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我有一个研发系统 / 第五十二章 会议 1

第五十二章 会议 1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女士们先生们,本次航班马上就要起飞了,飞机在跑道滑行期间,为了您和身边旅客的安全,请再次确认您的安全带是否系好。谢谢!”
  傍晚,一架747客机正在跑道上加速滑行,准备起飞。
  “嗡……”
  座椅徐徐上升,又徐徐下降。
  这是罗小明第一次享受头等舱待遇,所以很是好奇,对椅子上的按钮很是感兴趣。
  “小明同志,飞机滑行期间最好不要乱动座椅…”
  夜鹰坐在一旁提醒道。
  “哦……”
  罗小明听话的从按键上挪开手指,开始欣赏窗外的风景。
  他在大坝山隧道呆了十多天,针对机器人1号,又仔仔细细写了一份说明书。
  虽然说明书还是有很多不详细的地方,但那群人却如获至宝,开始全力研究这份说明书,清点维护中心的设备配件……
  等二号吞噬完机械臂后,罗小明和李雨童一起回到了802基地。
  罗小明对李雨童交代了“一体化成型机”的重要性。
  这可是制造航天飞机的核心设备。
  二号吞噬了机器人1号的一个机械臂后,学习了不少五级文明的科学经验,打印机达到纳米级是非常轻松的,而且速度会快上不少。
  李雨童的任务很简单,就是看着二号吐丝,并及时给它补充能量。
  大部分事情走向正轨后,罗小明马不停蹄的坐上了飞机。
  他要去燕京参加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这个会议关系到航天飞机的有效载荷,首长点名他要参加。
  美美的睡了一觉,再睁开眼,飞机已经落地了。
  他是第二个下飞机的,夜鹰走在前面,身后还跟着几名身穿便装的警卫人员。
  天黑的很透,看不到一点月光。
  停机坪上赫然停着三辆装甲车,应该是来接自己的。
  “夜鹰,有必要用装甲车来接我们吗?又不是罪犯……”
  坐上车后,隔着厚厚的装甲,看不到外面的风景,罗小明感觉怪怪的。
  “小明同志,一级战备不是闹着玩。
  这里晚上实行战时管制,城市里灯光全部关闭了,没什么好看的,你也看不到东西……”
  “额……”
  战时管制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晚上在大街上随便乱走,可能要吃花生米的。
  “这么严重了吗?”
  “嗯,很严重,比你想象的严重多了……”
  “哦……”
  罗小明端正了一下态度,不再瞎想。
  大概一个多小时后,车队开进了地下车库。
  “罗小明同志!一路辛苦了!”
  带头迎接的是保密局的隋汤,罗小明曾经在802基地见过他。
  “隋同志,您好!”
  罗小明敬了一个礼。
  “快点走吧,会议已经开始一个多小时了,首长不过来了,但是另一位大佬在主持会议。”
  隋汤边急匆匆的前边带路,边走边说。
  “一共三十名专家,你都不认识,但也没必要认识,你的身份是航天飞机总设计师,拥有足够的发言权……”
  “现在会议进行到哪一步了?”
  罗小明问道。
  “你的需求太过突然了,大家都没有准备,现在都在说设想,没有啥进展,乱哄哄的……”
  隋汤很是疲惫的捋了捋头发。
  这个会议也是绝密的,不管专家有什么设想,他身为保密局负责人之一,有责任将大家的每一句话都清楚的记下来。
  而这些专家全部是跳跃性思维,天马行空的设想一大堆,整理起来很是繁琐。
  说话的功夫,会议室到了。
  隋汤敲了敲门,会议室的门从里面被打开,罗小明小心翼翼的跟随隋汤走了进去,在会议室最后面找了个空座坐了下来。
  会议还在进行,在座的都是各行各业的大拿,对刚进来的这个年轻人并没有太多关注。
  “火星没有磁场,所以对于设备我不建议越多越好,以精髙尖最为稳妥,但是高精尖意味着生产进度很慢,50吨根本不可能半年内满足!”
  “我有一个建议,多余的载荷可以携带一些植物的种子,还有水和化肥,最好再有一台能耕地的设备……”
  “哈哈,要把拖拉机带上火星吗?”
  “加个氧气罐,拖拉机上火星也不是不能实现,但肯定优先使用电能的。”
  “那火星基地现在建不建?”
  “你要有能力半年内设计出来,我们就赞同建火星基地!”
  “那就先多送一些补给,液氧、能量块、食物、水等等,这些东西没有限制,要多少有多少!”
  “可是只运送补给有点太浪费了,我们对火星环境还是知之甚少,还是以探测为主吧!”
  “探测卫星肯定要有的,而且越多越好!”
  “可卫星不是玩具,半年能造出两颗卫星就到天了……”
  ………
  …………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全在这里瞎扯蛋。
  罗小明看了一下会议记录,没什么太多营养。
  大佬用询问式的眼神这边看来,罗小明就点了点头。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就是我们航天飞机的总设计师,罗小明同志!”
