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穿越大明成伯温 / 第十四章 龙盘虎踞的金陵城

第十四章 龙盘虎踞的金陵城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从凤阳一路而来,凄凉的情况越来越有些改观,毕竟苏杭乃经济繁荣地区,虽说几十年前元初时遭遇过摧残,可这里毕竟是全国造血最活跃的地方,经济也依旧是衣服繁荣。
  就在我们骑马继续赶路时,我突然想到一件事,心疼地看着玉儿说:“好玉儿,有一件不太好的事得跟你说。”
  听着我有些难过地语气,玉儿有些担心地问:“老爷什么事呀?”
  我指了指前方,“我们的前方应当有条大江,只能乘船渡过,又得让你忍受晕船之苦了。”
  玉儿松了一口气说道:“没关系的老爷,只要能跟你在一起,去哪里都是一种幸福。”
  看着这个傻玉儿,莫名地有些心疼。
  没过多久果然看见一条很宽的大河,这条河流比黄河还要宽阔,且水流要湍急的多。我们顺着大河一路下去寻找渡口,没过多久就看见了一个小渡口,有个白发老人在操控着一只小船。我们兴致冲冲地朝那里赶去,谁知到了那里才发现人可以过去,我们的马匹太大拉不过去。也是无奈。
  驾舟的老人摆摆手说:“客官,你不妨去找个大船可以载着马匹过去。”
  我连忙上前问道:“老人家,哪里还有渡口呀?”
  老人指了指下游,“你们还顺着河边往下去,大约5里处有个大渡口,可以搭载货物,马匹应该也可以。”
  我们跟老者道谢后,跨上马继续往下游而去。果然不出一刻钟,就看到了一个很大的渡口:整个结构成凹行,深入内陆十几米,缆绳系在岸边的一个圆环扣石,方圆数十米内,江坎,路面全部用规整条石砌成,用料大,牢固耐用。分“渡头“与“码头“两种功能,码头可停靠大型航船。我们刚好在渡船将要起锚前赶了过去。
  扬子江波浪滚滚,经过群山与原野,从上游奔流入海。由于水流湍急,对面的码头又在下游,所以靠着水流很快就到达了对面,玉儿也没表现出太大的眩晕感。
  我们登上岸边,看着咫尺之远的南京城,先是小沐英惊叫了起来,“好大一座城市啊,这里面一定住了很多人吧。”
  我摸着小沐英的脑袋说着:“这个地方叫做集庆路,是苏杭一带最富有的城市。”
  “父亲,它明明就是一座城市,为什么要称为路呢?”
  其实我也解释不了当初为啥元朝统治者将它称为路的,“以前这里称为金陵,还是六朝古都,先后在这里建都的有: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后来元庭将此地改为集庆路,又将此地作为统治中枢的重要据点城市。”
  从远处向南京看去,长江环绕而过,东边是冈峦绵延的钟山,象一条世巨龙似地盘伏着,西边是巍然屹立的石城,象一只猛虎似地踞坐着,洽犹如龙盘虎踞之形。
  我们刚进入城内感受着它的昌盛与繁华时,突然大街上被一队军队给隔离开,然后一支约莫有几万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城而去。听见身边的人群讨论道,好像又是要去攻打张士诚的。
  军队过去之后,大街上又恢复到了繁荣,人们彼此间又各司其职,好像不曾有被骚乱过一样。我留意了下四周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城门口的士兵显然少了很多,刚进城时还有一队人马在此驻扎,可能是跟随着刚刚的大部队已被调走了一大半。我又来不及跟玉儿她俩解释,又从城内驾马赶去另外的城门一探究竟。果不其然,现在的城门口都只留下三四人守城而已。我们又赶去衙门口,也发现只剩下两个看门的衙役。
  我若有所思地对沐英说:“刚刚带你去观看了几个城门,还有府衙,你看出什么问题没?”
  沐英想了想然后说道:“好像都没几个人把守了。应该都是调出去打仗去了吧。”
  我会意地点点头,看着她俩低声地说道:“集庆路虽有长江之险,群山环绕之屏障,可是守备这里的人却是相当的愚蠢,夺取这里只需引蛇出洞,便可一举而下。”
  小沐英又追问道:“父亲,那谁会夺取这里呀?”
  我微微一笑,“属于它的人,自会来取的。”
  在集庆路停留的两天,我也着实被它特有的魅力所吸引。这里繁荣富饶,社会动荡影响较小,且有利于掌控整个江浙的经济命脉,在此时的现状下和大都,汴梁相比确实是建都的不二之选。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