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地球文明发展纲要 /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七章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时过夏,刚入秋,天气有所转凉,不过江湖却没有随天气的转凉而有所降温,反而像是蒸笼里未出炉的包子热气腾腾。
  一切都是因为,如今江湖盛传着一句话:八月十五前后,西北天会有仙境临世,这片仙境是通往长生路上的最后净土。
  悠悠亘古,帝王将相内,黎民百姓中,谁不想长生?
  若有长生之法,谁不为之竞折腰?
  因此,消息一出,天下一片哗然,四方豪客,八方英雄,连夜挥鞭赶往西北天。
  中秋前的日子一天天过尽,待到今天朝阳喷薄而出,日子已是到了中秋。这预示这传言的时间已经过半。但仙境却迟迟未现,西北天万里黄沙万中的人渐渐变得燥热起来,不断有人死于无谓的争端下。
  在敦煌十多里外的月牙一叶洲,无数寻仙而来的江湖人士,把自古便是名胜的月牙泉围了个水泄不通。
  月牙泉的胜名仍在,不过它岸上曾被誉为“大漠佛珠”的一叶古刹却在数十年前的那场大火后,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当年月牙一叶洲上那塔楼殿宇林立佛音梵唱的景象,已然成了世人想起一叶古刹时的历史悲痛。
  到如今,月牙一叶洲上只剩一座破庙与一老一少。
  若不是最近江湖盛传说仙境临世的地点最有可能在月牙一叶洲,或许之后百年,甚至更长时间都不会有如今此番景象。
  破庙的大门此刻紧闭着,门内有一个老和尚正拿着扫帚打扫着地上零散的落叶,还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和尚拿着一本发黄的佛经盘坐在地上,昏昏欲睡。
  老和尚年事已高,已是半只脚踏入黄土的人,每扫一方落叶,都会停下来捶捶老腰,然后挺直瘦老的身板,脸带慈笑地看看小和尚。见小和尚昏昏欲睡,老和尚也不说什么,只是摇头微微叹息,眼中略有不舍。
  庙内安详如以往的月牙一叶洲,而庙外却人来人往,喧嚣若市。
  江湖人士聚集的地方,自然少不了喝酒吃肉,谈上他一番武林豪杰的英雄事迹的场景。要说当下除了仙境临世,最让人乐道的是什么,不用说,肯定是西武林少年连城玉连败中原武林数十人的英雄事迹。
  熙熙攘攘中,风平浪静的月牙泉上响起一声轻微的饱嗝声。
  一口烈酒入喉,让月牙泉边上敞开胸襟的中年男人,露出了满足的神色。酒是神武天国六大名酒之一的落血红,酒气穿肠后一口吐出,嘴边的酒香绵绵不绝。
  大漠天刀直,长河落血红。
  对于地处西北天的人来说,无论是在家或者出门在外,亦或是行走江湖,每天不喝上一口落血红,便浑身不自在。
  中年男人伸手用手背擦去嘴边的残酒,把酒囊丢给旁边的一人,狂笑道:“都说中原武林高手如云,我看也不过如此啊。”
  同坐的人附和道:“莫不是,十城三十七位号称名动一方的高手,连一个能接下连城玉公子十招的人都没有。可惜没有随公子一起入中原,看到公子当众三刀败去那号称蜀道第一刀的罗堂后,留诗一首扬长而去的风采。”
  中年男人抢过酒囊,仰头往嘴中倒入一大口落血红,酒入肚中,荡气回肠。男子借着酒气,高喊道:“十城无阻一刀过,求败龙首能几招?中原武林多骚客,满口胡言水桶腰。”
  这首近来被一些西武林阿谀奉承之辈或者斗大字不识几个的凑凑热闹之流吹奉为千古绝唱的诗句,从男子嘴中吐出,人声鼎沸的月牙一叶洲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无数人停住嘴中的话,放下手中的活,目光看向中年男子。片刻后,“铿锵”一声如惊雷,数百兵器从鞘中露出半壁真容,寒光闪烁四射。
  当即有人怒斥道:“有本事把刚才的话再说一遍!”
  酒囊从中年男子手中滑落掉在地上。
  酒水从酒囊口子滚滚流出,浸润着周围的黄沙。
  男子如遭雷劈站在原地,看着周围杀气凛然蓄势待发的中原武林之人,嘴角抽搐般的挑了几下。
  不就是酒后诗性大发,随性张口一吐,用不着这样吧?
  要打打杀杀,你们找原主,岂不更适合与解恨?
  突来的变故,让男子惊出一身冷汗,人也清醒了几分。心中虽是这么想,但却不敢先吐为快。要一个人独对在场的所有中原武林人士,他可没有这个气魄。
  通过这事,男子对“中原的武林人士最爱面子又最不讲理子”这话,更是透彻了几分。
  在场与中年男子同为西武林中人的并不少,见中原武林的人一副磨刀霍霍要杀男子的模样,纷纷站起身,拔刀相向。
  有人站出道:“尔等欺我西武林无人乎?”
