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大明首席御医 / 第六十三章师傅的馈赠

第六十三章师傅的馈赠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怎么?发呆了?心动了?”
  戴思恭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个玩味的笑容,看着发愣的小徒弟。
  “没有,就是……就是太突然了,一下子接受不了。”江平安晃晃小脑袋,渐渐平复内心激荡的心绪。
  戴思恭见到江平安很快就从震撼中走出来,赞赏地点点头。
  “不错,我们学医之人,需以医为本。为师希望……徒儿你能不忘初心,不算计名利,不攀附权贵。”
  江平安挺直腰板,一脸肃然。
  戴思恭稍稍停顿,目光幽幽,语气凝重道:“平安,为师马上就要启程,前往应天府,这一去,不知何时回来,也不知咱们师徒何时再相见……”
  顷刻间,气氛变得凝重。
  “为师原本欲将一身所学,按部就班传授于你,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医术方面,你天资聪颖,举一反三,为师并不太担心,反而是医德……”
  说到这,戴思恭顿了顿,语气变得郑重,“为师担心,你年纪轻轻,定力不够,在行医的道路上,被世俗迷惑,渐渐失去本心,失去行医的初衷,这才是为师寝食难安之所在。”
  一番话,语重心长。
  说出了戴思恭的顾虑,也道出了他对小徒弟的拳拳关切之心。
  “师傅放心,弟子虽年幼懵懂,可也知医者仁心,定谨遵师傅今日教诲,立仁心,学仁术,行仁医,济世救人,勿忘初心。”
  清脆的声音,带着几分稚气。
  却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戴思恭老怀大慰,捻须大笑:“善,大善,不愧是为师看中的弟子。”
  沉闷的气氛,被愉悦的笑声冲淡。
  戴思恭笑了一阵,渐渐收敛笑意,“徒儿,还记得为师前几日,传授你的心得吗?”
  江平安愣了一下,吐出一个字:
  “稳?”
  “不错。”戴思恭点点头,声音变的低沉,“我辈行医,如履薄冰,一字记之稳。对患者稳,可济世救人;对自己稳,可保身立命。”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然,医道险恶,人心险恶,总有一些居心叵测之人,令你身陷囹圄。老夫供职太医院多年,见惯尔虞我诈,也见识人间百态,心知,医能救人,却救不了所有人。”
  “姑,医神扁鹊,曾曰【六不治】”
  说着,戴思恭竖起右手,目光陡然变得凌厉。
  “骄恣不论于理,不治。”
  “轻身重财,不治。”
  “衣食不能适,不治。”
  “阴阳并,脏气不定,不治。”
  “形赢不能服药,不治。”
  “信巫不信医,不治。”
  “对于这些不信任、不配合的病人,你要心中有数,与其勉强行医,不如明哲保身,留着一条性命,才有机会服务那些需要救治的病人。”戴思恭语重心长道。
  好一个“六不治”。
  回忆起前世的医闹,江平安心中戚戚,一股郁气陡然从内心深处腾起,有感而发道:“师傅这番话,实在是肺腑之言,平安受教了。”
  见到小徒弟似乎有所明悟,戴思恭紧绷的面色,也渐渐舒展。
  兴许,觉得先前的话让气氛有些沉重,毕竟对一个六七岁的孩子,说这等危言耸听的话,未免有些过分。
  戴思恭捻须微笑,换上一副轻松的语气,“来,跟为师去书房。”
  江平安心中纳闷,跟着戴老,缓步踏入左侧书房。
  书房不大,很简陋。
  都是些很平常、不值钱的家具,唯一特别的,就是靠窗边的一个书橱,上面整整齐齐叠放数堆书籍。
  江平安不禁眼前一亮。
  土豪啊……
  这么多书,恐怕也就身为太医院院使的师傅,才置办得起这套豪华装逼套装。
  当初买一套《本草》都囊中羞涩的江平安,深知一套《本草》,便可在明初的永城,买一间小屋。
  老师这套书橱,恐怕能买半条街吧?
  “平安,这些书,是为师精挑细选,专门为你准备的。”戴思恭走到书橱旁,指着旁边的书桌上,那两叠码的整整齐齐的书籍,缓缓说道。
  语气温和、慈爱,带着一丝不舍。
  “这些书,都是为师当年拜入恩师门下,修习医道的入门书籍,每一本书上,都有为师当年的注解和心得,你可慢慢体会,自我领悟。”
  说着,戴思恭拿起一本,递给江平安。
  江平安接过一看,那书籍封面发黄,显然是年日已久,随手一弹,封面却很干净,显然老师很爱惜、时常晒书保养。
  轻轻展开,淡黄如烟的书页上,除了墨黑的印刷字体,旁边还密密麻麻写满注解,很显然,老师当年求医何等用心。
  “再过几天,你就要入医学了,这几本,乃是县医学必修的四本书,《素问》、《难经》、《本草》、《脉诀》,另外这本《伤寒论》或许派的上用场。”
  江平安接过书,5本书,共计有二十多册,手上沉甸甸的,心里……亦是沉甸甸的……
  戴思恭又伸手,摸到书橱最上面一层,抱下来一叠书籍,放在书桌上。
  “先前五本书,不过是入门基础,好归好,却缺乏实证,为师再送你几本实证方面的书籍,日后你行医治病,方才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
  江平安拿起最上面几本,随手一翻,赫然是《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和《千金翼方》。
  “多谢师傅馈赠。”
  江平安弯腰作揖,语气格外真诚,感激发自肺腑。
  “一些旧书,放在为师这也是发霉。”戴思恭不在意的摆摆手,随即,又从书橱上抽下几本书。
  “为师行医数十载,略有心得,闲来无事,写了一些随笔,汝可看看,或许有所帮助。”
  江平安听的出来,师傅说的轻描淡写,可态度却很凝重,很显然,这些书籍乃是他多年心血,格外珍重。
  目光掠过,书籍标题是《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弟子明白。”
  江平安面色平静的接过书籍,心中却暗暗发誓,待他事业有成后,定然找一家印刷厂,将其刊印发行。
  (在古代,刊印发行,不是一件小事,甚至说,是一件让人倾家荡产的大事,《本草纲目》牛笔吧,老李同志60岁就完成初稿,10年后又三次修改,最后等他去世后三年,才有土豪金主刊印。)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