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三国小城隍 / 第一章 阆中李家

第一章 阆中李家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朦朦胧胧中李封感觉到自己有点恍惚,一股难以描述的香味愣是把人给呛醒了。现在的人真的是不道德,睡个觉都开始在楼下放毒了吗?
  迷迷糊糊睁开了眼睛,李封才感觉到了不对。这个房顶有点黑,看样子有些年头。大梁似乎还是木头,这种建筑样式奢侈啊?
  恍惚之间,李封才觉得有点诡异。宿醉之后怎么就来到了这个鬼地方?这是那啊?
  身上的被子是锦,这东西奢侈的很,一匹怕是要好几万吧?这还真的是狗大户,李封起身掀开了被子这才有心情看着屋内。
  油灯散发着黑气,熏的屋内一股子二氧化碳。好在是火盆还算是暖和,这才驱走了寒气。
  不对啊,自己的时候可是夏季,一转眼怎么就有点冬天的感觉?
  皱眉打开了这种木质的窗户,屋外是繁星点点,一眼望去建筑样式似乎都是古代的?顿时李封有点傻眼了,恍惚之间一股记忆从脑海中钻了出来。
  这里是大汉王朝益州巴郡阆中县。上午在巡视军营的时候,马受惊然后摔下马来,头部正好碰在石头上昏迷过去,醒来后身体已经被他穿越过来占有了。
  今世的李封,字闻达,乃是这阆中县县令,统领阆中县的大小军事政务。阆中县属于在籍的有户两万,口十一万的大县。单论在籍人口的数量就可以媲美北方几个边郡的人口。
  阆中下辖9乡157村,李家便是阆中最大也是唯一的豪族世家。
  可以说阆中发展到现在这么繁华,中间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李家的功劳。
  因此,阆中的百姓们很是敬重李家,阆中的大小官职也有一半是李家人。
  而阆中李家,分支加嫡系大大小小有三四百人。分散在阆中各乡各村各部门,掌管着阆中的大小命脉。
  李封父亲本是李家上一代的家主,而李封无兄无弟,无姐无妹,在李封父母去世之后,李封便成了这李家的家主。
  阆中县的大小店铺也有一半是李家的,大部分赚钱的行业李家都有涉及。
  李家也有三支商队。
  一支负责在全国各地采购物资并出售阆中本地的特产,顺便收集全国各地的情报信息。
  一支负责北上贩卖些盐酒,顺便采购些牛羊马匹,以供阆中的农业发展。
  一支专做奴仆的采购买卖,但大都是去全国各地收留些孤儿以及家里养活不了而不得已出售孩子以此为孩子寻条活路的家庭,然后带回来,要么放到庄子里干些农活,要么带回家做些杂活。
  这些孩子等长大些,为主家干够年份了,到了一定的年龄,便可以脱除奴籍,恢复正常人的身份。
  但也有些人也念着李家的好,不愿意脱离李家。
  阆中县现在大部分人以前或者祖上都做过李家的家仆,或者是在其他地方活不下去了,然后受李家救助才来到阆中的。
  因此,阆中大多数百姓都是感激李家。甚至有些私下还把李家当主家看待。
  而大多数的有才能的人在脱去奴籍时,也会被委以重任。
  有的做李家庄子的庄头,帮忙管理庄子。
  有的做了李家店铺装柜,帮忙经营店铺。
  有的进入了军营,当兵守卫家乡。
  也有的投入官府,在县衙做些小吏。
  甚至有的做到了县丞县尉。
  就比如现在的县丞李绩以及县尉李梁原本也是是李家的家仆,后得到李封父亲的赏识脱离奴籍被委以重任,一直跟随李封的父亲,才有了现在的地位。
  即使这样,李家的家仆也是惊奇的多,在籍的家仆就达到了五千人,不在籍的家仆就更多了,达到了一万五千多,大多都藏匿在大山深处的庄子里面。
  阆中地处丘陵,大山连绵。在李家几代人的努力下,大山深处也有不少李家的庄子。
  藏匿了不少李家收留的匿户和隐户,发展到今天,大山里面的隐户和匿户加起来就有五万多人,开垦的耕地也有50万亩。
  这一部分人口和土地,是不用缴税,也不用服劳役的,但是依旧还是在李家的统治下的。
  因此,在李家的治下,隐户数量增长极快。
  阆中县地处西南,在李家前几任家主的带领支持下,阆中县开垦了很多的耕地,也养活了很多的百姓,百姓大多富足安逸。阆中共计有耕地176万亩。
  当然,李家有这么多家仆的开垦,李家的庄子也开垦了137处。
  在籍的耕地就有55万亩。
  阆中的前一任县令乃是李封的父亲,经过李家经营数代的阆中县,现在基本上是李家的一人堂。
  而县丞李绩以及县尉李梁原本是李家的家仆,在李封父亲去世之后,两人也唯李封马首是瞻。
  至于主簿、功曹等官员也大都是李封父亲以前的老部下。都是以前的家仆的后代,对待李封也是极其忠诚。
  毫不客气的说,李封就是阆中的土皇帝。
  或者说,在阆中,李封的话比皇帝的话还好使。
  毕竟在这个时代的,由于世家大族的存在,皇帝大多数的命令也就在皇宫好用。
  一旦涉及到其他问题和利益,就要考虑世家大族的意见了。
  否则即使政令下达了,能传到哪,又能完成到哪一步也就不好说了。
  而现在的时间是光和2年元月,也就是公元178年,当朝皇帝是刘宏。
  现在的朝堂已经乱成一团了,士族官员与宦官相互攻伐,即使位高权重的三公九卿更替也是极快。
  也就是在这一年,因为大汉朝政腐败,国家财政枯竭。汉灵帝开西园,公开卖官。两千石的官卖2000万钱,四百石的400万钱。
  卖官时既收现钱,还可赊欠,不同的对象也可以有不同的价格。
  朝廷为了多卖官,经常调换官吏。由于所得金钱贮存于西园,史称“西园卖官。”
  而买得官位的官吏一上任就加紧了对人民的搜刮,人民生活更加困苦。
  也就是在这几年,南方持续大旱,粮食歉收,一年收成不够果腹,还需要缴纳杂多的赋税,服劳役。
  百姓苦不堪言,流离失所。
  阆中也就是因为在李家的帮助下,勉强没有造成饥荒,百姓安居乐业。
  不过再过几年就是黄巾之乱,乱世也即将开启。
  乱世之中,人命不如狗。连李封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在这乱世中生存下来,又该怎样保护这些如此爱戴他的阆中的百姓呢?
  在三国之后,中原更是十室九空,导致汉族元气大伤。
  然后便是五胡乱华,汉人被当作两脚羊随意杀戮。
  汉末5500万汉人,五胡乱华之后后只剩下数百万人口,十不存一,极其惨烈,只是想想就让人感觉不寒而栗。
  而现在,既然老天让他回到这个时代,今世的他一定要避免历史上的遗憾。为汉族即将面临的大灾难做些什么。避免益州郡县具废,阻挡异族的入侵,尽量为汉人保存一点元气。
  但是他又该怎样在这乱世立足呢?他又该何去何从呢?李封不想去参与中原争霸,汉末之后的三国,风起云涌,强者如云,智者如雨,哪位没经历过生死危机?哪位能得善终?特别是那些谋士更加恐怖,大智如妖,狡猾如鼠!和平年代过来的他又怎么是对手呢,恐怕到时候是被卖了还在帮忙数钱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