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我这一生都是传奇 / 第三章 游子身上衣,慈母手中线.

第三章 游子身上衣,慈母手中线.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天地之间,最伟大,最无私的爱莫过于父母对子女的爱,父爱深沉稳重如山,母爱广阔包容如海。
  因为儿子要去市里读书。做母亲的自己穿的旧衣服不体面不要紧。可儿子去外面总要让儿子穿的体面一点。所以母亲王兰带着李君墨来到镇上的服装店。要给儿子买两身新衣服。
  每个年代的服装。都有每个年代服装特色。西裤衬衣无意是李君墨喜欢的特色。给儿子挑了一黑一白。一灰一蓝两套衣服。看着儿子试穿着新衣服1米7多身材均寸。老李家独有遗传基因浓眉大眼头发茂盛的碎发型。看着自己的儿子因卖冰棒而晒黑的皮肤。自己大儿子已经长成一个帅小伙了。
  因为手头不宽松,王兰越会精打细算过日子。因为这是整个60年代农村出生人的好品质。因为他们饿过穷过。所有的生活用品王兰都带着李君墨买好。市里东西肯定比农村贵。在王兰心中城里人总比乡下人有钱的。城里的东西肯定贼贵贼贵的。
  在镇上买完东西,李君墨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载着母亲王兰个往家骑。只用了八分钟就骑行到家。离镇上还是较近的一个村庄。
  夏天的夜晚,农村到处都是青蛙的叫声。李君墨家还是一台黑白的电视在放着。一家人正在看着中央一台放的电视剧誓言无声。
  李君墨奶奶问道:“兰兰墨子去读书的衣服和生活用品装好没。”
  王兰回道:“妈都装好在书包里了。明天背着就可以去了。”
  大伯李平从外面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看起来还是很新的二十寸旅行皮箱。放到堂屋里说道“妈这个是宝子不用的皮箱看起还新,就给墨子用吧。现在去外面读书都用皮箱了。”
  同是一家人。很多时候都不会客气的。李君墨奶奶回了声:“嗯。
  吃饭没有。”
  李平道:“吃了。墨子你去那学校读书不用因为不要交学费而有什么想法。”李平知道这个侄子是自尊心强的一个人。当了几年村干部还是有点见识的。
  看着李君墨说道:“招了你过去,那学校肯定有点利用你全市中考状元名声的。你想一下你这个中考状元都去了他们学校。那有些人肯定觉得这学校不错,状元郎都去那读了。他们招生就可以用你的名头了。说到底还是学校挣了。”
  王兰说道:“我说这学校怎么好心了。中考又不比高考。没少人注意这些。哎!要是墨子是高考状元就好了。”
  能继续读书对于李君墨来说心里自然是极其开心的。李君墨成绩好其除了天赋,就是他热爱读书热爱从书本吸取各种各样的知识。
  八月八号这一天李君墨很早就起床洗漱好。穿着新衣服,因为今天他要跟着老师去市里学校报到了。母亲文化低没出过远门不能陪着去。就连母亲去广东打工也要等小姨从广东回来带她去。
  李君墨奶奶把蒸好的一饭碗信丰传统客家水蛋放到李君墨面前。老人的传统,男丁出门蒸一碗两个蛋打开放下去,放点水,放点盐,放点盐蒸熟极可吃了。代表出门平安健康。奶奶手里拿着二十块钱放在李君墨手里。这是奶奶给你读书用的。
  王兰看着了说道:“妈我以经给了他200块钱了。”
  奶奶说道:“你给的是你给的,这是我给孙子的买学习用品的。”
  李君墨心里很不想接这钱。因为他知道奶奶的钱都是逢年过节大伯叔叔姑姑们给的,奶奶自己舍不得花,却给了自己。可是不接奶奶也会硬塞给自己。李君墨终就是接了。只想将来出社会挣钱了一定好好孝敬奶奶。
  李君墨骑着自行车载着母亲。母亲手里拿着一个皮箱。李君墨骑的很稳。他知道母亲后面拿着皮箱在后面坐着,不是很方便。
  母亲王兰道:“墨子骑快点。妈在后面拿的稳。”农村的妇女长年干体力活。力气总是比较大。
  骑了十五分钟左右到了镇里的火车站。这是一列定南至吉安的7216次火车。会在镇上的的火车站停站。
  这是没有售票点的火车站。买票都是车上买。夏日太阳总是炎热的那怕是早上。人们都站在树下。或坐在旁边一层平房的屋檐下。
  在人群中看到招生办主任张兵。李君墨提着箱子和母亲走了过去。
  李君墨打招呼道:“张主任。”
  张兵回道:“来了。”
  王兰道:“张主任。孩子在学校您多照顾一下。”
  张兵道:“放心。都是乡里乡亲的。”
  张兵这次借着中考状元的名声确实招了好几个学生。旁边有好几个学生和学生家长在哪坐着。在一个学校同一个年级读书三年。大家都各自有点影响。各自打了声招呼。
  9点27火车来了。李君墨提着皮箱对母亲道:“妈你回去吧。”
  母亲王兰道:“你上了车我就走。”
  火车停稳后。李君墨跟着张兵的队伍就向火车走了过去。此时火车还是很拥挤的。大家都拼命往火车上挤。
  上了火车李君墨看着窗外母亲一个人孤独站在那。向火车上挥手。此时去读书出远门。李君墨才发现母亲要比同年龄人老了好多。这年代都往外面打工去了。母亲把那些去外面打工的同村组人家人种的地,都要来种上了。风吹雨淋日晒。这才是母亲老的快原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