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打造高武世界 / 第十八章 武庆之的忧郁

第十八章 武庆之的忧郁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在宁易三人远行许久之后,野火镇的民众仍然口口相传着那一天的骚乱。
  不管是哪个时代,不管是什么世界,人们对于单纯武力的追求和传奇性的憧憬都不会有半分差别。勇冠三军的猛将、运筹帷幄的军师、天命加身的天子……这些人能够名留青史的唯一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够“强”,够“耀眼”,够“辉煌灿烂”。
  虽说是常有人说甘愿做映衬红花的绿叶,但若真有做红花的能力,谁又愿意做绿叶呢?还不是自知做不了红花,所以才做绿叶。
  没有谁不想生活在聚光灯下,也没有谁不想要所有人的目光聚焦自己。大部分人做不到这点,却可以追捧能够做到这点的人,这就是人们心中对“强”的憧憬。
  这种憧憬,在宁易所知的世界有一个非常美妙的词汇,“浪漫”。
  宁易今天做的事情,就非常地“浪漫”,足够地“浪漫”,甚至可以说是“浪漫”到了极致。
  而在野火镇中,那破破烂烂的一间酒楼和其中歪七扭八躺在地上的官差就是再有力不过的明证,任何人看到那样的场景都会疑心是神灵降世、还是魔鬼复苏,而不久后那群被绑走的少女也传来了后续的发展。而看着情势发展对了,之前收了宁易银子大声讲述那镇子里的马匪事迹的小子也站出来大声讲话,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就这样被拼凑了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一个青年,听了马匪贩人的龌龊事情,于是怒不可遏当街杀人,并且将尸体弃于衙门,雇人述说其罪。紧接着又击溃数十名官差的围追堵截,潇潇洒洒堂堂正正地从镇子里去,不到半个时辰的功夫,便将那拦路打劫、为非作歹的山寨给连窝端了,一把火烧得好似祝融舞、红莲放,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事后更是散尽钱财,不记回报,三人三马,就此结伴离去。
  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这是何等的浪漫情怀!?
  任何年纪稍轻的男儿听了,都忍不住热血沸腾,一抬眼自己是趾高气昂挺胸抬头的大英雄,看谁都好像是大恶人,忍不住要冲上前去惩奸除恶、行侠仗义一番。
  “而且听说那三人都非常英俊哩。”而那些听了故事的小娘子也会和外来人讲,“身手最好的那人只是英俊,身手差一些的那人很英俊,身手最差的那个就是十分英俊了……哎,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为何身手和容貌不能两全呢?真叫人不知道选谁了……”说话的时候,两眼都在闪着星星呢。
  这段故事,大概有可能在方圆数个小镇传播一段时间,或许即使在千年之后仍然能够留下些许头头脚脚,让日后无数的少男少女充满遐想吧。
  但那也已经是许久许久之后的事情了,在此时此刻,这个时间点,它只会有另外一个作用。
  一个很不浪漫、很现实的作用。
  所有乐意传播这件壮举的人民群众,都没有发现,在事情发生后的第二天,野火镇的街头巷尾,莫名其妙地出现了同样一批人,同时打听着这个故事的所有细节。
  这批人的神情与只为了满足心中对浪漫情怀追求的听众完全不一样,他们的眼睛里没有丝毫的热情,在其他人大叫痛快的时候他们也会附和地笑一笑,但那笑容怎么看怎么像是硬凑出来的,就好像是在听一个根本不好笑的笑话,神态完全凝固成了一片冰冷,冰冷中带着些许的不屑,叫人看着害怕。
  在故事的传播中,不免有些喜欢夸大海口之辈,为这个本来足够传奇性的故事更增添了一些夸张的描述。有些人说,宁易身高丈二。也有人说,宁易的拳头比沙包更大。还有人说,宁易之所以如此能打,是因为幼小吃了古籍中记载的某某异兽……这倒也是平常,谁讲嗨了不得吹吹牛呢?
