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说真话做蠢事 / 相信文字的力量

相信文字的力量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我一直相信,真正好的文字是有画面感的,是3D立体的。
  音频,视频,图画,目前都无法完全替代文字的作用,用文字表达天生具有高效性,人可以一目十行不能一耳十听。看视频,听声音总体上是一件比较轻松的事情,信息表达的很慢可以慢慢体会;看书尤其是看那种带点思想带点内涵的书可真就是烧脑了,当然获取的信息也多。
  现在有很多传递信息的平台,今日头条、百度贴吧、腾讯新闻等等,偶尔我也会发表下自己的看法,发表看法就是用文字去表达,配图很少大部分还是从别的地方传进来的图片。还有悟空问答,系统是鼓励配图的,我就想单纯的啰嗦两句上哪去给您找图去只好呼呼呼码一大篇文字给可以接受的人。
  无论在哪表达信息表达看法,只要是公开的只要有听众,就一定有反对意见。反对者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群体,有人是因为真正发现了信息表达里面的错误而反对,有人是因为无知理解不了你的观点沉浸在自己的价值观里出不来而反对,有人是纯粹的杠精杠一切。赞美使人愉悦,反对使人进步,反对者的声音反而是需要格外注意的声音。
  如果有人和你交流只会嗯啊哦哟呵呼嘿,然后不断的喝彩叫好,那这是个捧哏的,专心给您捧场呢。这种人是情商很高的人,不是能敦促你进步的人。
  为什么有的文字能深刻引起人们的共鸣?
  为什么有的文字能让人感觉在发语音?
  为什么有的文字会有强烈的画面感?
  为什么有的文字可以强烈的刺激人们的神经?
  这就是每个人在运用文字组合时功力的差距,汉字一个个的就摆在那里,有人可以把它们组合成最优美的诗句: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有人可以把它们组合成最恢宏的巨制: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曲红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身。
  上学的时候学古诗学文言文,是无法真正体会到那些句子里蕴含的哲学道理的。也不明白为什么古人放着大白话不用非要写晦涩难懂的文言文,现在懂了,没人去背大白话,而文言文是浓缩下来的精华,可以背诵可以反复思考。用最少的文字数量,展现最多的信息量,这就是效率。负面作用是门槛很高。普通人尤其是古代不识字的人完全消化不了这些信息,这是为精英服务的文字形式。
  有很多时候,给精英的信息完全不需要考虑大众的感受,研究核武器的那些资料核武器专家看得懂就可以了,不能为了普及知识照顾大众而刻意混进一些很基础的信息进去,浪费时间。
  普通人很难能使文字有力量,刻意练习也许会有一定的效果,真正能做到让文字有力量的人一是有驾驭文字的天赋二是有苦难的精力,骄奢淫逸日日笙歌者搞出来的都是享乐的靡靡之音,只有经历过大苦受过大累的人才会让文字的力量更强大,比如司马迁,曹雪芹。。
  没有天赋,没有经历,只能刻意练习了,再加上相信。
  用信仰的力量去探寻文字的力量。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