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大汉攻略 / 第94章 拜访司马迁

第94章 拜访司马迁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二天,刚踏入治平馆的大门,司马英走了过来,笑意盈盈道:“李公子,我父亲想见你,下午有空吗?”
  “好呀,一定有空。”李光明高兴道。
  司马英走后,杨敞凑了过来:“李兄,司马小姐刚跟你说什么了?”
  “没什么,让我下午去她家。”
  “让你去她家?做什么?”杨敞有些紧张道。
  “她父亲想见我。”
  “太史居然要见你?为什么?”
  “你紧张什么?”李光明笑道。
  “没有,我好奇而已。”杨敞尴尬道。
  “还记得我昨天写过的那篇文章吗?太史想找我聊聊。”
  “了不得呀,一篇文章竟然惊动了太史。”杨敞羡慕道。
  “想不想跟我一起去?”
  “太史又没请我,我怎么好意思去呢?”杨敞挠挠头。
  “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去了,人家难道还把你赶走不成?我跟司马小姐说下就行。”
  “那好吧,有劳李兄了。”杨敞心动了。
  吃过午饭后,李光明主动找到司马英:“司马小姐,我一个人去有些害怕,找一个同伴行不行?”
  “你怕什么?我父亲难道能把你吃了不成?”司马英笑道:“你准备带谁去呢?”
  “杨敞,行吗?”
  “行。我同意了。”
  当天下午,李光明和杨敞骑着马,缓缓跟在司马英的马车后面。一路上,杨敞都在努力调整坐姿,好让自己显得更英姿飒爽些。
  唉,情窦初开的少年啊,李光明心中暗笑。
  司马迁也住在宣平里,宅院并不算太大,大概十亩左右,看样子似乎有些年头了。
  司马英直接将李光明和杨敞请到了书房,司马迁立马起身相迎,热情道:“李公子,想不到你不仅精通音律,还见识超凡,如此惊才绝艳,后生可畏啊。这位公子是?”他并不认识杨敞。
  杨敞慌忙行礼道:“小子杨敞拜见太史。”
  “杨公子不必多礼,令尊是哪位?”
  “回太史,家父讳敷。”
  “可是赤泉侯?”
  “正是。”
  “失敬,失敬,原来是少君侯。”司马迁还了一礼。
  “小子是晚辈,不敢。”杨敞慌忙退后。
  “请坐吧。”司马迁微微一笑,将两人请入座,又吩咐司马英道:“英儿,去倒两杯茶水来。”
  趁着司马英去倒水的契机,李光明打量了一下这间书房。书房面积很大,但堆满了书简,看起来更像是一间图书馆。
  不一会儿,司马英端来茶水,轻盈的放在李光明和杨敞面前,然后坐到司马迁的背后。
  “二位请用茶。”
  “多谢太史。”
  看着他们喝了一口茶后,司马迁这才开口:“李公子,你的文章我看了,文笔老辣,气势凌厉,出自少年之手,实属难得啊。”
  “太史过奖了。小子狂悖之言,聊博一笑耳。”
  “李公子过谦了。”司马迁正色道:“不过,我想了一晚上,对李公子的观点不敢苟同。”
  “愿闻太史指教。”
  “好,那我就倚老卖老了。你说孟尝君乃鸡鸣狗盗之雄,未免有些以偏概全。孟尝君门下食客上千,自然有那滥竽充数之人,但大多还是有才华的,至于说鸡鸣狗盗之徒,也只能是极个别吧。况且,即使是帮他脱困的鸡鸣狗盗之辈,也不见得只有鸡鸣狗盗之能,说不定那只是他们偶一为之。李公子以一鳞半爪立论,窃以为有失偏颇。”
  “太史教训得是,小子是有些偏激了。”李光明岂敢跟司马迁辩论,主动认错道。
  “不,不,这不是教训,只是讨论而已,李公子还请畅所欲言。”司马迁诚恳道。
  “既然太史不以小子年幼,折节相问,小子就斗胆一言了。都说孟尝君能得士,他也的确得到了很多士,但为何没能使齐国强大呢?这岂非也印证了他所招揽的所谓士大多名不副实吗?”
  司马迁愣了一下,沉吟道:“国之强大在于君,若为君者不信用臣下,即使身为国相,恐怕也难以有所作为吧?譬如秦,若没有秦孝公,商鞅能一展其才吗?譬如乐毅,也只有在燕昭王时才能扬名于世,后受到燕惠王猜忌,在赵国黯然而终。孟尝君既有军政之才,又得士子之心,却遭到齐缗王的猜忌,故此难以立大功于世。”
  “小子以为,即使孟尝君遇到了秦孝公或者燕昭王,恐怕也难以达到商鞅和乐毅的成就。”
  “李公子何以见得?”
  “观其言行。商鞅之才,《商君书》可以见之;乐毅之智,《报燕惠王书》亦可见之。相比之下,孟尝君空有好才之名,却无一言一行值得后人景仰。”
  “哈哈,李公子年纪轻轻,却有如此见识,佩服佩服。”司马迁大笑道。
  “小子狂妄,还望太史见谅。”
  “老夫多年埋首书斋,困于斗室,是该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了。不然啊,写出来的东西终究有失偏颇,不足流传于世。”司马迁感慨道。
  “太史有此大誓愿,小子佩服之至。”
  聊过了这个话题后,李光明又向司马迁请教了一些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从话语之中,李光明觉得司马迁并不像一个纯粹的儒家,很多观点独树一帜,甚至和儒家格格不入,显然是深入研究过不同的思想流派。
  “李公子,其实东方先生曾多次和我提到过你。”临别之时,司马迁微笑道。
  “太史和东方先生很熟吗?”李光明讶异道。
  “岂止是熟,我与东方先生相识已有数十年,他和我父亲是至交,是我的长辈。”司马迁笑道。
  “原来如此。”犹豫半晌,李光明问道:“太史,我以后能常来您府上吗?”
  “这。”司马迁犹豫了一下。
  “太史放心,我一个月最多来一次,不会打扰太史修书的。”
  “李公子误会了。其实,我大多数时间都不在家。”
  “这个好办。以后,我想来的话,先问过司马小姐。”
  “好。欢迎你来。”司马迁捻须而笑。
  一直没有说话的杨敞小心翼翼道:“太史,我和李公子可以一起来吗?”
  “好。”司马迁微笑答应道,他对杨敞并不反感。
  离开司马迁的府邸后,看着杨敞略显兴奋的样子,李光明调侃道:“杨兄,下午太史说话的时候,你怎么一直盯着司马小姐呢?”
  “胡说!”杨敞慌忙否认道:“我哪有一直盯着她。”
  “哈哈,你的小心思我还不知道吗?”
  “我能有什么心思,你不要瞎猜了。”杨敞有些尴尬道。
  “放心吧,我不会到处说的,也会成全、撮合你们。谁叫我们是兄弟呢?”李光明露出一丝坏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