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谒仙 / 第一章:牧童

第一章:牧童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神州浩土,广袤无垠。依横断山脉为界划为东西南北中五域,每域之间,不通往来,各自安生。
  中域,堤柳村外。
  依山傍水,水草丰美,河水蜿蜒清澈,流向远方。
  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山水画,尤其是当阳光刺穿云层,洒下条条光线,直射水面,顿时流光溢彩,精彩纷呈。
  在那平静的河水之上,忽然出现了一个年约十多岁的男孩儿,从远处看,他好像是浮在水面上的,而且还在顺着河流流动,丝毫没有要下沉的意思。
  而且小男孩儿的表情很是惬意,似是非常享受这种感觉,这是为何呢?
  离近一看,原来在小孩儿的座下是一头水牛,小孩儿的屁股就坐在牛背上,自然不会下沉了。
  “别往下沉了,我的裤子都湿了,回去后妈妈又要教训我的,快点浮上来。”小男孩儿发觉屁股一凉,立马就在水牛的头上敲了几下,气鼓鼓的说道。
  那水牛哞哞叫了几声,就听话的往上浮了些,不过一双牛眼却是露出了得意神色。
  小男孩儿名叫王禅,是附近堤柳村的村民,父母都是种田的农民,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就是他座下的这头老水牛了,所以王禅的工作就是每天出来喂水牛。
  只有河边的新鲜草类,才能把水牛养好,还要让水牛去河里游游泳,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水牛的活力。
  “好了好了,你也游的差不多了,草也吃够了,咱们回家去吧。我的肚子也有点饿了。”王禅拍拍水牛的角说。
  那水牛好像真能听懂人话似的,果然从河里游到了岸边,驮着王禅就朝着堤柳村的方向走了过去。
  王禅侧坐在牛背上,从腰间取出一支竹笛,放在嘴边就吹了起来,婉转的笛声顿时衔接成曲,还是挺有那种感觉的。
  老水牛听着笛声,步伐也是欢快了不少,王禅在它背上颠的左摇右晃,不过脸上的笑意却是更盛了。
  很快,一人一牛就走到了堤柳村的村口。
  村口用木头竖着一个木牌,上面用浓墨写着堤柳村三个大字,这字还是村里唯一一个教书先生题的,王禅曾经跟着他学过几年,不过后来为了放水牛,只有辍学了。
  好在几年里,王禅所学的字,已经足够他阅读书籍了,腰间除了那支竹笛,还有一本翻的书页破损的小册子。
  “小禅回来了!”
  刚进村,就有一个正在院子里洗衣服的妇人冲他打了声招呼。
  “李婶儿,吃饭了吗?”韩冷在牛背上回应道。
  妇人笑着说:“这都什么时辰了,我早就吃过饭了,你赶紧回去吃饭吧。刚才你娘还在村口看你呢。”
  “嗯嗯,我这就回去了,李婶儿。”王禅也笑了笑,脸上露出了一个小酒窝,然后他就拍拍水牛,速度更快的朝着自己家跑去了。
  王禅的家在村西头,是一个只有三间房子的小院,虽然面积不大,但是修葺的很好,而且院子里也很干净,这都是他妈妈梅娟辛苦打扫出来的。
  紧挨着厨房的就是牛舍了,用干草垫着,里面还有几只小水牛,正卧在一起睡觉。
  王禅进了院子,把水牛牵进牛舍栓好,睡着的小水牛听到响动后纷纷惊醒,但是一看到老水牛后,就都安静了下来,开始去喝奶了。
  王禅洗洗手,又抓着屁股后面那块湿了的裤子,使劲拧了几下,让水痕看起来不那么明显了,才慢慢的走到屋里,然后直接坐在了凳子上。
  “禅儿,今天回来的可是有点晚了,是不是又和水牛一起下水了?”梅娟从厨房端着再次热过的饭食走进了屋,微微皱着眉问道。
  “没有啊娘……是那水牛太贪吃了,回来的路上还一直吃,走的就慢了些。”王禅立刻慌张的解释,脸上顿时就红了起来,就连耳朵根儿也红彤彤的。
  “呵……你根本不会说瞎话,看看你的脸都红成猴屁股了,你还小,水性算不上好,万一失足落水,小命就没了。”梅娟把饭放在桌子上,好生嘱咐着。
  家里就他这根独苗儿,万一出了什么事,这个家就完了。
  “放心吧娘,水牛会救我的,嗷嗷嗷,娘你做的饭真好吃,我还要再吃一碗!”王禅大口的扒着碗里的米饭,嘴里含糊不清的说着。
  梅娟笑吟吟的说:“慢点吃别噎着,锅里饭还多着呢。”
  “嗝儿~饱了!”
  王禅打了个嗝儿,抚摸着圆滚滚的肚子嘿嘿笑着说,年纪还小的他,饭量也就一碗,再吃可就撑坏了。
  吃完饭了,王禅才想起来没有看到父亲,就问道:“娘,父亲没在家吗?怎么没有看到他?”
  梅娟一边收拾被吃的干干净净的碗盘,一边说:“对了,忘了跟你说。你二叔回来了,你父亲过去看看,顺便让你二叔在镇里帮你找个活计,老是在家放牛也不像那么回事儿。”
  王禅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心里却是在回忆自己的这个二叔,记得二叔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堤柳村外出闯荡了,而且还取得了不小的成就,都在镇里买房安家了。村子里很多人都受过二叔的恩惠,而且村里的那条石头路,还是二叔出资修建的。
  “你父亲出去有一段时间了,应该马上就回来,看看你二叔能给你找个什么好差事吧。”梅娟笑着说。
  过了没多久,王禅的父亲王海就从门口走了进来,
  王海的身材高大魁梧,长相却是非常憨厚,一副农家老实人的模样,此刻他笑容满面,非常高兴。
  “禅儿,以后你就不用再放牛了。”王海坐到凳子上,喝了一晚茶说。
  王禅心里也是有些激动,他问道:“父亲,二叔给我找的什么差事啊?”
  虽然放牛对王禅来说也是一件不错的活儿,但是一直守着水牛,也挣不到多少银子,看惯了那些因为柴米油盐而大打出手的穷苦人家,他心里便是想着要为家庭分担一些重担。。
  王海说道:“我已经找他说过了,不过你二叔他刚从外边回来,手头还有很多事没有处理。不过我这个当大哥的说话还是管用的,等他处理完了手里的事情,就会给我答复的。不管是什么差事,都比你在家放牛强个几十倍。早知道当初就让你好好上学了,唉,考个秀才,举子什么的,就一辈子不愁吃喝了。”
  可惜了,人的眼界始终有限,那个时候夫妻俩人都在田间耕种,家中水牛无人照看,才让王禅辍学回家放牛的,现在一想起来以前做的这个决定,王海就是捶胸顿足,一肚子的气。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