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关东军的噩梦 / 第一章 不可遗忘的历史

第一章 不可遗忘的历史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在奉天城外的一个小村庄周家庄,在今天早上收到了日本关东军的通知,他们的铁路要从这片村庄通过,周围的土地包括这个村庄,都被征收了,所有人在两天之内要搬离这里,否则他们将采取武力驱离。
  一时之间,村里立马就炸了锅,这是要把人往死路上逼啊,大家打小就在村子里生活着,冷不丁的就让他们搬走,这谁受得了。
  所有人抱着一丝希望,都涌到了村长家里,请村长给大家出个主意。
  周家庄的村长叫周维清,今年已经八十三了,周维清家里祖辈几代都是周家村的地主,因为周家从来不仗势欺人,村子里谁家有个困难,也都仗义出手,所以周家几乎一直都是周家村的当家人,在周家村周维清可谓是德高望重。
  不过令人惋惜的是在传到周维清的时候,周家竟然人丁凋零,只有周维清这一个独子,周维清也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一直不娶,导致现在整个周家除了几个外家亲戚,就只有周维清一个人了。
  周维清拄着拐杖在保安队长周三元的搀扶下,从屋里走了出来,他示意大家都不要慌,他让周三元招呼大家都到村口去,他一会过去给大家开个会,大家商量之后在做决定,村民们这才散了,相互通知大家到村口去。
  很快村口处全村老少差不多都来了,有坐着的,有站着的,叽叽喳喳的讨论着今天收到的这个消息,同时也都在眺望着村口的那一条路,不少人心里都暗暗说道:老村长招呼大家来村口,大家都来齐了,他怎么还没来呢。
  在大家望眼欲穿的眼神中,周三元搀扶着周维清终于来了,在周维清他们后面还跟着八个保安队的队员,他们每两个人抬着一口大箱子,总共四口大箱子,箱子里装的东西似乎很重,这几位保安队员抬的是满头大汗,步履蹒跚的,终于到了村口处,保安队员们将箱子放了下来,站在一旁不住的喘气。
  一旁的村民搬来一张椅子请周维清坐了下来,周三元站在周维清的后面。
  周维清来了以后,大家都静了下来,听周维清发言,周维清坐了椅子上,拐杖在地上用力的杵了一下,说道:“乡亲们,今天将大家召集到这里,为了什么事,大家应该是都清楚了吧。”别看周维清年龄大了,但他的身子骨还是很硬朗的,说话也声如洪钟,铿锵有力。
  所有人都不出声,等待周维清接着说话,周维清顿了顿,十分激动的接着说道:“当年这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我们北边的这长毛鬼子就趁着我们中原大地纷乱的时候,趁机出动了十七万大军,打走了当时驻守东北的盛京将军,接着就占据了我们整个东北地区,从此以后啊我们东北就再也没安生过。
  过了几年,也就是在一九零四年的时候啊,这矮鬼子在英国鬼子的支持下,说是为了帮助我们打跑长毛鬼子,于是和长毛鬼子之间在我们东北又爆发了战争,最后以矮鬼子的胜利告终,朝廷为了感谢矮鬼子,就给了矮鬼子一些好处,矮鬼子也因此取得了我们东北南满地区的种种特殊权益,照我说啊,朝廷这是赶走了老虎又召来了一匹狼啊。
  果不其然,后来这该死的矮鬼子就以维护什么满洲利益为口号,开始对我们东北三省进行肆无忌惮的侵略,而很显然,军队是他们侵略的最好利器,根据朝廷和他们签署的条约,矮鬼子可以在他们建造的铁路沿线拥有驻军的权利。
  这种条约下,简直就是让矮鬼子变相的用铁路线在我们东北圈地,矮鬼子还理直气壮的称其合法,简直就是强盗逻辑。”周维清一边说,一边用力的用拐杖杵着地,发泄自己的不满,周三元在一旁用手轻轻的捶这周维清的后背,让周维清别太生气了。
  周维清咳嗽了两声,示意周三元停了下来,又说道:“如今啊,朝廷被推翻了,这新上台的国民政府,也是狗屁,面对矮鬼子也是屁都不敢放,要不是我老头子年龄大了,不然咱非得闹他个天翻地覆不可。”周维清越说越激动,咳嗽声也不间断的响了起来。