  扯蛋的空隙,大佬将罗小明介绍给了大家。
  “首长好!各位专家晚上好!我是罗小明,很高兴认识各位。”
  罗小明站起来,进行了自我介绍。
  会议室里瞬间炸开了锅。
  “这个瓜娃子好年轻啊,靠不靠谱?”
  “没搞错吧,他也就刚刚二十多岁吧…”
  “一次性飞两个星球,从技术上讲确实是可行的,但你确定能达到150吨的有效载荷?”
  一个白发苍苍的专家向罗小明问道。
  “没问题!甚至可以达到更多!”
  罗小明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关于有效载荷这一块大家不用做太多的质疑,既然我提出来了,肯定是可以达到的。
  我刚才大致看了一下大家的建议和意见,我也想提一下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看到大佬点了点头,罗小明继续说道:
  “第一:航天飞机并不是一次性的,而且越来越多,一年后预计它可以一星期起飞一个架次………”
  会议室里瞬间炸开了,像是往油锅里倒了一盆水。
  “不可能!”
  “卧槽,这……这是在做梦吗?”
  “罗小明总工,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燃料补给都不可能这么快吧……”
  “大家静一静,让罗小明同志继续说!”
  大佬在尽力维持会议的秩序。
  “第二:第一架航天飞机不止150吨的有效载荷,它还要在近地轨道释放500吨的货物!
  第三:航天飞机要在火星进行滑翔起降,所以跑道是必不可少的,一个5000米的跑道预计要40吨,所以我又更改了一下设计,月球的有效载荷可能会少一些,大家按照比例分配,例如月球50吨,火星100吨,也是可以实现的。
  所以一共650吨的有效载荷,需要按照载荷准备的情况去分配,如果火星和月球的载荷多一些,那近地轨道的就少一些……”
  “5000米跑道才40吨?什么材料这么轻?相当于1米8KG,航天飞机的起飞对跑道质量没有要求吗?”
  “那小明同志你对于这么多有效载荷有什么建议吗?”
  两个专家同时问道。
  “跑道采用特制的纤维编织,实际重量也就30吨左右,到达火星后,可以向内部填充火星上的沙土,然后再给纤维通电加热,纤维跑道就会收缩压实,达到可以起降航天飞机的标准!
  至于其它的有效载荷,我感觉大家考虑问题的方向有些不对。
  从今往后,大批量的荷载需求会成为常态,现有的体系和团队根本无法满足!
  所以我们不能忽略人才的培养和组织架构的建设!
  人才的培养是根本目的,我们要通过这次发射任务,把社会上的力量调动起来!
  只有社会主动参与,才会形成常态化,荷载的事情也不再是难题!
  我接下来就拿火星做例子。
  我们可以采用招标的形式,例如一部可以在火星上使用的手机,一架可以在火星上飞行的无人机,甚至一辆可以在火星上行驶的电动汽车!
  研发这些东西的企业,我们可以给予相应的技术支持和补助!”
  “利益呢?研发这些东西对企业来讲有什么好处?”
  一个专家问道。
  “对企业和团体来讲,好处有很多。首先是技术,他们可以获得大量先进的技术。
  其次是研发资金,我们可以给予大量的现金补偿……
  再后期,我们可以采用招标的形式在火星和月球上建设永久性基地!
  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等,都可以招标建设!
  我们的责任就是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
  例如能兼容地球现有技术标准的通讯卫星,导航系统等等,用地球现有的手机,外加一个防护套就可以在火星和月球上给地球打电话!
  可以在月球和火星上建立人工磁力场,将整个基地包裹进来。
  最终目的就是统一标准,减少企业的技术开发难度!
  在后期,月球和火星资源的勘探与开采,也可以分包出去,我们就专注于为企业提供便捷的运输体系……”
  “小明同志,你这个摊子铺的很大啊!你可能不太清楚我们现在的状况,如果按照你的想法,投入的资金能建设数十艘航空母舰了吧!”
  大佬很是忧虑的说道。
  不可否认,航天探索事业一直是国家投入资金,现在这个大环境又到处缺钱。
  “领导,资金不足就给我政策!我有信心在半年内将整个体系搭建起来!”
  罗小明当着大家的面做了保证。
  “小明同志,我感觉扯的有点远了,我们现时间段到底要做什么?”
  大佬旁边一位专家问道。
  “我刚才已经说了,就是平台的搭建!
  导航与通讯卫星是必须有的!
  这个我们已经很熟练了,把地球上现有的系统拿到火星上问题不大,所以现在要全力生产导航通讯卫星。
  这是其一,其二就是通用的防辐射保护机制!
  如果我们不做,那么每个团体和系统单独去做的话很浪费资源与精力。
  如果我们做好了,企业的研发成本会大幅度的降低,他们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产品功能的完善上,而不是如何在强辐射下生存……”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