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重生之古玩达人 / 第十七章 汾酒 二

第十七章 汾酒 二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马自豪和李有才做下,酒瓶已经放在了桌子上。
  漆黑的瓶身,透着光泽,和现在的啤酒瓶很相似,不过啤酒瓶是玻璃的,这个瓶子是琉璃的。瓶身上的酒标保存很完好。
  注册,商标,汾酒,晋泉汾酒公司,此杏花村汾酒前在美洲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得晋江.....
  酒标很好,就像新的一样,只是由于保存的问题,酒衣有些残破。
  但是,最令人兴奋的就是,瓶口的密封非常好,这就意味着里面的酒是可以喝的,这是十分难得可贵的。
  马自豪还是十分兴奋的,只是不露声色。
  看着面前的父子,马自豪问道,“一共几瓶?”
  “四瓶,都是门前头的大树底下挖出来的。”
  “这肯定是好东西。”
  感受老头张了张嘴,还没说话,短发青年酒强先开口。
  “嗯。”,马自豪点点头,古玩圈最不能听的就是故事,但是根据瓶子上的酒标和酒瓶来看,他们应该是没说谎东西。东西是对的,那么就下来是价格。
  “东西我有兴趣,你想买多少钱。”
  “八万。”
  “多少钱?”
  “八万!
  “八万日元?”
  “八万块人民币。”
  “我和你讲,这可是汾酒的,就是比茅台差一点的好酒。民国的茅台可是要两万三一瓶的。”
  听了价格,马自豪案子摇摇头,这还真是贪婪啊,不但贪婪,而且愚蠢,连最基本的功课都没有做明白。
  网上杏花村汾酒空的酒瓶的价格就要六千一个,两万按理说是个很合理的价格。看似很合理的价格却被最后的一句话暴露了。
  1875年,王家三兄弟投资成立了汾酒作坊——“宝泉益”字号。1915年,王家两兄弟撤出股份,“宝泉益”酒坊转由三弟王协卿接手。王协卿接手之后,再次聘请杨得龄先生为总掌柜,全面整合,大力整顿,产品以SX省政府官方推荐的名义,参加了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一举夺得博览会的最高奖——甲等大奖章。
  这也是中国酒获得的唯一一个巴拿马金奖(民国时期),至于茅台,碰瓷而已,可以说一直到2006年为止,汾酒都是中国最好的酒。
  在这其中,还有一场闹剧发生。
  酒业大佬茅台的“金奖”轨迹
  【敬畏历史】
  1915年,中国政府组团参加了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会后由赛会监督陈琪编著了《中国参与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记实》并由近代著名政治家、书法家郑孝胥题写书名,是当时官方最权威的记载巴拿马赛会的史料,书中记载:贵州公署选送的茅台酒荣获——银牌奖章。
  传统思维中金、银、铜就是高、中、低;一等、二等、三等的代名词,故《中国参与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记实》一书中的银牌奖章被前辈理所当然的定位成二等奖。这次获奖史实在1939年由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发行的《贵州经济》一书中也有体现,书中介绍茅台酒时写道:“曾于民国四年世界物品展览会,荣和烧房送酒展览,得有二等奖状奖章”。
  并在1975年之前出产的茅台酒背标上明确标注:“曾于公元1915年在巴拿马赛会评为世界名酒第二位”,透出了茅台人的淳朴,彰显了老牌名酒的风范。
  (1967年茅台酒背标)
  【模糊概念】
  1975年以后,也许茅台觉得“二等奖状奖章”、“世界名酒第二位”有点“丢份儿”,遂将背标说明模糊为“一九一五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获奖章、奖状”,避而不谈等级、排序,直至2005年。
  (1987年茅台酒背标)
  【无所顾忌】
  2005年以后茅台集团得到飞速发展,行业地位不断提升。巴拿马纪念大会也开到了人民大会堂。此时的茅台也许觉得使用了三十年的“奖章、奖状”背标已无法与不断膨胀的国酒地位相匹配,竟然在会场打出了“纪念茅台酒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90周年”的会标,公然将“银牌奖章”、“世界名酒第二位”、“奖章、奖状”更改为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令人惊愕。
  (2013年茅台酒背标)
  此后的产品背标打出“茅台酒历史悠久,是中华文化酒的典型代表,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后,多次获得国际金奖”
  所以,无论怎么看,基本所有的汾酒老酒都比茅台更有价值。这么基本的常识都没有了解,这不是愚蠢是什么。
  那么,在他心中,汾酒的价值远不如茅台的前提下,把汾酒的价格提到和茅台同样的价格,只能说是他的贪婪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