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英明神武白小仙 / 第二十七章 盛世大唐

第二十七章 盛世大唐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入夜,林中,篝火旁。
  白小仙等人围火而坐,气氛很是低沉。
  白小仙沉默主要是觉得自己传送过来太失败了,所以他一直在想年少时哮天讲的大造化是什么,还有就是自己能在这里待多久?
  白天看到身受重伤的上官朗时,曾试着再画出时空隧道来,或许在地球医疗条件下,上官朗还有得救。
  可时空隧道哪有白小仙想的那么简单,召之即来挥之即去?那是神仙才能做得到的。
  到现在都没领悟大造化是啥的白小仙,很苦恼。
  舞阳失落是因为,活了百年的她第一次亲身经历凡人的生离死别,这种堵在心口的不适感,一时半会儿过不去劲。
  舞阳心中还有一个疑惑是上官婉儿为何可以打散自己的火龙,按常理讲这不应该的,但是碍于眼下的情况,舞阳乖乖的收起心中疑惑。
  反正比起这个,白小仙到底是不是我族始祖才是更大的谜。
  之前在地球可以不做太多打算,如今回到了承天大陆,却是可以带着白小仙回到奇迹森林,与大长老问个明白,
  可惜的是自己没有带着无事牌,因为怕丢了,无事牌一直收在公寓公主房的首饰盒里。
  舞阳很是发愁,带着白小仙回去怎么跟大长老交代弄丢灵族圣物。
  上官明月安葬好父亲后,就一直郁郁寡欢,眼睛就没怎么干过,此刻身心疲累的靠着树干睡了过去。
  天问就坐在上官明月身旁,发觉上官明月睡着了,脱下西装外套,体贴的披在了上官明月的身上。
  其余护卫以天问他们的篝火为中心向外散落,点着篝火警戒四周。
  很多人都在窃窃私语,如今主公陨落,以后的路何去何从?
  汤坚不仅只是第九团的上将,更是上官家族的家臣。
  汤家从祖辈开始就追随上官家,到汤坚这辈已经是第三代了。
  他年长上官明月几岁,打小就伴在她身边,说是青梅竹马也不为过。
  可彼此身份悬殊,汤坚纵然是喜欢上官明月,也得把这份心思压死在心底,不能有半点显露。
  上官朗被天问抽调到边疆一同组建御魔军团时,天生好武的上官明月非要跟着过来,上官朗拗不过宝贝女儿,遂让汤坚护其周全,一同来了第九团。
  汤坚喜出望外,大丈夫建功立业志在四方,如今有战场可上,可是大好的机会,只要自己够努力,将来功名加身未必不能向上官朗表明自己心意,或许家主会同意呢?
  可现在突生巨变,家主陨落怕是京都中的上官府已然不复。
  汤坚作为家将又能做些什么呢?
  深深的挫败感,让他不敢前去安慰上官明月,他没有勇气去面对那双明眸中的失望和绝望。
  汤坚握紧手中寒刃,向左右说:“告诉弟兄们噤声,不得多嘴。”
  眼下汤坚想到的,就是稳定军心,这也是他唯一能做到的了。
  汤坚抬头看着满天星辰,久久不能平复心中复杂的情绪。
  长夜将明,前路漫漫,何处是归途?
  在场的所有人,应该都没有天问更心痛和难受了。
  天问心里其实清楚,很久以前就清楚弟弟的心思。
  只是他实在没想到同胞的弟弟真的可以对他举起屠刀,不念一点血缘之情。
  他让位给天临,是因为宠爱弟弟,也因为他不想在一座方城内,为了权力勾心斗角度过一辈子。
  他退了,为了表明自己的心意,还特意选择了镇守边疆,守家卫国组建御魔军,被有心之人曲解成拥兵自重。
  好,为了自清,他又退了。
  放手三军大权,在奇迹森林边境过着不问世事的日子。
  可这般都不能打消弟弟的猜忌么?
  我视为重中之重的亲情,在你眼里究竟算什么?