  咳嗽了一会,周维清缓过气来,叹了口气,摆摆手,接着又说道:“唉,政府不出头,我们普通老百姓又能怎么样呢,如今咱们也就没办法了,多的也不说了,大家在别的地方有亲戚的话就投亲戚,没亲戚的就出关去,自己寻活路。”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他们根本不可能和关东军去抗衡,只能认命。
  众人还想着由老村长出面,看看能不能找关东军商量商量,容情一下,让铁路从村子旁边绕过去,大家也就不用搬家逃命了,但现在听老村长讲了这么多,也是不得要领,所有人都低下了头,默默不语。
  周维清因为太激动了,讲话声音太大,说的也很多,气愤难平之下,身体有些不适,不停地咳嗽,便示意接下来让周三元代替他讲话。
  周三元差不多一米八的大个,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粗粗的眉毛,厚厚的嘴唇,眼睛不大不小,但他的眼睛里却透露出桀骜不驯的眼神,在整个周家村耍起狠来,谁都不是周三元的对手。
  周三元虽然凶狠,但他也是因人而异,从来都不欺负老实人,相反他还很孝顺,正因为如此,他被老村长定为周家村的保安队队长,同时被老村长收为了义子。
  周三元走到了前面大声说道:“乡亲们,老爷子今天给大家讲了长毛鬼子和矮鬼子入侵我们东北的历史,就是希望大家能记住这段不可遗忘的历史,周家村今天也许就没有了,但我们周家村的人还在,不管我们身在何处,心里都时时念着,时时想着,有朝一日,我们要将这些入侵我们东北的鬼子们赶出去。”
  周维清老爷子,在一旁赞赏的看着周三元,小声的说道:“三元啊,你说的对,说出了我的心里话,真是我的好儿。”
  周三元嘿嘿一笑,说道:“干爹,我还能不了解你的心思吗,要不是你身体有些不适,这话还能轮到我说吗。”
  村民们现在更多的是失去家园的悲痛心情,那还能理解老村长和周三元他们的这些豪情壮志,搁了平时,大家还会大声喝彩,给老村长捧捧场,但现在大家都不愿意说话,只有少数几个人鼓掌叫好,说他们会牢记老村长的教导,其他人要不是给老村长面子,早都回家收拾东西,准备离开了。
  见大家各个愁容满面,周维清老爷子叹了口气,对周三元说道:“三元啊,把银元都给大家散了吧。”
  “是,干爹。”周三元应了一声后。然后对着村民大声说道:“以后大家就要各奔东西了,能不能在遇到就不知道了,虽然今天老爷子也帮不了大家了,不过老爷子让我将家里值钱的东西都换成了现钱,总共四箱银元,这些银元老爷子说散给大家,用作大家路上的盘缠,每家每户人口有多有少,为了公平起见,我们就按人头分配,一人两个大洋,老人和伤病者每人四个大洋,现在大家排好队,依次来领钱。”
  听到领钱,村民们这才兴奋了起来,纷纷跪了下来向周维清叩头,感谢他如此慷慨。
  周维清让村民们都起来,赶紧领钱,拿好钱后,回家就赶紧去收拾东西走人。
  慢慢的村口处的人领到钱都散了,人越来越少,最后一个人走了以后,周三元过去清点了一下,还剩半箱银元。
  周三元来到周维清的面前问道:“干爹,还剩半箱银元,怎么处置?”
  周维清说道:“你们保安队的几个人按三倍的数,拿回家给家人,剩下的钱,你去给我买些炸药和枪支弹药回来。”
  周三元心里闪现出一个不祥的预感,他看着周维清说道:“干爹,你想干什么?你不会是想留下来吧?”
  周维清拍了拍周三元的肩膀说道:“知父莫如儿啊,是啊,为父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了,也活够了,也不想在这么苟活下去了,今天我就以身作则,让我们周家村的儿郎们都记住,时刻要想着将鬼子驱出我们东北,特别是你,我一直都很看重你,你不会让干爹失望吧。”
  周三元砰的一下跪在了地上,眼泪止不住的流了下来,周三元扶着周维清的腿说道:“干爹,你的脾气我最清楚了,我知道我现在劝说不了你,但你放心,只要我周三元活着一天,一天我们没有把鬼子从东北赶出去,我就让他们不得安生,我发誓,我会永无止境的追杀关东军,让我成为他们的噩梦。”
  周维清心里也十分激动,他将周三元扶了起来,说道:“说的好,不愧是我周维清的儿,去吧,抓紧去准备去,我老头子,临死也得拉上几个鬼子陪我上路,哈哈哈。。。想想都感觉痛快!”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