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大唐守夜人 / 十一章 一杯酒水话封侯

十一章 一杯酒水话封侯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一封加急军报递入长安,呈在李世民的案桌上。
  读罢的皇帝想起了自己曾经的征战生涯……
  “高阳得此夫君,夫复何求!”
  “朕得此驸马,何愁突厥不灭!”
  ……
  久围之下,数日强攻不下,众人请求班师。
  薛万均兄弟不同意,认为破城在即。
  已经睡醒的李奇也在营中,同意二人的看法,“此役若未竟全功,我等有何面目回见君王?岂不闻‘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乎?自当借此良机,赶尽杀绝,毕其功于一役!以吾所观,城中三日内必然剧变,其时若有人提梁师都之首来投,亦不奇也!”
  李奇只是吸取教训,宜将剩勇追穷寇,不然以后又要麻烦……
  众人这才稍停止班师的念头,但对李奇的话还是半信半疑。
  第三天,梁师都从弟提其首级,向唐军请降。
  众将像见了鬼似的盯着老神在在的李奇……
  李奇多智近乎妖传遍了全军,妖是个好字。
  李奇也很无语,他真的只是随口一说……
  至此大唐统一。
  李世民收到捷报,进柴绍为左卫大将军,柴绍军报中祥述李奇之功,万均兄弟进为左右屯卫将军。
  回朝后,李奇原来的县男变成了县候,升了两级,不过仍未授予军职,李奇倒乐得自在。
  李世民怕李奇有什么想法,还召他进宫解释了一番。
  不过还没等李世民要说什么,李奇就先开口了,“陛下,若是要封我官,我就先告退了。”
  就是这么横,老丈人不会拿他怎样的。
  李世民脸一黑,把李奇赶出了御书房。
  李奇屁颠屁颠的就去找小高阳了,好几天没见了,有点想她了。
  也是奇怪了,班师回来的时候,这小萝莉哭得稀里哗啦的,自己也是两个月没见她了,所以给了她一个抱抱,然后就几天没见人影了……
  李奇与高阳的事,大臣们自然是知道的,但长安百姓不知道。
  所以当着几万人的面撒狗粮,高阳再大方,她现在依然还只是一个孩子,哪见过这种阵仗?
  得了,李世民不得不昭告天下,将李奇招为驸马。
  他也没想到,明明挺聪明一孩子……
  最后只能归结于英雄难过美人关了。
  李奇一路打听小高阳的寝宫,得知其在杨妃处。
  跑步前进。
  到了岳母大人的地盘,自然得通报一声。
  得到允许,在宫人们怪异的眼神中进入殿内。
  李奇全然不见。
  他轻手轻脚前去含露亭,岳母和他的小高阳在那里,他上上上回来过。
  靠近只听到杨妃的揶揄声,揶揄的对象自然就是李奇日思夜想的小高阳了。
  “高阳,你夫君来了,怎的不去迎接?”
  “母妃!!”然后是高阳羞赧的应声。
  李奇立刻清了清嗓子,喊道:“高阳,我来了!”
  两人朝李奇一看,然后小高阳瞬间别过头去,不理李奇。
  杨妃则是说道:“李奇,你先过来坐下吧。”
  她也不在意李奇的失礼,毕竟万人注目下轻薄公主这事他都干了。
  李奇闻言自然走过去,坐在了杨妃对面,旁边的高阳还是不理他。
  若不是岳母还在,他已下手把这小丫头扳过来了。
  “李奇,你太失礼了!”杨妃训斥道。
  李奇早知道会这样,乖乖应下,在府中已被胡氏给训了一顿,程叔又训了自己一顿,又被崔氏训了一顿,然后又被秦叔训了一顿,召进宫又让长孙皇后训了一顿,恰碰上李二陛下,又是一顿训,这个恰字要打个问号,李奇觉得陛下是故意踩点来的……
  现在他可以自豪地说:挨训,咱是专业的。
  那日也是他睡迷糊了,起来见到哭得让人爱怜的高阳,一时忘了这是大唐了。
  睡觉误事啊!
