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我不是村长 / 第七章 夜半虚前席

第七章 夜半虚前席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副县长王余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赵家塝的村民却只是听懂了一半。
  不过,虽然弄不清楚为什么水还要分个几级几级,但是大山村里的水不错,他们倒是心知肚明,一清二楚。
  陈珂就着微弱的灯光,一丝不苟的做着记录,笔尖在精装的质感极好的纸上沙沙作响,如月光下的交响曲,显得格外动听。
  村支书谢刚已是听懂了大半,不由得极是佩服的拍着马屁说道;“还是王县长高屋建瓴,格局远大,举一反三,想事情想得长远。我们啊!就是吹火筒当望远镜----眼光狭窄,哪里想得出什么好的办法来。”
  并没有理会村支书谢刚的阿谀奉承,王余看向坐在身前悠然得喝着茶的少年,语气有些谦逊的说道;“那第二条路子呢?”
  少年慢慢放下茶杯,好整以暇的说道;“这第二条路子,就是在山林中寻工艺。国家通过近几十年的飞速发展,一些更加高科技的家具、生活用品,取代了传统的木制和竹制产品。随着这一现象的不断延伸,传统工艺的作品逐渐失去市场,工艺家具、生活用品流失得越久,人们对于乡愁得追寻也就越迫切。如今传统木、竹艺的流失,在繁华的城市深处已经毫无踪迹,而落后的大山村里,却传承和保留了下来。”
  少年说完,副县长王余若有所思的沉默了一会,忽然点了点头,有些喜色的说道;“这话在理,传统工艺属于我国传统文化之一,是我国的国粹,国家对于传统工艺的保护与传承极其重视,每年都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财力,我们可以申请传统工艺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又可以直接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对传统工艺的重视,精心打磨出好的工艺作品出来,借助电视台及各大网络平台的推广,瞬间让这些产品走向千家万户,乃至各地传统工艺的文化馆中。”
  赵家塝的村民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读过多少书,也没有多少文化,听着文化、工艺、非物质这类的词,好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村支书谢刚却是一点就醒,一拨就亮的人物,立马附和道;“如此一来,我们这些大山村的人也有事做,既解决了就业问题,也传承、保留了工艺文化,咱们村的名气有了,生意也就多了,老百姓的腰包也就鼓了!”
  说道这,谢刚的思维更加开阔了起来,继续补充道;“咱们村山林面积一万二千多亩,其中竹林八千多亩,树林四千多亩,我们可以将交通问题解决了之后,通过招商引资,让一些没有污染的企业进来,比如制造筷子,制作家具等企业。”
  赵家塝的人隐隐约约听到“筷子”“家具”几个字,似乎想到了什么,又似乎什么都不确定。
  副县长王余满意得朝谢刚点了点头,直把村支书谢刚看得心花怒放,好似平日里一直没有打扫的祖坟,忽然冒了青烟一样。
  一个屋场会,就收获两条切实可行的、脱贫致富的路子,副县长王余十分高兴,将椅子往少年身前移了移,屁股只一点挨在椅子的前沿上,身子向少年身前侧着,满是谦和的说道;“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说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今日听了你两条路子,已是受益匪浅,受益匪浅呀!”
  少年谦虚了几声,副县长王余请教式的继续问道:“不知道这第三条路子却是什么?”
  一来二去的对话,已经拉近了少年与副县长王余的距离,看着这完全与《贾生》“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完全相反的画面,少年心里更加感动,举止也更加谦逊起来,清晰而明亮的声音缓缓的说道;“这第三条路子,便是林下药材找方法。古人有云‘生老病死’,可见人在世上,终有老去的一天,但是对于生命的追求,却从未停止。随着西医的副作用越来越大,对于中医药的临床运用,各界呼声越来越高,咱们大山村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中草药资源,稍一整理做成饮片或者深加工做成产品,便是无穷无尽的财富。”
  就在众人都没有开口之际,这时坐在旁边负责记录的陈珂樱唇一启,声如刚出层林的画眉鸟一般婉转,又如深山罅隙款款流出的泉水一样叮咚,恍若天籁似的悦耳动听的声音说道;
  “中医、草药属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我们老祖宗历经上下五千年探索自然,反抗生死总结整理出来的智慧结晶,我们应该继承下去。如今,随着工业化城市快速的发展,导致城市的耕地逐渐减少,大棚蔬菜,化学蔬菜等渐渐的进入了人们的餐桌,人们或多或少,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对于亚健康的调理和对于生命质量的追求,人们逐渐认识到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是真正的治病神方,除疾良药。迫切的民众需求,丰厚的野生资源,只需要一个合适的纽带,就可以让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
  贫穷落后的大山村,一年来不了几个陌生的面孔,闭塞的生存环境,根深蒂固的封建残留,或多或少都在村民的认知中无法彻底消灭,隐隐还有残留“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他们,陡然看见陈珂的通篇大论,侃侃而谈,都是不可置信的张大着嘴巴,即使没有听清陈珂到底说的是什么,可是能够这样清清楚楚,不急不缓说出一大堆话来,也足够让他们发自内心,心悦诚服的对陈珂刮目相看。
  副县长王余与村支书谢刚,都以为陈珂只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大学生,以为山村好玩才闹着过来看看,如今听见陈珂这番话,也是诧异不已。
  其实他们那里知道,陈珂从小便小腹冷痛,怕冷、手足发凉,求遍西医无效,后来还是通过中药调理才渐渐缓和起来,是以对中医中药的认识,比任何人都要深刻。
  自以为学贯今古,博采众长,有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少年,也是情不自禁的向陈珂看去。
  谁知少年看向陈珂,陈珂却一双水灵的大眼睛正目不转睛的看着自己,四目相对,两人脸上都是飞过一抹绯红。
  便只是匆匆一撇,陈珂眉不画而弯,唇不点而红,脸若银盆,眼似水杏的绝世容颜,便如天人一般,深深的印在少年心头。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