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幸福的小火轮 / 读画

读画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在S市文艺界,奚苦雨绝对是个另类,也是圈内好友们公认的怪人。在朋友圈中落此头衔可谓不佳之极矣。可奚苦雨却不但不以为耻,反而却以为荣,竟大言不惭地自谓起鬼才来。据圈内好友们私下议论,之所以会如此,主要是因为当代中国文豪贾平凹先生就有鬼才之誉。奚苦雨最钦佩的当代中国作家就是贾平凹先生,爱屋及乌,由此居然把朋友们对他的戏虐之词当作是誉美之言了。
  奚苦雨不但脾气行为古怪,兴趣喜好也极为古怪。什么绘画、音乐、诗文、评论,无一不涉。兴趣广泛,亦无可厚非,问题是他太过于自负,常常发表一些似是而非的不着边际之语,就难免让人贻笑大方了。其中最为经典的那句话就是,我的画不仅用眼睛看的,也是用来读的;不读三遍,你就永远没权力品评;我的小说不仅是用来读的,也是用来看的,不看三遍,你就永远没有发言权。
  听到了吧,多自信的豪言。不需置疑,奚苦雨又把自己当成王维了。苏东坡曾评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摩诘,王维之字。奚苦雨则更精进了一步,言其小说中亦有画痕。而但凡艺术,都有相通之处,声、色、味、形亦都不可或缺,艺术作品能达此境,可谓是登峰造极矣。可奚苦雨的文章、画作是否真达此境呢?您先甭急,且容我慢慢道来。
  据奚苦雨说,他是在农场下乡时候,受一位老右派的影响才开始学习绘画的。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养成了几乎对所有艺术门类都感兴趣的良好习惯。可惜的是,文革结束后,两人便各奔东西,再无联系。也正是因为自己几乎对所有艺术门类都感兴趣,他文章、画作才别具特色,和所有人都不一样。因为他的小说你不能只当小说来读,还要当成音乐来听,当成画作来看;他的画作你也不能只当画作来看,也要当成音乐来听,当成小说来读。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走进入他的内心,读懂看懂他的作品。
  从农场返乡,奚苦雨被分到了市商业局,可是由于他脾气行为古怪,又高傲自负,无法适机关工作,不到一年,便被排挤到了第一百货商场。到商场不久,奚苦雨收获了爱情,和一位小他三岁的营业员结成夫妻。这也是他到商场工作的唯一收获。此后不久,还是由于上述原因,奚苦雨被赶出了办公室。不过还好,经理考虑到艺术家都有个性,没有赶尽杀绝,而把他放逐到仓库去搞企业宣传。奚苦雨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一气之下决定停薪留职。可停薪留职后又挣不来钱养家糊口,以致家庭矛盾迅速升级,夫妻关系至此破裂。奚苦雨索性便在家当起了专业画家。只是S市城小人稀,对画作的需求毕竟有限,奚苦雨为人又有古代文人骚客之风,性喜交结豪饮,靠卖画挣那俩钱哪里能够?不过还好,奚苦雨为人还算豁达,时常以苦为乐,居然一过就是二十几年。
  别看奚苦雨对物质生活马虎虎,对精神生活却一点儿不含糊。这不,最近市里兴起一股出书热,半年内,奚苦雨接连收到了几本画册和诗集,立时也有些心痒,就想把自己近些年创作的一些画作及文章整理成书,也算是对自己一个阶段性地总结。就有好友劝他说,你主攻绘图,出本画册就行了呗,还出啥文集呀?朋友本是好话,却引来奚苦雨的不悦,认为朋友是在嫉妒他,反而更加刺激起他成书的欲望。甚至在私下放言,他的书不出则已,要出就一定出成精品。也让S市文艺界的人看一看,他奚苦雨到底是啥实力,至少也要让S市文艺界承认他的文章、绘画在都S市数第一。
  放出豪言,奚苦雨很快便意识到困难了。首先是他的画作虽然说不少,但大多画作都是商品画,几乎拿不出几幅像样的艺术画,即便是如此,画作也多卖给了个人,而自己手中却并没有几幅;其次是他的文章虽说也不少,但却大都是一些发在当地日报上的杂乱小品文,根本登不上台面。尽管也有十几篇小说,却都一些篇幅短小的小小说。如此成书,不贻笑大方才怪?但奚苦雨就有那股劲儿,不做事就罢了,要做就一定做好。于是便开始潜心创作,用不到半年时间,创作画作十几幅,中短篇小说计四部。整理成集后,取名为《看文》。有了作品,还不等发表。奚苦雨和出版公司一联系,不由立时心凉了半截。现在出书,几乎都自费。尤其他这种书,只能自费,可一个书号就要一万几千块,他哪儿出的起?不出,心血岂不白费,再说也不甘心呀。于是便只能退而求其次,想着效仿某些人,买个香港假书号印刷出来了事。可香港假书号也要一千多块,再加上一千册的印刷费,没个七、八千也下不来。逼得奚苦雨只好拉下脸来到处拉赞助,跑了两个多月,总算凑足八千块。又经过三个月的反复效对及印刷,他的大作终于印刷出来了。捧着散发油墨香气作品集,奚苦雨别提有多激动了,又厚着脸皮去商场找领导求借一楼场地办图书首发式。首发式轰轰烈烈地办了,签名售书也轰轰烈烈地搞了,只可惜销路有些差强人意。即便这样,奚苦雨还不忘事后对圈内好友放豪言说,别看我的书是假书号,但要论水平,论质量,我的书要比那些有真书号狗屁书要不知好多少倍。我出这本书,就是让S市文艺界知道我奚苦雨到底是啥水平就完了。
  从那以后,每逢出门,奚苦雨必定随身携带几本书,但凡遇见熟人,便立刻签名赠送一本。甚至后来,连听说好友亲朋有喜欢读书的,也要签名委托转赠送一本。即便如此,奚苦雨的画室至今还摆放着几大包书。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