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我有一个研发系统 / 第三章 体系

第三章 体系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团队是一个共同体,它可以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
  还可以将罗小明脑海里的黑科技与现有的知识体系衔接,避免科技断层!
  甚至可以尝试着建立东方的科学体系!
  知识不仅是个人的力量,更是民族国家的力量,是推动国家这架庞大、复杂机器健康、持久运转的力量。
  如果只靠罗小明一个人,量子芯片原型机也是可以实现的,虽然它涉及到很多的学科,但只要按照系统给的步骤去一步步实现,无非就是时间问题。
  罗小明这里不缺先进的黑科技,他缺的是如何将黑科技转换成对应的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的建立是非常非常细致,非常繁琐的,但一旦形成了健全的知识体系,它的威力也是无穷的。
  没有知识体系之前,只有罗小明会制作量子芯片,而拥有了知识体系,后代、后后代都可以遵循着这个体系将量子芯片制造出来,而且这个体系可以影响到整个世界,甚至形成科学革命!
  这里还要谈论一个问题,为什么西方发展出了近代科学体系,而东方只有百家争鸣这唯一一次的思想大爆发?
  古东方强大的时候世界可是都推崇“先进的东方科学”、“东方时尚”的。
  论哲学,我们有老子庄子;
  论音乐,光是一个“七音碑“就够完爆西方;
  论艺术,毕加索都跟张大千说过“东方人的艺术才是第一的,为什么你们还要到巴黎来学习?”
  更别说诗词、书法、工艺品……;
  论科学,我们的造纸术、活字印刷、火药、天象仪、地震仪都是什么时候就发明的了,领先了西方不知多长时间……
  所以,科技、医药、音乐、哲学很多并非东方的差,只是东方的没有形成体系!而西方的形成了体系!
  由此可见体系的重要性!
  古东方所有的科学发现都不会主动公布,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的成果能带进棺材里。
  在西方,科学的发现享有发现权,发现者得到巨大的荣誉。
  西方建立技术的垄断与贡献平衡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使得越来越多的技术得以公开,更多的人在公开的技术上进一步研究,确实是加快了研究的进程,也减少了重复研究的浪费,奖励了研究的成功者,对社会的经济发展文明进步,其重大历史意义。
  近代以来,科学哲学进入东方,但我们恰恰是缺乏对科学哲学的研究。
  大家都知道,科学精神是最重要的,但我们很多地方学成了邯郸学步。
  我们现在学习西方的科技文明,学到的不是精神,不是哲学层面的信仰,而是具体的科学和技术内容,对科学没有信仰般的虔诚,仅仅是照猫画虎。
  用当年鲁昭公各种礼节做的都很到位,但女叔齐却对晋平公说,鲁昭公擅长的只是仪式,而不是周礼,“是仪也,不可谓礼”!女叔齐的说法切中肯綮,“礼”的核心精神绝对不是掌握各种“仪式”的细节,而是要通过“礼”达到协调人事关系、巩固政权、安定世道人心的目的。
  现在东方的科技制度,与西方很像,但就是形式主义,就如对SCI论文崇拜一样,科学发现核心在于分享,在于科学的信仰,但从业者没有了这一份信仰,而作为一种迎合评价标准的凑数据,成为了评价标准主导的个人利禄的博弈,失去了科学追求真理的本元。
  在西方信仰的体系下,演变成了对发现和创造者的尊重,对科学家的崇拜。
  在东方则变成了学阀体制和对权力的崇拜,最起码也是师道尊严,导师对学生的压榨。
  这都是罗小明在建立东方科学体系过程中需要吸取的经验和教训!
  ————————————
  陶然是一名物理光学硕士,毕业后找了一段时间的工作,但都不太喜欢。
  最近她想出国试试,但看到了太空司的招聘后,决定来试试运气。
  10月18号,她来到了华清大学,约好的下午3点15分进行面试。
  虽然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陶然还是被广场上密密麻麻的人吓傻了眼。
  “听说面试官只有一个人…”
  “对啊,一个人面试我们将两万人,一分钟一个也得15天啊!”
  “为啥不先进行笔试呢?”
  “谁知道啊,不知道面试过后还有没有笔试……”
  下午3点10分,陶然收到了信息,让她到图书馆门口准备。
  图书馆还是正常营业的,并没有因为面试而闭馆。
  3点14分,信息又来了,让她进去。
  陶然随手整理了一下衣着打扮,走了进去。
  图书馆里还有很多学生在看书,陶然根据指示牌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面试官。
  一个很年轻的男士,很是帅气,旁边坐着一名飘亮的女士,噼里啪啦的敲打着笔记本键盘。
  陶然找到地方后,前面的一个人刚面试完,时间计算的很完美。
  “陶然女士,你好!我是罗小明,坐!”
  “好的!”
  陶然深吸了一口气,坐在了很是柔软的椅子上。
  “陶然女士,你很漂亮!”
  “谢谢!”
  陶然落落大方的表达了谢意。
  “美丽的女士,请您先闭上眼睛休息30秒……
  面试官的话让陶然愣了一下,闭上眼休息30秒是什么鬼?
  但面试官和那位女士同时点了点头,示意照做。
  陶然有些莫名其妙的闭上了眼睛。
  三十秒很短。
  但是闭上眼睛后,时间像是放慢了。
  “陶然女士,请问你如何理解人的眼睛?”
  30秒后,面试官问了第一个问题,竟然和自己的专业毫无关联。
  “眼睛可以理解为人的视觉传感器。
  从几何光学上讲,人眼本身一点也不强大,除了高速对焦性能优胜,其它都输给镜头,人眼的误差很大,有时都不是球型的(散光),色差也有,只是平时不容易注意到,要不是视网膜是曲面的,人眼的光学性能还要差,取景范围很大,良像范围却很小,但这些我们平时都注意不到,原因是强大的影像处理器——大脑对影像的处理结果,与其说人眼强大,不如说大脑强大。
  对了,人眼成倒像,也是大脑强行扭转的结果才使我们不那么别扭。
  眼睛也是心灵的窗户。
  可以通过眼神已经面部表情的配合,去判断一个人的情绪……”
  “嗯,陶然女士,回答的很好,你对自己的专业怎么看待的?”
  “我的专业是光学物理,前景很光明,但路途很坎坷。
  毕业后我想去做航天望远镜,但是航天不要我……”
  “哈哈,很好的理想。”
  罗小明很喜欢陶然的坦诚。
  “这个女孩的政审暂时没问题,可以入围。”
  李雨童在脑海里对罗小明说道。
  “嗯,陶然女士,您可以回去等通知了…”
  “下一个是崔雪莉,凝聚态物理,光催化方向……”
  看着陶然离开,李雨童又对罗小明介绍了下一位面试的人…
  “您好!崔女士,请闭上眼睛休息30秒…”
  罗小明重复着刚才的话述。
  为什么要让面试人闭上眼睛?
  罗小明在通过系统读取面试者的大脑,一个是系统可以学习一些专业知识,判断面试者的知识水平。
  另一方面是判断面试者是否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这个方法也是经过上面批准的。
  这也是最快、最省时间的方法。
  来面试的基本上是刚毕业的学生,没有太强的意志力。
  也有一些老教授,罗小明就不敢使用这种方法了,只能老老实实的问一些专业知识,谈谈人生和哲学……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