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天上掉下个水球王 / 第十四章 叔叔,你好!

第十四章 叔叔,你好!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二天,简革石就乐屁了的跑去办理入职。至于原公司的工作,辞职都只是一句话的事。
  没过两天,闻古枫就带着闻来去省体校办理入校手续。此时,本学期已过大半,不过手续办下来却顺畅的很。
  “各位同学,这是队里新来的同学,闻来。大家认识下。”
  上午刚办完手续,下午,闻来就被朱会逑带到了训练场。
  有很多人以为省体校就是省队,实际上这是种错误的认识。在省体校之上还有省体工大队,这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省队”。通常,参加全运会的运动员也多来自体工大队。这些年,国家各机构改制,不少地方的体工大队纷纷改名叫体院,下设多个运动中心。而真三省则是为数不多仍保留体工大队建制的地方,只是这些年随着职业足球的发展,体工大队的足球队已经解散。
  就办学层次而言,改制为体院的体工大队多属于本科院校,而体校则为中专性质。因此,正式的体工大队成员算得上是职业的运动员,享有国家编制的工资。而体院的孩子本质上仍然是学生,除了必要的训练外,仍有大量的学习任务。
  秦高原本是体工大队的守门员教练。体工大队的足球队解散后,他自愿调来体校当教练,某一种程度上来说,他算是“降级”调任。
  原本,体校只有朱会逑一人是专职的足球教练,他以足球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动作教授为主。秦高加入后,培养了几名专职的守门员。因此,真三省体校足球队算是为数不多能有专职门将的体校队。
  闻来站在朱会逑身边,面前站着百余个“队友”。这些人以八人为一组,按照身高和年龄排列而站。体校不比体工大队,这些人中有些是专修足球项目,有些则主修其他项目,但是因为兴趣或者其他原因也会参与足球项目的培训。毕竟,体校的学生未来绝大部分都打不上职业比赛,什么运动都会一点,这对以后想以体育特长参加高考、从事体育教育行业或者体育相关行业都有帮助。
  闻来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有些小小的激动:这阵势,颇有点族里战士训练的味道啊!
  “闻来,你先站到那边最后一排。”朱会逑指着右手边人数最少,但是身高最高的一队说道。体校足球队的孩子多数在16岁以下,14-16岁为一队,11-13岁为一队,11岁以下为一队。闻来已满16岁,算是队里年龄最长的“新人”,只是身高绝对是鹤立鸡群。
  “刘敏敏,你领着一队做下热身运动,然后一公里慢跑,再一公里加速超前跑。张嘉颖,你带二队;魏梓涵,你带三队。”安排下任务,朱会逑便悠闲的在主席台附近找了个阴凉的地方休息。
  训练场并不是专业的足球场,场地尺寸倒是符合标准,但是铺的全都是人工草皮,而且四周也是田径跑道。一伙百来号人玩命的在场边疯跑,各个浑身冒着热气,气喘吁吁。闻来一切跟着照做,只是脸不红、气不喘的,汗也没冒几滴。
  一会之后,众人陆续归队。朱会逑又悠闲的从阴凉地慢悠悠的走来。
  “刘敏敏,你领着一队去那边做互传及绕杆训练;张嘉颖,你领着二队去那边;魏梓涵,你领着三队。”朱会逑手指向三个不同地方,将众人分散在球场的各个角落。
  “闻来,你跟我来。”他可是见识过闻来的基本功的,那就跟没有是一个样!
  朱会逑边走边说,把闻来带向场边。
  “足球的技术动作笼统来说分为停、传、带、射四个动作,球场上大体上分为门将、后卫、中场、前锋四个位置,比赛中又会考验个人的意识、对抗、经验、大局观、临场反应等因素。”
  “当然,现代比赛对球队的战术、球员的执行力及心理素质也是越来越重视。”
  朱会逑顿了顿,转头看向闻来。
  “我说的这些,你能不能听明白?”
  方汇昆此时已基本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只是在偶尔有空的时候会来找闻来唠一会。
  闻来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怎么着也是看了小半年现场比赛的人,因此他不仅听的懂朱会逑所说,也明白他的意思。因此,忙在一边点头。
  朱会逑见此,边点头边说:
  “你才16岁吧?按照你这个身材,其实球场上的任何位置你都可以打,你自己有想过想打什么位置没?”
  闻来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毕竟,前几天他才真正第一次“踢”过足球。
  见闻来摇头,朱会逑也不觉得奇怪。
  “不过这个问题也不急于一时,不论打任何位置,基础技术总是第一位的。比赛踢得好的球员,技术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技术不好的人,比赛一定踢不好。这样吧,你先去那边练会颠球,培养下球感,我一会过来教你踢球的动作和用脚的位置。”
  朱会逑指向足有五十米远的主席台另一端的球场边,心里面仍不住嘀咕着:
  “你要是今天还能踢中我脑袋,我立马把这足球烤了吃!”
  听了朱会逑一番“高见”的闻来也很高兴,忙屁颠颠的抱着个球跑过去。
  事实上,朱会逑算得上是一名称职的教练。年轻的时候就是省体工大队的球员,职业生涯末期赶上国内足球职业化改革,也踢了几年的老甲A。退役后便一直在体校当足球教练。这些年也培养了不少踢上职业比赛的弟子,有几个天赋特别好的还进过国家队。虽然在体校任教,难免拿点好处什么的。但是在教课这方面,他着实非常尽责,悉心教导,毫不藏私。
  这些年,足球的技战术变化日新月异,他的一些老观念搁到现在的职业环境里,早已不够看。但是在基本功训练方面,他还是有点水平的。
  孩子总是天性好动的,越小的孩子好奇心越强。于是,总有些三队的孩子趁着捡球的机会跑到闻来身边看两眼。
  朱霄文还不满10岁,本是个胖小伙儿。在体校练了两年足球后,身体素质明显提高不少。原本一身的小肥膘,全都变成了腱子肉。
  他趁捡球的机会,专门跑到闻来身边来,好奇的问道:
  “叔叔,你是队里请来当专职门将的吗?”
  不满10岁的朱霄文虽然一身小肥膘变成腱子肉,但是身高才将将130cm出头。闻来对他而言,无疑如巨人一般。
  闻来勉强能颠上两个球,此时不觉得动作顿了顿,身体有些晃。
  “叔叔?你喊谁叔叔呢?你全家都是叔叔吧!我有那么沧桑么?我何德何能能给你这样的‘人才’当叔叔啊!哎,怎么颠两个球都能这么心累啊……”
  心累的闻来话都懒得说,只是沉默的摇了摇头,脚下的力气也不觉的加重了几分,仿佛要把心中的愤懑发泄到脚上一般。
  朱会逑的心思更多的还是放在闻来这边,一边在各个队指导着,一边不时地望向闻来这里。
  心想着再也不会中环的朱会逑看到三队的一个小队员从闻来身边跑开,他也没当回事。毕竟所有人都是足球队的,慢慢的大家都会熟悉。
  只是没过一会,陡然听到“砰”的一声,他忙循着声音望去。
  这下倒是没谁的脑袋中环,只是场边的路灯开始遭殃了。
  “哎,也不知道场边的这十几个路灯还能保留到几时。”
  朱会逑也有些心累。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