  每当这时,这些听众便打断描述,反复推敲、询问细节——只是若事事都问得细了,便不免惹人发怒,气急败坏。
  吹牛的人遇上了杠精,越是被杠越是心虚,越是心虚也越是不想多说,这下当然要动起手来。
  但一动起手来,就会发现这些神情冰冷、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杠精,居然各个身手不凡,能够以一敌多。一时间在野火镇不知道闹出了多大的事端,好几条街都出现了有人持械斗殴的事件,之前被宁易三人揍得鼻青脸肿的官差还没休息好呢,就得拿着自己的刀枪棍棒再次维护治安——再然后,人们就会发现另一件值得惊讶的事情。
  当地的官老爷居然也对这群人束手无策,就算他们逞凶伤人无数,到得殿堂之上,居然也睁着眼睛说瞎话,宣判其无罪释放。
  一时间民心激荡、群情激奋,这不必多说,日后当地官员被罢免也是今日埋下的伏笔,此为后话按下不表。
  而这群外地来人则拍拍屁股走了,来到镇外一处凉亭,已有人牵着高头大马在那里等候。他们聚集起来,大约十来个人,各个都带着一股子精悍的味道,好像是吃惯了血食的猛虎,眼耳口鼻里面都带着种不似人的凶狠。
  在分开到人群中的时候,他们各个都是危险人物,但是聚集在了一起,这种危险却又有了些微的区别。
  就好像宁易、张明珏、秋壁照三人的颜值一样,有的人只是普通的危险,有的人是很危险,有的人则是十分危险——一个中年文士从十来人中脱颖而出,他身穿一袭长袍,手持一柄折扇,看上去像是个普普通通的书生,在文雅之中带着几分刺骨的阴柔。他的眼睛狭长,脸上总是似笑非笑,好像冷冷淡淡,又好像十分和煦的样子。
  “说说自己得来的信息吧。”中年文士开口道,他的声音也温温柔柔,却又带着种疏离的感觉,好像一块凉玉。
  十来人点了点头,然后开始交流起信息来。而这些信息,全都是昨天发生的事情。
  他们交流的过程也极为高效,不会浪费一丝一毫的时间,也不讨论,一个接着一个地讲述。最后中年文士听完,点了点头。
  “……看来应该是张明珏和秋壁照没错了,至于第三人……”他自言自语,“应该是那个杀死赫连威的神秘人,按照这群人的说法,他看起来身小力弱,却是个能够以一敌十的天生猛将。不过从赫连威的尸体创口来看,却又不是如此,赫连威的盔甲没有丝毫被击打的痕迹,脖颈处却遭遇了极为猛烈的钝击……他到底用的什么法子?”
  即使到现在,中年文士说到这件事情的时候,脸上仍然带着迷惑的色彩。
  他和赫连威一样,通晓如何杀死别人的方法。而且和郁郁不得志、只在理论上学习过类似法门的守城小卫兵赫连威不同,他的人生轨迹更加得意,也更加阴暗,早早就实践过各种常人想到的不能想到的杀人方法——在任何手握大权的人手中,总有一只能够做一些不干净事情的队伍,而他自在何玉宇门下出世之后,就直接来到了太子手下,为其处理类似的事情。
  不管是暗杀、夺物、伪造、刑罚……种种不光彩的行当,他都干过。
  又或者是小鬼拍门、放鳝捉蛇、伸手下油锅、白纸血字、火烧棉线……等等之类的江湖骗术,他也略有所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就是古代的杂学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既通晓风、马、燕、鸟、瓷、金、评、皮、颜、挂十大骗术,又懂得五花八门、三教九流。这样的人物,远远比只有一身蛮力的赫连威更加危险,也更加有用。即使在大晋皇城也只有极少数最为显赫的人知晓太子门下有这样一个人物,叫做武庆之。
  他虽然注定只能活在阴影之中,但自己的影子却在亮光内无比显眼。
  而和这位曾经的同窗相比,赫连威的前半辈子简直卑微到了尘埃里,受尽了苦楚,好不容易抓住向上的机会,于是冒雨前行,追杀张明珏秋壁照二人。直到许久没有传来消息,武庆之才带队跟上,却在破庙之中发现了赫连威的尸体。
  那实在是一具非常奇妙的尸体。
  身上的盔甲完好无损,可喉咙上却遭受了极为猛烈的钝击。
  即使是武庆之这样通晓万种手段的人物,居然也一时之间看不穿赫连威的死因。
  什么样的方法,可以丝毫不损伤赫连威的盔甲,只伤害到他的身体?又或者压根儿是赫连威脱下了盔甲,被人暗算,再接着被人套上盔甲?可这种行为的目的又是什么?只是故弄玄虚,想要迷惑后来者?
  直到今天,听了野火镇上流传的故事,武庆之才终于醒悟了一点:或许根本不用任何特殊的法子,那家伙就是堂堂正正,从正面将赫连威击败的!
  就算是赫连威,想要一身轻装以一敌数十,也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虽然这些乡野村汉喜欢夸大其词,但不管是打败官差还是横扫马匪,都是昨天才发生的有目共睹的事情,他再有怀疑也不会质疑此事。
  而据他所知,不管是张明珏还是秋壁照,都不该有这样的本事。
  这件事情说是三个人来做,其实就算他一人来做也差不太多!
  “啧……这算什么?天降个能打的怪胎出来?”他忍不住舔了舔嘴唇,眼神凶狠,好像条毒蛇在吐信,“嘿,倒像是个什么传奇故事一般,我倒不信这小杂种还真能是真命天子不成!”
  说到此处,武庆之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但只有少数了解武庆之的人知晓,这反而是他紧张的时候。
  ——赫连威是武庆之在同辈中最看重的对手,可却如此轻易地死在了宁易手中,连他自己都得承认,这的确是个不易对付的强敌!
  武庆之一挥手,“修书一封,将今日发生的事情告知陛下。我们继续追击,他们不过是三匹杂马,这几日计算路程下来,我们比他们更快,早早前往燧石堡前后的必经道路,埋伏下来,务必要在他们和韩艺见面之前将其截杀!”
  当下人人齐声喊是,声如雷震。
  嘎、嘎、嘎!
  一只栖息在凉亭上方的乌鸦被这言语中的杀气一吓,立时扑腾翅膀,惊飞而去。
  武庆之满意地领着队伍上马离开,可一抬眼,却恰巧瞧见了那黑鸟远去的背影,心中无由来地增添了一丝阴影。
  以一敌数十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