不多三千。
  放录像带的VCD,600元。
  租录像带,或者买,属于流动资金,加上去M市的车费,起码准备500元先打底。
  录像馆里准备四五十个塑料凳子,几十块可以搞定。
  ……
  这样我初步一算,投资大概要5000元。
  怎会回收成本呢?
  一天放两部录像,一部一个半小时,两部就三小时左右正好消磨工友休息的晚上时光。
  一个凳子票价两元,五十个位置正好一百元。
  一天一百。
  小湾河大桥的工期是两年。
  现在刚开工。
  我们就算只干一年,一年收入可以达到三万六。
  刨去成本五千在加一千,就算六千成本。
  一年我们挣三万。
  根据现在投资筹资五千的,七个人各占股份。
  赚了大家分钱,亏了我给大家拣底,你们愿不愿意。
  “可以,没问题!”
  “黎工这头脑,工程一把好手,投资做生意也不错!”
  “我要投资!”
  参加工的人都纷纷点头,同意入伙开录像馆。
  最贵的大头是彩电。
  这个九十年代,一般家庭用的显像管大砖头彩电21寸最少也要2000多元。
  那时的电视一个字贵。
  他重生前的,也是时间前进三十年,电视21寸纯平的才700多一点。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
  大家开始筹钱。
  刘洪毕竟是组长,工资也比大家高,一掏出来就是一千元。
  这个时代的凯达建工项目部测量主管,工资一个月也只是两千元五左右。
  其他一般技术人员一千多,他们刚进公司的大学实习生,接近一千元。
  这个工资对于村里还算有钱人了。
  剩下差的四千元,剩下的六个人,一个筹六百五左右。
  开录像馆的投资本钱如数筹齐。
  刘洪是大股东!
  其他人参股。
  黎小明的发起人和具体操作者,就类似于执行董事!
  他第一时间需要这样一个集体,起码在朱昌明推刘高明进混凝土前要做好一切万无一失的准备。
  现在,有组长刘洪的加盟录像馆,事情才好办。
  县官不如现管。
  大股东刘组长指定他掌管录像馆的经济大权。
  租好了陈伯的房,为了节约,也不搞什么门头,也没有LED屏幕、灯光这些花枝招展。
  就大红纸,墨汁,挥笔写下‘录像馆’三个潇洒的大字,贴在平房大门的正大方。
  下班抽个时间到镇里买来塑料凳子作为观众的座位。
  一串霓虹闪烁的彩灯挂在大字的四周。
  这不是山寨版什么,就是看起来简单,乡土味的村里娱乐中心。
  基本硬件完成。
  宣传,周末西湖村录像馆开业第一天免费。
  口口相传,项目部、各施工队、包括村民。
  开的是正规录像馆,堂堂正正,千万不搞带颜色,偷偷摸摸那种。
  万事俱备,只欠东方。
  周末项目部轮休的那天,黎小明带着刘高明,小吴、周文明,一共四人乘坐那时的市际客运车到M市。
  西湖村离M市有90多公里。
  没有环城高速路,只有那种两车道的县际公路。
  他会开车,但是重生回来没有驾照,一个新人也没有车。
  开录像馆,是他们的私事,项目部不能派车。
  就像初始创业,两只脚11路最有用!
  市际客运车,摇摇晃晃做了两个多小时到达M市。
  这是没有网购、没有百度地图的时代。
  M市他们几个都不熟。
  但是在任何城市都有‘活地图’,那就是出租车司机。
  直奔当地最大的正规家电市场,价格就算贵一点,大彩电和VCD的质量必须要杠杠的。
  接着是音响市场。
  那里的录像带有卖的,也有租的。
  要那些片子他心里有数,之前就如数家珍告诉过自己的成员们!
  租录像带的老板夸他,“小伙子,眼光独到,你选的这些片子都是爆款!”
  东西买齐。
  也没有送货上门服务。
  他还忙里偷闲到M城的大书店买了几本书!
  书是他自己掏钱买的。
  有点神秘的模样。
  大家都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他也不说。
  他是暂时不说书的事。
  当前要忙碌的是把录像馆这套设备拉回项目部村里。
  他舍不得包车从M事把彩电这大件自己拉回,浪费钱。
  他们四个年轻人,有的是力气,肩挑被扛,多买两个人的座位。
  又坐着客运班车,大包小包扛着回来了。
  当天晚上就可以录像馆开放。
  “黎工,你看,听说有录像看,今天晚上涌来了起码百个人。
  先来先得,位置已经预定一空!”王红兴奋。
  “只有我们的录像带真好看,看完他们有回味。
  在着枯燥乏味的村子里,就是提升他们的精神文化。”
  他一边说着,一边安装。
  就是一个VCD和彩电的简单插孔连接。
  第一天,他放了淘到的宝贝片子,周润发的《英雄本色》。
  看起来简单,乡土味的村里录像馆里弥漫着浓浓的英雄情节。
  给无聊单调的村里生活带来了热闹和精彩。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