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道御无极 / 第一章 公子世无双

第一章 公子世无双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郑国,京都洛邑近郊。
  太子府别院中,一个少年正领着一群歌女舞姬在胡闹嬉戏。
  少年不是别人,正是当今郑国皇长孙姬寐生殿下。
  小殿下年十三,被誉为郑国百年来第一天才。
  文武数理,无一不通,更是在三年前突破了筑基,现如今已是筑基后期的修士。可谓是郑国第一公子,风华绝代,深受老皇帝的宠爱。
  据说姬寐生出生之日,天生异象,正月寒冬之际,京城却百花竞相开放,正午时分,却现日月共处于天空。
  钦天监曾有批言:阴阳交合,可逆乾坤。万花争芳,风流绝代。
  爱屋及乌之下,连带着皇长孙之父太子姬已也更加受皇帝的信任重用,每每在老皇帝巡游之时被授以监国大权。
  此次郑帝在国师等文武大臣的陪同下前往相国寺祈福礼佛,正由太子姬已奉旨掌国。
  因为受郑帝的宠溺,姬寐生年不过十三,尚未成年,却已经在外开府建牙。
  敕封逍遥王,着工部于京城最繁华的地段建府,如今已过半年,王府基本建造完毕,只等皇帝礼佛归来就可乔迁入府。
  在这之前,姬寐生就住在近郊的太子府别院当中。
  虽说还未迁入王府,但是太子的幕府班子已经基本搭成,逍遥王牙旗也已制作完成。
  皇旗为五爪神龙,太子旗为四爪金龙,王旗一般则为角蟒或蛟,而姬寐生呢,不愧是最受皇帝宠爱的皇孙,任性逍遥的没边,他的牙旗,上面绣的是一只狗头。
  没有错,不是蛟,更不是龙,甚至不是狼,而是一条狗。
  按理说这等有辱皇家尊严的事情,是不可能被允许的,但是我们的老皇帝大笔一挥,竟然御批:可。
  为此,满朝文武,两班大臣在大殿之外跪了三个时辰抗议,盼望老皇帝收回皇命,但皇帝不为所动。
  太尉、太傅、太保等人又去找太子,希望能以父命让逍遥王爷自请收回成命。
  太子好不容易送走三司宿老,召来姬寐生训斥一番。
  却被姬寐生三言两语给说动了,再也不插手此事。
  最终,众大臣前前后后闹了三个月,皇帝依然不松口,此事只得作罢。
  于是京城的百姓私底下给这位逍遥王爷起了个名,叫狗头王爷。
  虽然有牙旗这回事,但不论是朝堂之上的大臣还是民间的百姓,对于这位狗头王爷都是极为尊重的。
  不过年十三,却无论是政务还是军功都已有不俗表现。
  去年任伏波将军作为前锋营十二副将之一,随军平定北部燕国二十万大军的入侵。
  年初寿州水灾,又带亲卫前往灾区协助救灾重建,斩杀了利用朝廷赈灾贪污的寿州大小官员六十三名,将水患引入皇家园林,保住了百姓耕地。
  因为老皇帝宠溺,一些因为忠言惹恼了皇帝受罚的大臣,多因他几句话而免于责难,所以朝堂之上得他恩惠的忠臣良将众多。
  诸如此类等等,除了牙旗之事成为笑谈外,说起这个狗头王爷,郑国上下那是无一不由衷钦佩。
  这十几年的郑国,吏治清明,国泰民安,除偶与燕国有些冲突战争外,与其他几国之间也都还算和睦。
  狗头王爷虽然开了府,其实每日没什么事要处理,在这别院中修行之余,便与宫女歌姬们鬼混嬉闹。
  王府长史、主簿虽有劝诫,但王爷只要不过分,他们也就不过多插嘴了。
  这样的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逍遥王爷,除了慈爱的太子妃田渭芳之外,恐怕整个郑国就没有能收拾他的人了。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逍遥任性的的贵族天才,身居高位又受臣民爱戴,真可谓是独领风骚,云端一般的人物。
  在今夜之前,姬寐生都是那个意气风发不可一世的少年王爷,而这些所有的繁华富贵,全都一夕成空。
  “砰、砰、砰”一阵急促又猛烈的敲门声响起,开启了这个不平凡的夜。
  “崔师傅,你这是怎么了?”看着满身是血的崔水剑,姬寐生满脸的诧异。
  崔水剑是皇帝亲自指定给他的两名长史之一,也是姬寐生修行之路的师傅。所以一直以来,姬寐生都叫他师傅。
  右长史风四此时也已闻讯而来,扶着有些站立不稳的崔水剑,“三哥,你怎么受了如此重伤。”
  “王爷,太子起兵宫城,遭陛下及康王镇压平定,全军覆没,此刻禁卫军已包围太子府,臣与王府的卫帅受太子妃密令,突围逃出城来报信,赶紧逃,追兵说话就到。”
  说着,崔水剑从怀中掏出了一封染血的信。
  说是信,其实就是一张纸,上面只有太子妃田渭芳匆忙间写下的一句话:吾儿快逃。
  “父王起兵宫城谋逆?这怎么可能,父王本就在监国,身在皇宫,又如何要起兵宫城?陛下及康王平叛,陛下不是远在相国寺吗?”
