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大汉攻略 / 第86章 鞠城偶遇

第86章 鞠城偶遇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经过那件事后,朱七七对李光明的态度大为改观,少了几分刁蛮,多了几分温柔,反而让李光明有些不适应。
  看来,女人最欣赏的永远是敢于担当的男人,李光明不禁有些自得。不过,唯一遗憾的是,那天的担当方式有些耍无赖,不够霸气。
  四月初五,李光明带着李寻燕前往张安世府上习字。其时,张安世还没有随汉武帝回到长安。
  “李兄,我们去学蹴鞠吧。”张安世不在,张进根本坐不住,建议道。
  “蹴鞠?你不怕像金强那样被踢断腿?”李光明开玩笑道。
  “要说危险,骑马比蹴鞠更危险,总不能因噎废食吧。再说了,长安城的男子,有几个不会蹴鞠的?你很早以前就嚷着要学呢,怎们现在变得这么胆小了?”
  “好,我们先去看一看吧。”李光明答应了。既然是汉代最流行的运动,若是不会,确实有些格格不入。况且,他也想看一看这鞠到底是如何蹴的。
  “邀上刘世俊和杨敞吧,以后咱们还可以组个队。”张进兴奋道。
  计议已定,两人当即邀上了杨敞和刘世俊。都是少年心性,听说去看蹴鞠,全都兴冲冲的去了。
  长安的鞠城位于城南的马场内,每到休沐日,里面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年轻的下场踢球,年长的看球赌场,不亚于现在的足球场。
  鞠城的场地共有六块,其中两块是标准场地,配有裁判,可以进行蹴鞠比赛。另外四块场地是练习场,人数较多,可以在里面练习。
  无论是进练习场,还是比赛场,都需要缴纳门票,每人二十钱。他们各自付了二十钱之后,选择了比赛场。
  和练习场不同的是,比赛场四周都有帐篷,尤其是北面,更建有高高的看台,既可以居高临下的看比赛,还可以压输赢赌钱。
  李光明等四人在南侧选了个地方坐下,伸长脖子观看场内的情况。此时,场内的一场比赛即将开始,双方都是太学生。
  他们的年纪都不大,最大的也就二十来岁,最小的只有十六七岁。
  李光明是第一次来鞠城,看什么都觉得很新奇,根本没想到里面竟有认识的人,那就是住在他对门的王贺。
  在所有比赛队员中,王贺大概是最年轻的,只见他意气风发,精神抖擞,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背后有个风字,对方则是火字。
  “王兄!王兄!”李光明站起身,朝着王贺喊道。
  王贺听到了他的声音,扭过头,微笑点头示意。
  “你认识?”张进问道。
  “他是我邻居王贺,平日里我经常向他请教。”
  “了不得呀,年纪轻轻的就是博士弟子,以后给我们引荐下,让他教我们蹴鞠。”张进高兴道。
  “有机会的。”李光明亦有此意,再次站起身大喊道:“风!风!风!必胜!风!风!风!必胜!”
  张进等人也立即站起身,跟着喊道:“风!风!风!必胜!”
  莫名其妙的有四个人给自己鼓劲,风之队的几个人面面相觑,一头雾水,唯有王贺心知肚明,抱拳对李光明行了一礼。
  一声鼓响,比赛正式开始。蹴鞠比赛两队各有六人,没有守门员,场上位置也没有固定。
  和足球类似的是,蹴鞠也是以进球数为获胜标准,进球多者为胜。不过,蹴鞠的球门比足球门高了很多,也小了很多,更像是一个洞。
  无论是进攻或防守,双方都不能用手接触球,其余的部位都可以,但主要是用脚。和足球相比,蹴鞠的对抗性更强,对身体的要求也更高,经常会有受伤的情况,有点类似橄榄球。
  也正是由于蹴鞠的高对抗性,此项运动在军营中得到了广泛的开展,甚至成为一种练兵的方式,训练士兵的体能和团结精神。
  正当李光明看得兴高采烈时,一名执事模样的人走到他身边,恭敬道:“敢问阁下是李光明李公子吗?”
  “正是在下,有什么事吗?”李光明愣了一下,难道这里还有熟人?
  “太仆有请,请李公子随我来。”那人非常客气道。
  李光明略想了想,站起身,跟在那人背后。张进、刘世俊和杨敞三人一脸错愕,这个李光明什么时候结交上太仆的?
  绕过比赛场的东侧,李光明来到了北侧的高台。高台之上建有亭阁,既可遮风挡雨,还可饮酒博钱,非一般人消费不起。
  公孙敬声坐在高台最中间的位置,看着底下的鞠城,仿佛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军,神态倨傲而骄矜。
  看到李光明后,他收起了倨傲和骄矜,换之以笼络的微笑。对于这种笑,李光明很厌恶,却不得不赔着笑脸,上前行礼道:“小子拜见太仆。”
  “好,好,李公子,你会蹴鞠吗?”
  “回太仆,暂时不会,正准备学。”
  公孙敬声立即唤过鞠城的执事,吩咐道:“这位是贰师将军家的公子,以后不准收他的钱,听到没有?”连马场都属太仆管,鞠城更不在话下。
  那执事连连点头:“太仆放心,小的绝对不敢收李公子的钱。”
  “还有,和李公子一起来的,也不得收钱。”
  “是,是,谨遵太仆吩咐。”
  “好,你先下去吧。去准备几样好酒好菜,我中午要和李公子喝几杯。”又对李公子道:“等会儿,让你的那几位朋友也过来吧。”
  “多谢太仆。”李光明没有拒绝。
  执事走后,公孙敬声一脸笑意问道:“李公子,朱大侠的伤势好些了吗?”
  “回太仆,小人府上没有朱大侠,只有陈先生。”
  “哦,对,陈先生好些了吗?”公孙敬声立马改口。
  “承蒙太仆关心,陈先生一切安好。”
  “李公子,以后说话不要这么见外。没人的时候,叫我公孙大哥就行。”公孙敬声还是一副招揽人心的样子。
  “小子不敢。”李光明微微欠身。
  “李公子今日之举完全不似那日的果决啊。”公孙敬声笑了。
  “那天是情势所迫,还请太仆见谅。”
  “好了,不说这些套话了。”公孙敬声收起笑容,正色道:“最近,我父亲遇到了一点小麻烦,还请陈先生助一臂之力。”
  QNNND,这才多久,就开始支使我们了?李光明神色不变,淡淡道:“太仆吩咐就是。”
  “其实呢,也不是什么大事,据说李公子还是目击者。上个月,中郎上官安被人在茂陵打断了腿,茂陵令和右辅都尉查了半个多月,愣是一点线索都没查到。上官都尉呢,咽不下这口气,找到了我父亲,一口咬定是金都尉家的公子金强所为,让我父亲主持公道。”
  “上官都尉何以断定是金公子所为呢?”李光明忍不住问道。话刚出口,他就后悔了。唉,不管何时,一定要淡定啊。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