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穿越大明成伯温 / 第三十一章 大战之前献奇谋

第三十一章 大战之前献奇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感激归感激,可是眼前的困境还是得找到解决的方法,不然陈秃子真的大兵压境,那应天府就岌岌可危了。
  老朱诚恳地请我出谋划策最起码先缓解这迫在眉睫的紧张之势。我想了想问道:“大帅你认为我们和陈友谅想比劣势在哪里?”
  老朱不假思索地说道:“首先在军队人员数量这里,我们倾其所有也只能调配三十万,再除去各郡县的守军和防备张士诚的军队,能调的出来的也就二十万左右,陈友谅整整是我们的三倍之众。其次是水军战船方面,因为我们和陈友谅皆依靠大江天堑(实际指长江),我军主要擅长野战陆战,陈友谅的水军传说中所向无敌,坚城安庆也仅用两个小时而攻破,说实话如果他长驱直入,直取应天府,我们危咦。”
  我略装思索片刻,抚着才刚刚露角的胡须,故作高深地说道:“一场战争的输赢不在乎人员的数量,而取决于军队的素质。当年官渡之战,袁绍携百万之众方不低曹操区区八万雄兵,更何况我们有二十万精锐。且我们皆是在百战中千锤百炼的精兵,而陈友谅是篡位的逆臣,属下皆离心离德,且军中招募的匪盗大恶之人居多,皆是一群乌合之众,如有一战失利,就会挫败其锐气,再将其阻断歼之如同狼入羊群可肆意屠之。”
  老朱听闻此论后难以掩饰激动的心情,上前一步作揖求之:“元璋愿闻先生高论。”
  我示意玉儿用石案上小沐英的毛笔,代我在纸张上写下“洪都”二字。
  “天下之势皆在于此一城的得失。我可设计用此城仅少数军队便可阻击陈友谅百日之久,一方面可挫败其锐气,另一方面可为大帅打造军舰而赢取时间。不知大帅可认为百日是否足够。”
  朱元璋思索了片刻,然后又让人拿来地图仔细地看了好久才开口道:“如果能将陈友谅远拒应天府百日,我们便多了一份胜利的筹码。不知先生使用什么方法能留住那狂妄的陈友谅百日之久?”
  “陈友谅此人嫉恶如仇,一容不得别人背叛,二容不得他人蔑视。洪都已是他心头之恨,大帅如能再派一个看似无能之辈前往此地驻守这里,那必将给予陈友谅最重磅的心理打击。”
  朱元璋喜出望外,眉开眼笑地说道:“与我相知者,先生也。我早已派心腹在此地囤积大量粮草,就是为今日而做准备。只是一直没有把握此城是否有足够的实力能固守的住。”
  为了打消老朱的疑虑,并突出我刘伯温的料事如神,遂上前一步毛遂自荐:“如果大帅对此城缺乏信心,在下愿亲往前线指挥作战,城在人在,城失人亡。”
  老朱忙上前一步馋着我的手说:“我得先生如汉王得一张良,蜀君得一孔明,如今怎能舍得让你亲自去前线冒生命之险。我心中已有决断,派我那侄子朱文正前去镇守此地。此子外传骄淫,实则暗藏韬晦,先生以为如何?”
  再一次地使出我那江湖骗子之术,拂袖掐指深思片刻后,便猛然醒悟。
  “大帅好高明,此子必能不辱使命。为显刘伯温诚意,我愿推荐爱妾之徒沐英前去协助,如大事能成也好建功立业,如刘伯温无能也能先痛失爱徒,后引罪自咎,望大帅恩准。”
  老朱本不想让沐英上前线冒险,但是沐英主动请缨,表示愿意前往前线杀敌建功,在小沐英的坚持软磨硬泡下,老朱才无奈地同意沐英跟随他的侄子连夜赶往洪都。
  他们走之前,我亲手将事先准备好的三个锦囊妙计交于沐英,并亲自嘱咐等到达洪都后可拆开蓝色锦囊以计行事。蓝色锦囊我让玉儿塞进去的所谓妙计,就是宣传将从洪都派遣大军偷袭陈秃子老巢,让陈秃子无家可归。此锦囊的最毒之处莫过于激怒陈秃子,并吸引牵着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围攻洪都。让陈秃子觉得先攻下洪都拔取眼中钉,一方面小小洪都在几十万大军围攻下肯定会不攻自破,另一方面可以扫除后方隐患,专心一致地沿江而下直取应天府。
  这道锦囊看似是纯粹吸引火力自取灭亡,可实际上这是能拖着陈友谅延缓其沿江而下,为最后的决战争取时间的唯一选择。此城不成功便成仁,但在绝大多数老朱部下看来这无非是必毁无疑。
  待陈秃子率大军将要兵临城下时,再打开黄色锦囊。因我和玉儿曾亲自考察过洪都城,此城虽算的上是一座坚城,可是城门太多,足有十二道城门,这对于守城方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灾难。在此锦囊中我则细细交代:务必在陈秃子兵临城下前用巨石填满所有城门,只留面朝河流的西安门,并遣人提前修建一座拦水大呗,在陈秃子驻扎此门前后,再半夜毁闸放水,待敌军混乱后再从上游而下偷袭之。
  等激战盈月之后战争已成胶着之势再开启红色锦囊。此锦囊中我已没有什么妙计可言,只有短短两句话:援军数日后便会提前增援,务必毁之全城一切守卫住洪都。这也是我对浴血奋战的将士最后的希望,以激励他们血战到底。
  在牵持住陈秃子大军后,一方面令人训练水军打造战船,另一方面派遣一支由耿炳文率领的秘密军队,前往武昌附近埋伏,待大战即将爆发时奇袭陈秃子根据地武昌。据细作回报,陈秃子为使下属军官一心忠诚,亲征前便将所有军官家眷安置在首府武昌,美其名曰是保护,实质上则是威胁手下如有叛乱者灭其族。但这一招着实为我的偷袭提供了极大便利,只要能奇袭武昌,不管能否成功,必能使陈秃子方军官担忧混乱,从而动摇整个军心。
  本以为做足了谋划,只待最后的准备便可一举而上迎战陈秃子,可是接下来老朱的一个愚蠢决定打破了整个计划的稳步进行。他的这个计划成了落不得啥实质的好处,一旦中途有变,那大事必将毁于一旦。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