  “岳母,我错了!”
  杨妃也只是表现一下威严而已。
  指了指小高阳,然后便回殿去了,只留下两人在一起。
  李奇心领神会。
  待岳母走远了,李奇看着小高阳的背影开始认错。
  “高阳,我错了!”
  小高阳不理。
  “宝贝!”
  “乖乖!”
  “小兔子!”
  “小可爱!”
  “亲爱的!”
  “心肝儿!”
  ……
  说了好多,反正他自学的就这么多了。
  李奇伸手把小高阳扭过来,轻轻的抱住,偷偷捏了捏萝莉的小脸。
  万事大吉,只是衣服又该换了……
  哄好了这小萝莉,后面一切如常了。
  李奇再次恢复了原来的样子,每天在长安混水摸鱼,与小高阳约会,听听长安酒楼里的说书人怎样夸自己的等等等等等……
  说书人真是个奇妙的职业。
  他们不知从哪里来要去哪里,每到一处大些的酒楼,总会有一个说书的也没见拿着书,手中惊堂木一拍,口中言道:
  “话说‘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各位看官且知……”
  堂中众人屏气凝神,细细地听着。
  一杯茶也能喝上半晌,若说书的还有故事,那喝上一天,也没有问题。
  今日是一个新故事。
  “且说这留阳侯李奇,年不及弱冠,却已智计百出,剿灭梁贼,多赖其力,先是以一万人与二刘设疑兵之计,使梁贼与突厥十万大军不敢正视东城,随后留阳侯引一千轻骑,奇袭敌营,这一战只杀得天昏地暗,流血成河,大败梁贼与那突厥,斩首三万,俘虏无数,留阳侯一身铁甲尽皆浴血,身着血衣而还,正是‘将军百战还,银甲罩血衣’也!三军莫不侧目而视,突厥胆寒而撤军,突厥国内,留阳侯之名可止小儿夜啼,更不消说梁贼早已吓到魂消胆落!而后大军来到,困梁贼于朔方,久攻不下,已有退心,留阳侯力排众议,并言‘吾观梁师都之头,三日内诸公必见之’,三日后果如其言,诸军震怖,皆言其通鬼神乎!而后欲听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说书人再拍惊堂木,结束了故事。
  “那留阳侯与高阳公主之事呢?”一个人不满地问道。
  “是啊!你为何不说了?”周围不断有人应和道。
  说书人拍惊堂木:“天家之事,谁敢妄言!”
  诸人不再复言,但估计心中已给他和高阳编了无数个话本了……
  李奇听得尴尬,书中留阳侯是他,但他没干过呀!要真是这样,宫中那位怕是已经兵发突厥了……
  不过望着高阳与自家妹妹罗兰那装满崇拜的大眼睛,李奇决定认了,是老子做的!
  说书人因为这个故事小赚了一笔。
  至于真假?没办法,要吃饭的呀!
  贞观二年正月的雪灾,三月的旱灾、蝗灾李奇没能帮上什么忙。
  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他绝不是混水摸鱼,是他真的没办法,人与天斗,其力势孤,一千三百九十多年后,人类还对这些束手无策,他只是个普通人,更没法子了。
  天子富有四海,但天子也是人,除了大赦天下,下罪己诏,李世民也无可奈何。
  李奇为什么不提醒呢?
  因为说了也没有用,除了有个心理准备,及时进行赈灾之外,也做不了别的,对不起,及时这两个字还要先划上一个问号!
  我希望我成为英雄,但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天灾改变不了雄主的志向,他的眼睛只会望向远方,而不是停留脚下。
  梁师都一灭,李唐便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攘外必先安内,内忧已除,下一步便是剪除外患了。。
  作为一个马上得天下的皇帝,开疆拓土才是其志。
  记:贞观二年七月,没有空调,我有茶,你有故事吗?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