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修仙从祈祷开始 / 第十三章 人精

第十三章 人精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午夜,陈小暮躺在床上开始冥思。
  感知气!
  他闭上眼睛,按照王家那本破烂修行法典教授的知识,感悟灵气。
  明明刚才还猛如虎,掷出众妙之门,打烂天道之眼。
  现在依旧什么都没有感知到,灵气虚无。
  “我吸收不了灵气,我吸收不了灵气,我吸收不了灵气。”
  陈小暮开始祈祷。
  一缕微薄的灵气涌入身体当中,但就好像用竹篮去打水,所有的灵气都从身体里穿透过去,没有一丝被留下来。
  没有灵根,根本保留不了灵气。
  到底怎么回事?
  陈小暮纳闷不已,之前诵读《道德经》,曾经吸纳雷泽之力,那时他就感觉自己力大无穷,像是能打死一头牛。
  可现在一切尘埃落定,反倒又变回了老样子,颇有种繁华落尽,只剩下孤楼残影的感觉。
  不过仔细想来,刚才念经,身体似乎也没有吸收到灵气。
  包括观察先天道纹,掌中燃烧出火焰,仿佛只是水到渠成,顺其自然的结果,而不是靠什么灵气来催发。
  再试一次。
  陈小暮回忆起自己观察那先天道纹时,那种玄之又玄的境界。
  “天地无极,乾坤借法!”
  伸出手掌,期待着掌中有火焰诞生。
  过了快一分钟,什么都没有迸出来,身体也依旧毫无反应。
  靠!
  陈小暮有点崩溃了。
  这也太折磨人了一点,明明闹出那么大的动静,身体里仍然没有一丝法力,合着自己之前被雷劈,白劈了?
  契机!
  冥冥之中,陈小暮的内心,忽然诞生出来这个词汇。
  谁在提醒自己?
  他抬起头,除了看到房间黑漆漆的天花板以外,什么都看不见。
  但他能够感觉到,九天之上,似有一双眼眸在注视自己,这双眼眸与之前的天道之眼有些像。但一个充满恶意,冷冰冰地注视他,一个充满善意,多次提醒帮助。
  契机?
  这是不是在说,自己需要一个契机,才能走上修行道路?
  陈小暮陷入沉思。
  可是这个契机是什么?想破脑袋也想不出。
  就在这个时候,陈小暮的怀里,忽然落出来一个东西。
  手无意识摸到,借着外面皎洁的月光,他看到那是一张卷成团的纸条,打开一看,上面写着:“明晚子时,相约后山。”
  陈小暮:“?”
  这谁写的?
  有没有公德心?
  就算想把妹泡妞,你这传纸条的技术也太烂了,怎么扔到我怀里来了?
  陈小暮很是不爽。
  他还以为是之前丰收祭典上,两个情人相约老地方见面呢。
  纸条的事情很快被他抛之脑后,翻来覆去睡不着。
  一是夏日炎炎,即便是半夜三更也很热。二是想自己的事情,一直到方更天明,才沉沉睡去。
  此时,夜凉如水。
  雷霆过后,有人悄无声息地来到了王武家外,在小河旁边的草地上盘膝而坐。
  神宵山的掌门托着个盘子,从天而降,看到屋外有人,脸色微变。
  “易风贤弟,你在这儿做什么。”
  他问道。
  易风笑了笑:“护卫我乾浮山的剑心体。”
  “呵呵。”
  神宵山的掌教干笑一声:“丰收祭典上,乾浮山当众宣布收剑心体入门,剑心体自己也同意了,既已入门墙,自然无人来争抢,又和需要护卫?”
  易风看了眼神宵山掌教,轻笑一声,一切都在不言中。
  神宵山掌教连忙解释道:“我可不是来抢剑心体的。”
  “我知道。”
  易风山主点点头,也不做回应,只是看着他。
  神宵山掌教有些尴尬,稽首道:“既然易风贤弟先来一步,那我就告辞了。”
  “不送。”
  易风山主连起身客气的意思都没有。
  神宵山掌教可不是看今夜天色太晚,来这里逛街的。
  他是来抢人的,对于宗门来说,人才就是根基,抢夺人才,就是掘人根基,易风山主自然没有什么好脸色。
  等神宵山掌教走后,陆陆续续又来几个附近中小门派的掌门,手中无一例外,都拿着一个法宝。
  这些法宝和乾浮山的承天门一样,都属于测试灵根资质的法器,只是这些中小宗门论起底蕴自然不如乾浮山那般浩大,所以拿着的法宝一次顶多测试一个或者几个,并不厉害。
  一直接近天明,附近宗门的人基本都被赶走,易风山主才离开。
  这些修士无一例外都是修炼百年以上的人精。
  陈小暮虽然并没有把天生灵体是谁告诉他们,但大家又不是傻子。
  你是谁,从哪来,接触过哪些人,稍微一调查,一清二楚。
  穿越过来这回事儿他们的确尚不知道,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陈小暮来稻香村已经四个多月,能够接触的人不多,只有村子里的人。
  而他最熟悉的人,自然是王武家人。
  因此一些老奸巨猾的修士猜测,除了剑心体以外,天生灵体,也很有可能在这个家中。
  他们猜到了,易风山主自然也猜到了,选择半夜来这里蹲点。
  果不其然,来了一波又一波。
  等这些人离开之后,稻香村的这一夜,总算宁静。
  第二日中午陈小暮醒来,屋外一片嘈杂。
  出门一看,大量村民聚集在王武家门口,每个人的脸上都喜气洋洋,手里都提着东西,有的是一篮子鸡蛋,有的是几斤腊肉,有的是两只自家养的鸡。
  王文被选中成为乾浮山的弟子,还是上一代老剑神的徒弟,很快传遍村子。
  一夜之间,原本因为父亲离世,而变得门可罗雀的王武家,立马炙手可热。村里人听到消息,第一时间带着礼物上门道喜。
  甚至还有很多邻近村庄,枫叶镇的媒婆都踏破了门槛。
  倒不是为了给10岁的王文或者8岁的王小三提亲,王小三年纪还太小,王文又马上要去乾浮山,与山下是两个世界的人,自然不会是他们。
  媒婆们找的是王武。
  乡下人结婚早,16岁结婚,孩子都有了的比比皆是。
  但王武家原来穷,家徒四壁,吃饭都是问题,更别说讨老婆。
  现在不一样,王文去了乾浮山,成为仙门弟子。
  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他家人的地位自然也是水涨船高,今时再不同往日。
  李大婶在外面迎着笑脸应付这一切。
  往日村子里也有帮助他们的,但毕竟当家的人走茶凉,除了几个比较亲近的关系外,大部分村人很少会帮衬他们一把。
  现在等王文要飞黄腾达,就变得人情冷暖起来,李大婶心里有杆秤,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
  只是毕竟都是一个村子,抬头不见低头见,也不想把关系弄僵,就这么应付着。
  一直过了晌午,家里面才安静一些。
  午饭的时候,没人说话。
  李大婶上午就把王文的衣服收拾好,弄得整整齐齐,叠成了包袱。
  其实也没几件,都是新衣服,下午还打算去集市再买几身,上山的时候,总归要体面一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