  数十年前,大漠天刀与中原武林各大势力决裂后,一统西北江湖,脱离中原武林的统称,自立“西武林”。
  自此之后,西蜀以西的江湖便被称作西武林。
  月牙一叶洲临近敦煌城,地处西北天,属于西武林的范围内。占着近水楼台,在场的西武林中人并不比中原武林的人少。
  一时间,月牙一叶洲上,两方人马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沙角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山,而是由无数次风沙吹刮冲刷堆积而成的沙丘。它围在月牙一叶洲的四周,与月牙泉亘古相伴。
  在月牙泉南岸百丈外的沙丘上,一对看似是父女的两人,牵手看着月牙一叶洲上的一切。
  大人身穿一身与在场江湖中人粗衣脏袍截然不同的珍贵紫金长袍,脸上鼻梁高挺,倒八眉,还有一双凌厉的眼眸。整个人极具威严,就像庙堂中位高权重的公候将相,没有一点江湖气息。
  此人正是西武林之主,柯摩天。
  少女是柯摩天的小徒弟,名叫乌莲娜,看起来神色有些紧张,牵着大人的手已被汗水打湿,很显然是没有看过这么大的场面。
  柯摩天和蔼说道:“放心吧!有那人在,他们打不起来。”
  小女孩眨了眨眼,好奇问道:“师父,那…那人是谁?”
  “那人啊……”
  柯摩天沉吟了一句,脑海中浮起过往了解到的一些事,正想和小徒弟解说一番过往的江湖恩怨,却被月牙一叶洲上破庙中走出的老和尚定住了眼眸,一时间忘了说话。
  等了一会,见柯摩天不说话,乌莲娜抬头看了眼,然后饶有兴趣的随那双少有人敢直视的目光看去,当看到拿着扫帚从破庙中走出的老和尚时,心里不由疑惑:“师父所说的那人,难道就是这个老和…和尚老爷爷?”
  乌莲娜小来就生活在天山深处的一个小村中,先祖是前朝通缉的前朝官员,为躲避追捕,举家入天山,路上恰逢为避江湖纷争的武林豪杰三五人,彼此一见如故,于是相邀建村于天山深处的天池邻峰上,与天池相望,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生活。
  受村民影响,乌莲娜生性淳朴善良,也因此学识与见识要比外界同龄的孩子好差上一些。
  一时间,乌莲娜不知要如何称呼庙里走出的老和尚,觉得直接称老和尚,太过于没礼貌,而不这么称呼,又不知该如何叫。想到村里的老人,她呼唤的时候都会在他们的名后面加上爷爷做称呼,于是便以和尚为名,加上老爷爷三字。
  目光没有在老和尚身上停留过多的时间,乌莲娜很快就被破庙内的小和尚给吸引住了。
  破庙内,小和尚盘腿坐在地上,脑袋如小鸡啄米般点头打瞌睡,这次不知道是不是用力太大了,身子没有支撑住,一头磕在地上。
  老和尚拿着扫帚出了破庙,在剑拔弩张的对峙气氛中闲庭若步,不疾不慢地扫着庙前的落叶。
  入秋了,庙前的落叶特别多,扫起来沙沙作响。
  老和尚一边躬身清扫,一边念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
  略显沧桑的声音在因中西武林对峙而平静下来的月牙一叶洲上显得异常响亮与清晰,一下子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如有清风在吹拂,让人为之一振,从紧绷的氛围中缓过神来。
  庙内的小和尚,迷迷糊糊从地上坐起,两眼茫然,待清醒过来,刚好听到老和尚念到“非台”,以为是在叫他,连忙应了一声,拿起那本发黄的经书,也顾不得拍去衣服上的尘土,抬腿就跑出了破庙。
  “……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各位施主,一切皆为虚幻,何必执着,何必执着……”
  老和尚摇头轻叹,“岁月如梭,刀剑俱坏,千古英雄今何在?剑,剑说剑上功名,刀,刀言刀上霸业。一言不合争高下,谁又将为谁作嫁?十年一觉江湖梦,江湖仍在,朱颜尽改,挣得盛名荣满身,又与何人说?功成,身名不在,功败,身名不在。何苦来哉?何苦来哉?”
  老和尚的话说得和手上扫地的动作一样,很慢,很慢。
  也不知老和尚是不是走过江湖,曾有过一番名利追逐,且成就不低,他的话听起来没有看破红尘的佛气,更多像是感同身受肺腑感言,就像是长辈跟晚辈讲当年风采时的感慨。
  待话音落下,老和尚也不再打扫地上的落叶,直起身板,看了一眼四周的江湖人士。
  这江湖都是新人,但爱一争高下的风气却还是一样啊!
  老和尚咧嘴莫名一笑,两片粗枯的薄唇中露出几颗略微发黄的老门牙。似乎对自己这一笑感到莫名其妙,老和尚摇头轻笑,带走风流不再的一笑,转身牵上小和尚走入破庙,只留下破庙上那刻有“一叶禅寺”的破旧牌匾面对着众人。
  据后世说书人所讲,在这年八月十五后一月的九月十五,有几个江湖游侠曾看到老和尚站在一地残破的古建筑大门前,笑的很开心却泪流满面。
  他身边已经没有了小和尚的踪影。
  而那一地残破古建筑的位置,传闻是楼兰古国的都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