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我有一个研发系统 / 第五十章 头疼的荷载

第五十章 头疼的荷载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可收缩机翼?”
  “是的,这架航空飞机必须具有可收缩机翼!”
  黑暗的会议室,大屏幕上正放映着一个短视频。
  一架造型奇特,却很是震撼人心的航天飞机正在被拆解。
  这是根据系统和罗小明的设想,二号画出来的。
  看过那么多的图片,二号的绘画功底已经很强了,所以视频的效果不错,在座的二十多位专家都被惊艳到了。
  而罗小明正在讲解这架航天飞机的构造。
  “就像是鸟类,不仅仅是机翼,尾翼也是可收缩,而且气动外形也可以被改变。
  在低空大气层内,它的翅膀张开后,它就是一架飞机。
  速度达到3马赫以上,它可以变为乘波体结构!
  到达外太空,机翼再张开就是太阳能电池板!”
  “它的发动机呢?”
  一位专家问道。
  “6台氢氧发动机,预计每台可以提供1500吨的推力!”
  这是系统和罗小明协商后的选择。
  简单粗暴,皮实耐用。
  “小明,你这就是一个给火箭加翅膀的方案啊,就算不改变气动外形,6台1500吨的氢氧发动机也可以在不分离的情况下将它送去太空。
  虽然近地有效载荷800吨已经够吓人了,可是大部分燃料都白白浪费了,有点得不偿失。
  为什么要带着翅膀?
  为什么滑翔起飞?
  还不如采用垂直发射,多级发动机更高效一些,有效载荷可以提高不少。”
  杨文杰很是疑问,为什么一定要带着这么大的发动机进太空。
  “因为它要具有二次起降能力!”
  “二次起降?”
  “是的,它可以在月球上垂直起降,也可以在火星,甚至金星上滑翔起降!”
  “卧槽……这也可以?!”
  一众专家齐齐被惊掉了下巴。
  “它的发动机虽然推力大,但不会一直以最大功率运行,而是以节省燃料为目的!
  机翼可以在低空飞行时节省燃料。
  乘波体可以在高空飞行时节省燃料。
  到达外太空后,没有了任何阻力,再以第一宇宙速度飞向目的地……”
  “小明,你不是说先在近地轨道组建空间站,成立太空大学分院吗?”
  宋建良很是疑惑的问道,他感觉步子迈的有点太大了。
  “太空大学空间站要建设,但是外星球我们也要去!
  我们必须要给强敌足够的刺激,才能达到战略目标!
  温水煮青蛙只适合和平时期,战争时期就不能有任何的保留,只有让强敌认识到我们的强大,他们才会低头!”
  罗小明并没有意识到,其实他是有报复性心理的,报复强敌竟敢抢夺二号,还对李雨童造成了伤害!
  “所以,我们要准备一些荷载.
  近地有效荷载800吨,但是去月球和火星的话要少很多。
  先按照650吨准备吧,我计划500吨用在空间站的建设上,剩下的150吨,月球100吨,火星50吨。
  我们基地全力保障近地轨道太空站的建设!
  至于月球和火星的荷载,先交给别人去做吧……
  当然,30吨的返程荷载也要计划,哪怕带着月球和火星的土壤回来……”
  “一次……一次……去3个地方?”
  梁军嘴巴张的大大的,说话都有些口吃不清,他感觉罗小明疯了。
  “是的,先在近地轨道释放掉500吨的太空站,然后转移到月球轨道,释放掉月球荷载,再到火星释放火星荷载……”
  会议室里陷入了一片寂静,大家都被吓得不轻。
  没办法再向下进行了,这么疯狂的想法不是任何一个科学家能接受的。
  所有人都需要时间,也需要罗小明拿出实力,证明这是可行的。
  结束了会议,罗小明来到了自己的实验室。
  这里还在装修,但是最核心也是最机密的部分已经建设完成了。
  这个占地3000平方米的地方只会放置一台设备,那就是一体化成型机!
  罗小明通过了三重验证之后,又穿上了厚厚的防护服,才进入了实验室。
  巨大的房间内,二号像是春蚕吐丝,正一点点的构建这个工具。
  “主人!3D打印机的精度还是无法达到2纳米的层次!”
  “为什么?”
  “你给我吃的光刻机才达到15nm的层级,5nm的打印精度已经是我能改进的极限了……”
  “那怎么办?更高级的光刻机我想给你吃,但是买不到啊!”
  “有的,1号机器人内部有一些光学、齿轮和液压结构,它们的精度比你们已经认知的单位小太多了,别说纳米,阿米也是小意思。”
  “给你吃机器人1号?”
  罗小明有些犹豫,这不是他自己能决定的。
  “不是全部,你给我一个机械臂就可以了,最好是含有激光器的那只!”
  二号说的就是有激光牵引炮的那只机械臂。
  “给你吃了你就能复制出来?”
  “宿主,这是不可能的!”
  系统给出了答复。
  “主人,复制它需要太多额外的能量,我也觉得现阶段不太可能,而且只复制一个机械臂也没有任何意义,没有其它的主模块,机械臂是无法运行的。
  我只需要经验,并改进这台一体成型机。”
  “嗯,我请示一下!”
  罗小明离开了实验室,这里没有电话,想要联系外界需要回办公室。
  “主任,刚才李国志参谋长来了个电话,让您立刻回复。”
  刚推开办公室大门,秘书刘文静站起来对罗小明说道。
  她主要负责接听电话与对外联系。
  “嗯,我正好要找他。
  小静,还有个事情你去办一下,魔都交通大学在四年前成立过一个火星探索兴趣小组,你联系一下,看看这个团队还在不在……
  还有魔都航天设备制造厂,问问他们下一代月球探测器的改进方案,他们档案室有没有已经设计出来,却没有能力制造的探测器图纸,能不能给我们拷贝一份。”
  罗小明没有立刻拿起电话,而是吩咐刘文静去尝试着联系这两个部门。
  交通大学的兴趣小组是罗小明翻阅内参资料时无意看到的,他很感兴趣。
  至于魔都航天设备制造厂是一个老厂了,玉兔系列的探测器都是他们总装的,所以经验应该很丰富。
  “主任,我们跟魔都航天制造厂不是一个系统,所以他们不配合的可能性比较大…”
  刘文静很是为难的说道。
  “那你跟上边几个主管部门反应一下吧,就说我们缺少100吨的月球荷载和50吨的火星荷载,让他们头疼去吧……”
  罗小明很是忧虑的拍了拍脑袋,他在担心航天飞机上没有东西可装!
  别人巴不得火箭拥有更多的有效载荷,但自己这却是多的用不完!
  650吨的有效载荷是什么概念?
  国际空间站地面重量420吨,用了20年,70次以上发射任务,32批次组装任务!
  现在仅仅需要一个发射任务,就可以全部运送到近地轨道!
  但是还需要在轨组装,毕竟空间站展开后,比火箭还要大,不可能实现组装完成后再升空。
  月球的100吨荷载也是太多了。
  玉兔号140公斤,二号135公斤,单位都不一样。
  至于火星的50吨荷载……
  人类向火星发射的探测器加起来有50吨吗?
  半年的时间,打印一架航天飞机是绝对没问题的。
  但是650吨的荷载就很是头疼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