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地理探险日志 / 第33章:五味子

第33章:五味子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茫茫的大雾如烟如涛,浩荡似水,将群峰、岩石履盖得严严实实。
  “还要走多久啊!”
  沈若若拄着一根木棍身形疲惫的跟着前面带路的冯川。
  看着四周一片白茫茫的的雾,有些辨不清方向,见冯川似乎认定了方向十分坚定的在走,所以有些好奇。
  “喂!你怎么在这满是白雾的森林里找到方向的,我知道迷路了可以看太阳移动轨迹,或者看大树的枝叶还有年轮,可是现在都看不见啊?”
  沈若若总感觉四周都长得一样,怀疑是不是冯川自己也迷路了,所以才带着她瞎转。
  冯川听到她的话,轻蔑一笑:“我能跟你这种半桶水相提并论?我告诉你,在森林里,我有N种方法辨明方向。”
  或许也有些乏了,冯川便依靠着大树坐下来,从怀里掏出一包皱皱巴巴的烟,点燃。
  “呼……”
  冯川闭着眼,极为享受的吐出一口白烟。
  沈若若见冯川抽烟的方式有些诧异,因为他抽烟的姿势很特别,一般人抽烟用食指与中指夹住,老烟民这两根手指第一关节的外侧往往被熏黄。
  但冯川抽烟是用食指与拇指倒着夹住,点燃的烟头藏在手心里,另外三指微拢,手心朝向胸口。
  刚开始沈若若还以为是冯川的抽烟习惯,不过沈若若看了一眼四周顿时有些明悟。
  这么拿烟,在远处是看不见烟头亮光,尽管这附近没有人,但可以看出细节,冯川的警惕性非常强。
  沈若若出奇的没有打扰冯川,静静的等他抽完,因为她知道,对于烟民来说,在这种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一根烟真的可以救命。
  冯川将最后一点烟丝都抽尽了,才用食指和大拇指硬生生掐灭,沈若若被冯川自虐式的灭烟方式惊了一下,看他的表情,似乎已经习惯了,仔细观察,果然在冯川食指和大拇指之间有两块淡淡的烫伤疤痕。
  是个有故事的男人。
  想到这,沈若若又想起了之前调查过冯川的生平资料,似乎若有所思。
  冯川不知道沈若若在想什么,掐灭了烟,才慢慢道出他是怎么在大雾弥漫的森林里辨别方向的。
  “你之前说的方法都是大家比较熟知的,确实简单有效,但是现在这个情况来看,似乎都用不上。
  怎么办呢?我给你讲几个比较偏门的吧:
  第一个在密林中,岩石南面较干,而岩石北面较湿且有青苔。这个方法也很实用,因为西南地区有喀斯特地貌,所以岩石特别多。
  第二个就是观察小动物,比如蚂蚁,蚂蚁的洞穴多在大树的南面,而且洞口也是朝南,这个比较费时间,我不太建议。
  第三个,就是我刚刚用过的,就是观察一些带胶脂的树种。比如桃树、松树,这些树会分泌胶脂,且多在南面。
  还有什么‘时间折半对太阳,12指向是北方’之类的我就不给你讲了,你脑子里的水不允许。”
  说到最后,冯川还是忍不住损了沈若若一下,不过沈若若已经免疫冯川这张嘴了。
  冯川讲的这些方法她都觉得很新颖,不由有些跃跃欲试。
  “真是术业有专攻,不愧是学地理的。”
  沈若若倒是少有的夸赞了冯川一下。
  “都是皮毛,皮毛而已,哈哈哈……”嘴上那么说,身体却十分诚实。
  “也不知道小苏他们怎么样了,你说他们能不能在野猪群当中活下来?”
  沈若若的思维跳跃得很厉害,转眼间就想到其它地方。
  提起这个,冯川的脸色微微一正,沉思一番之后,才慢慢开口:
  “我可以保证野猪群并不会对他们造成伤害,或许在野猪群来临之前他们就已经离开了,但是保不准有其它突发状况。”
  “你这话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我之前觉得野猪之所以没有攻击营地,是觉得探险队那些防御措施,现在想来,是我想错了,发了疯的野猪怎么可能会被这种防御吓住?
  那么就剩下一种可能,野猪之所以不敢走进营地八百米的范围,可能是因为那里是更加凶猛或更高级的野兽领地。”
  “你是说比野猪还有凶猛的野兽?可是我们那晚不是一直相安无事吗?”
  沈若若脸上写满了不可置信,似乎不相信自己居然在野猪都惧怕的野兽的地盘上睡了一夜。
  相安无事?呵!
  听见沈若若这句话,冯川冷笑了一下,便将那晚的事说了出来。
  “夜半女声?你确定不是在讲恐怖故事?”
  听冯川说那晚上发生的事,已经完全超脱了沈若若的认知,随即又提出疑问:
  “那为什么是你们四个呢?而我们四个却什么也没听到?”
  “对啊,为什么是我们四个?这一点我现在也没想通。”
  这个问题从那天开始,就一直困扰着冯川,难道是巧合?
  既然想不通,冯川便不再想这事,当下之急,还是先解决在森林里生存的问题。
  “好了,休息得差不多了,我们继续找吧。”
  冯川慢慢起身,继续朝前赶路。
  “找什么?”
  沈若若紧跟其后。
  “尼玛,你属十万个为什么吗?怎么老问为什么?”
  冯川被她问得有些烦了,忍不住爆了粗口。
  沈若若也被他一下子吼懵了,有些委屈:“我只是顺口问问嘛,凶什么凶?”
  “当然是找吃得,你想饿死啊。”
  冯川满脸无奈,在心里大吼:当初自己为什么要将那个笔记本寄去沈家,结果什么忙都没帮到,还给自己弄一累赘。
  “找什么吃的?”
  冯川:“……”
  ……
  或许运气是站在他们这边的,没让他们苦找,没多久便在一处坡地找到了食物。
  那是一种落叶木质藤本植物,果实如葡萄一般,一串一串的,不过比葡萄小很多,而且成熟颜色为红色。
  山地人称它为“秤砣子”,每年夏季山上都会有很多野生的秤砣子成熟了,红彤彤的一片,这就是山里孩子最好的零食和水果,摘下来甚至都没有洗过就直接入口了,吃得那叫一个香。
  果肉柔软,甜中带酸,有些有药味的叫“药秤砣”。
  吃秤砣子的方法,是吃籽不吃皮。
  从穗上摘下一粒,放入口中,轻轻咬破果皮,用舌尖一顶,果肉便与果皮分离,再像吐葡萄皮似的吐出果皮。
  “哇!好甜啊,这么好吃的水果为什么会有这么老土的名字。”
  沈若若吃得不亦乐乎,似乎比她以往吃的任何一种名贵水果都要好吃。
  “它的学名叫‘五味子’,五味子不仅是山珍野味,还是著名中药,神农本草将它列为上品。
  其果有敛肺止咳、滋补涩精、止泻止汗等等的效果。
  此外,其叶、果实还可提取芳香油,种仁含有脂肪油,榨油可作工业原料、润滑油,吃这东西你赚大发了。”
  冯川也不知多久没吃过秤砣子了,这些年一直在外面,很少进山采摘。
  只是知道小时候农历五六月就是秤砣子出来的时候,也是最喜欢往山里跑的时候,基本都是吃饱了才下山回家,现在想想童年时代是多么的惬意。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