  “父王若真起兵,太子府亲兵五千加上他本就掌控着两万禁军,京城根本无兵可挡,最近的军营离京也有五十里,哪里来的兵?”
  姬寐生一点准备都没有。他的父亲是太子,身受皇爷爷信任,自己也是深得皇爷爷喜爱,不出意外,大位必是太子的,那么他又何必多此一举谋反呢?
  近年来皇帝越发放权给太子,此次监国,全国政令、军令都由太子签发,太子掌握着国家中枢,若真是谋反,岂有失败的道理,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又有什么阴谋?
  “崔师傅,你确定我父王起兵了?”姬寐生一字一字的咬牙问道。
  “臣确信无疑,具体缘由,臣来不及问,太子妃密令臣当时出城,臣与两位卫帅突破至城门时,太子亲兵已覆没,禁军正奉命包围太子府和逍遥王府。”
  姬寐生有些不能接受这个消息,太子不是那种对权利丧心病狂的人,明知大位在前,却非要谋逆,这不是他的作风。
  而且太子向来忠孝,要他干出谋逆的事,不太可能。另外就是陛下明明在相国寺,如何出现在宫城,康王叔叔又在这里面扮演着什么角色?谋逆,到底是谁在谋逆?
  “报。”一名哨骑兵急冲冲的跑来。
  “禀报王爷,两里之外发现大量禁军正向别院快速开来。”
  “王爷,此时不是犹豫的时候,禁军速度快,恐怕已经包围别院了,必须赶紧突围,你是太子殿下唯一的骨血,不能在此被擒。”崔水剑催促道。
  “樊将军,召集全府府兵,守住前后两门。”
  “得令。”
  “风长史,召集全府太监宫人。”
  “得令。”
  别院并不大,人很快就全部召集起来,此时禁军已经包围住了别院。
  禁军大概有两千人,全副武装。为首的是一名都统。
  “府内的人听着,太子已谋逆伏诛,陛下与康王殿下仁慈,只诛首犯,尔等只需将逆犯逍遥王绑缚献出,本将军可免诸位一死。”
  门外传来禁军的喊话声。
  姬寐生是一品亲王,府兵有三卫营,也就是三千人,可大多数人都在城内王府,此时只有樊于通率领的五百府兵在此护卫。
  宫人们加起来有二百,可这些人根本没有战力,遇上禁军无异于是待宰的牛羊。
  “今日本王遇此凶险,实在不愿诸位陪本王赴死,想逃生者,放下兵刃,出门投降去吧。”
  众亲兵和宫人看着年幼的王爷,站立不动。
  “本王一言九鼎,逃生者,绝不追杀,去吧?”
  有几个太监和宫女跪地磕头称谢,逃生去了。更多的是站立不动。
  亲兵却没有一个动摇。樊于通取出牙旗,狠狠的插在了地上,青石板的地砖被插出了一个大洞。
  “殿下,臣是军人,愿追随殿下,不论生死,正如这面牙旗上的狗头,臣只知尽忠,不知畏死。”
  “我等只知尽忠,不知畏死。”
  虽是只有区区五百人,却气势如虹。
  “殿下,奴等虽是歌姬,却蒙殿下宠爱,礼敬有加,从不把奴等当做下贱之人,奴家虽说手无缚鸡之力,却愿为殿下挡一刀。”
  众歌女舞姬纷纷跪倒在地,要与姬寐生共生死。
  剩下的那些太监宫女也跪了下来,“奴婢生是殿下的人,死是殿下的鬼。”
  太监宫女之流,多是奴籍出生,生来就被人瞧不起,没有几个贵族是把他们当人看待的,而这个小王爷,是真正把他们当人,尊重他们的人。
  跟着逍遥王的人都知道,无论是贵族还是奴仆,他都一视同仁。
  姬寐生忽然笑了起来,“好,本王没白对你们好一场。不过……”
  姬寐生面色一改,冷冷说道:“本王下令,打开府门,所有太监、宫女、歌姬全部出府投降,违令者,斩。”
  这些人听完这道令,磕头痛哭起来,纷纷不愿离去。
  “樊将军,将这些人,全都给本王赶出去。”
  “得令。”
  樊于通手一挥,亲兵们上来,一人一手一个,将这些人全部都扔向了门外。
  姬寐生知道,以现在手上的力量,今夜想要逃出去,恐怕是难了,那又何必让那些生来就苦的可怜人们陪着一起死。
  门外的是两千禁军精锐,虽然此刻站在姬寐生身旁的左右长史崔水剑和风四修为极高,但人力有尽时,再厉害的修行者,对上结成阵势的军队,总有力竭的时候。
  亲兵不一样,他们是吃饷的,当兵的要是都怕死,那么这个国家早就完了。
  宫人们全部都被赶出去了。
  此时听到门外又响起禁军的喊话:“逍遥王殿下,陛下刚刚有旨到,着你将圣物献出,可免你一死,否则,别院之内,鸡犬不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