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征战诸天从当皇帝开始 / 第二十章 为陛下选才

第二十章 为陛下选才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不知这是陈大人的意思,还是陛下的意思?”魏忠贤看着陈宫手中的银色令牌,双眼微微一眯。
  陈宫的来历,魏忠贤心里也非常清楚。
  大家都是被萧晨从时空长河中捞出来的,起死回生,相当不易。
  但如果说,陈宫手持令牌,要求帮忙,是陈宫自己的意思,那魏忠贤还得看是什么样的忙。
  当然,如果是萧晨的意思,就另当别说了,他们身为被萧晨召唤出来的人,对于萧晨的话,必须得无条件服从。
  否则,他们根本没有复活的机会。
  这也是萧晨所召唤出来的人物,军团对萧晨全部都是死忠。
  “这是陛下的意思。”陈宫道。
  “既然是陛下的意思,陈大人但说无妨。”魏忠贤道。
  “我需要魏都督命令东厂厂卫,将开科举的事情传达各城,各县,各镇,所有有志为朝廷效命的学子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然后再命令各地方官员,等待试卷下放,三天之后开考,十天后,所有通过下镇考的学子,可前往县城,进行县考,县考通过后,半个月后,通过县考的学子可前往大城,大城通过,最后由陛下择选贤才。”陈宫说道。
  “这件事情好办,还有其他事情吗?”魏忠贤听言,当即点头应下。
  开科举。
  可兴家强国。
  这是好事。
  “还有,我希望魏都督能安排厂卫到各镇,各县,各城监考,但烦作弊者,重大五十杖,五年不得再考,若有官员敢参与作弊,立刻扣押,等陛下审判。”陈宫继续道。
  “可以。”魏忠贤沉思了一会,还是答应下来。
  “如此就劳烦魏都督了。”陈宫拱手道。
  “陈大人客气,大家同朝微臣,都是为陛下效劳,我们应该互相扶持才是。”魏忠贤微微笑道。
  “哈哈哈,魏都督说的在理。”陈宫哈哈大笑一声。
  陈宫在东厂待了片刻,并没有多停留,便离开了。
  科举的事情,他还需要做更多的准备。
  比如:
  镇考的试卷……
  县考的试卷……
  城考的试卷……
  此次科举,他要挑选出,最有才华的学子。
  不到半天的时间。
  科举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整个萧国。
  以往谁想要入朝为官,只要有人引荐便可以了,这也导致,寒门学子没有出头之日。
  但是这一次,朝廷推行科举,却是让所有寒门学子,所有有才华的学子有了出头之日。
  那些没有才华的人,则彻底被打入深渊,即便自身再有钱,关系再强大,想要入朝为官也不是那么容易。
  镇考……
  县考……
  城考……
  最后则是陛下亲自选择贤臣。
  谁要是没有才华,敢进入朝堂,必死无疑!
  欺君之罪,足以诛杀九族。
  这种情况在萧国以前可是从来没有过的。
  可自从新帝上位后,所显露出来的手段,硬是将快要掉入死亡漩涡中的萧国拉了回来。
  开科举的消息很快便传遍整个萧国各个角落。
  萧国境内,一片欢呼!
  “苍天开眼,苍天开眼啊!”
  “这一次,我必定能入朝为官。”
  无数寒门学子喜极而泣。
  “陛下这是要干什么?”
  各地官员,也接到了东厂的命令。
  所有官员沉默。
  如今,新帝上位,所行之事,全都打破了以往的规例。
  科举制度一出,想要靠关系入朝为官的路基本断绝,想要入朝为官,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依靠自身的才华,一路晋升。
  对于科举制度,无数官员心里反对,但是,他们明表面上,却是什么都不敢做。
  朝廷最近诛了宰相曹县道九族,雷城,南兴城,榕城大量官员被抓,现在还在监狱之中,生死未卜。
  而这一次科举,可以说是轰动整个萧国。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这一次科举,得中的学子,定然会顶替那些在监狱之中的官员。
  这也让无数人看到了希望。
  实在是,这次入狱的官员太多了,只要运气不是太差,不说能立足朝堂之上,做一方镇区的主事应该不是太难。
  企水镇。
  十里乡。
  西排杨宅村。
  这里环境极差,已经是萧国边境所在了,直接面对茫茫大海,是萧国三城之一,南兴城中海县的管辖区域。
  这里的人,大多数靠捕鱼为生。
  “大夫,我娘亲怎么了?”
  此刻,在西排杨宅村中,一间破茅屋之内。
  一个看起来只有十五岁的少年紧张兮兮的看着面前背着郎中箱的大夫问道。
  少年一身干净的淡蓝色文袍,足以看出,这少年是一个读书之人。
  只是,少年这一身文袍早已经被洗得褪色,一处蓝,一处白,仔细一看,还有不少缝补之处。
  大夫看了躺在一旁木床上的一个已经昏睡的老妇人一眼,然后深深叹了口气。
  “老夫无能为力了,如果你有能力,或许可以到镇上一试,那里的郎中比乡下的郎中要厉害很多,或许他们有办法就活你母亲。”大夫无奈的摇头道。
  躺在床上的老妇人已经非常虚弱了,以他的能力,不足以让老妇人继续生存下去。
  “镇上?”少年一听,双眼马上便变得通红了起来,他要是有钱,早就带着母亲前往镇上了,哪里还会让自己的母亲躺在这里受苦。
  “不错,也只有镇上的大夫有这个本事了,镇上的不行,那便上县城,县城的那些郎中本身就是武者,懂得以内力救人,你母亲的病如果得到他们的救助,会好得很快。”大夫肯定的点头道。
  “武者?”少年听到大夫的话,更是苦笑不已。
  整个十里乡,二十村,都没有几个武者,甚至,企水镇上,武者也是稀少,这更不用说,懂得医术的武者郎中了。
  而且,从这里从发,前往县城,也得不少时间,弄不好,还没有到达县城,他母亲就不行了。
  现在最大的生机便是希望镇上有治好他母亲病的郎中,否则……
  一想到此,少年突然感觉到,自己是如此的绝望,他的心好痛,哪怕镇上真有如此厉害的郎中,他也没有钱医治。
  “我这里还有几贴药,拿着给你母亲喝,一天三次,分早,中,晚,可以坚持一个月,一个月内,只要镇上那些郎中出手还是有希望的,如果能碰到县城上的郎中,你母亲就有救了,那里的郎中,基本上个个都是武者。”大夫仿佛看出了少年的困境,不由无奈的叹了口气,将郎中箱里仅剩下来的几贴药放到少年的手上。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