  天问心很是绞痛,若只是背叛他不会如此难受。
  而是天临的无情,冰透了天问的心。
  天问望着跳动的火苗,眼光出神。
  白小仙就坐在天问斜对面,看到了出神的天问,轻声问道:“大哥,想好怎么办了吗?要我说咱们就杀进京都,找你那不懂事的弟弟聊聊吧。”
  天问微微抬头,看着白小仙说:“我给你们讲段往事,听完再决定怎么做吧。”
  天问从裤兜里神奇的拿出一包小苏烟,抽出一支借着篝火点燃吐出一口烟雾,将一段尘封的往事娓娓道来。
  天问和天临皆是皇后所生,天问是大哥比天临年长三岁。
  可他们的父皇对待他和天临却判若两人。
  或许因为天问是皇太子的缘故,父皇将所有的爱都给了他。
  天问打小就锦衣玉食,而天临一出生就遭到父皇的冷眼相待,除了出生之日与母后待过一晚,之后就交给宫里奶妈抚养,母后见上一面都要贿赂宫人才得以相见。
  而且每次父皇得知母后私下见过天临,都会大发雷霆,甚至掌掴母后。
  年幼时的天问不知为何,只是害怕。
  再年长一些才懂得那些年月父皇每次与母后动怒时的话语。
  母后本是燕国公主,待嫁年华便被燕国以联姻之名下嫁给父王。
  父王在没有天临之前,与母后甚是相爱。
  可一场国宴,改变了所有事情。
  那年天问三岁,随母后一同出席国宴。
  国宴无聊,天问又爱吵动,母后怕有失国威,便带着天问提早退场。
  回后宫路上,天问记得偶遇一男子与母后寒暄几句便也离去了,只是深有印象当时母后似乎落泪。
  不久后,母后便有了身孕。
  临盆前几日,父皇不知从何得知那夜母后与一男子偶遇的事情。
  龙颜大怒,甚至对着母后拔出了天子剑。
  天问记得清楚,母后生下天临后,
  除了得知母后偷着看望天临,父王才会盛怒而至,除此之外便不再踏入母后的宫殿。
  直到天问八岁那年,母后寿辰父王派人送来一只木盒,母后打开后看到的是一颗血淋淋的人头。
  那便是那场国宴偶遇的男子的颈上之物。
  哀,莫大于心死。
  当夜,天问被母后召至寝殿,天问记得母亲穿的很美,一身洁白雍雅的长裙,配着发髻精美的玉簪,嘴唇涂着鲜红的胭脂。
  天问被母后揽入怀中,母后捧着他的脸,笑的很开心。
  母后告诉天问,父王如此对她,皆因怀疑她与人通奸。
  国宴所遇那人是当今燕国文坛大家,而这人又曾与未入宫的母后有过一段情缘,皆因两人身份悬殊,终未修得正果。
  那次国宴相遇,也是那书生有意为之,想探望下母后过得是否安好。
  两人并未发生什么,可哪一位帝王不是一生多疑呢?
  故有心之人将此事添油加醋禀报给父王,加之母后怀孕的时间很是微妙,让父王心生怨恨。
  故而才有后来的所为,若不是为了夏国颜面,母后不是当朝国母,怕是早被父皇赐死了。
  母后最后嘱咐天问,日后你成帝王一定要对天临好一些,那真真切切的是你的亲弟弟。
  天问懵懂的答应母亲,一生一世好生对待弟弟,便被母亲差人送回了太子宫。
  不消几日,天问却得知母后重病身故的消息。
  年幼的天问不曾细想母亲的话,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才越发的明白帝王家的爱恨情仇。
  天问谨记母亲所托,常常探望如同住在冷宫的天临。
  成年后,天问因为母亲所遭遇,愈发的讨厌帝王相术。
  他不想成为如父亲一般的人,孤独猜忌冷血无情的度过一生。
  因为与天临相交甚好,知道弟弟以为从小就缺失安全感,对权力尤为热衷。
  所以父王崩殂后,厌倦权力游戏的天问将王位毫不犹豫地禅位给天临。
  天问自知,初等大位的天临,难免受有心之人挑唆。
  故而自己远走边疆,以证自身。
  可,结果却终究逃不过帝王家无端的猜忌,狭隘的心胸。
  白小仙和舞阳听完天问的讲述,纷纷给可怜的天问送上了关怀的目光。
  舞阳品着故事,说:“唉~可怜的娃,怪就怪你身在帝王家吧。”
  白小仙听罢天问的讲述,的确感觉事情有些棘手。
  于情天问如此宠溺天临,也无二话,让天问揭竿起义也违背了他禅位给弟弟的初心。
  于理也不能就这样放过肆意妄为的天临,总得给上官朗和第九团一个交代。
  白小仙一时想不出合适的法子,望着天问,想看看他有什么主意。
  良久,天问也沉默无声。
  白小仙悠悠叹气:“这万恶的封建社会。”
  随便的一句感慨,却给到了白小仙无尽的灵感。
  对呀!
  既然天问不忍向愚蠢的弟弟举起大刀,加之天问也不留恋夏国王位。
  那么,不如就在战火纷飞的澜川州,重置秩序建立一个理想的国度。
  建立一个法治文明自由的国度,开辟一个新的纪元。
  也不枉白小仙这趟穿越之旅了。
  白小仙越想越兴奋,甚至国家的名字都想好了-大唐!
  开创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唐盛世,不是封建社会中的家天下,而是建立在开放自主基础理念中人民的天下!
  白小仙想:如果把自己的提议说给天问听,有着征战天下,策马奔腾理想的他多半会同意。
  愁的是,身负杀父之仇灭门之恨的上官明月该作何感想?
  唉~冤冤相报何时了?
  除了上官明月,舞阳这边白小仙觉得蛮好处理的,迷途的小羔羊终于回到了家,是留是走由舞阳自己决定就好了。
  虽然很舍不得舞阳这个大杀器,开疆拓土这丫头的能力是极好的战争武器。
  想的有着头昏的白小仙,对天问说:“我有个想法,说给你听你来做决定吧。”
  舞阳听完,第一个举双手赞同,有架打太好了!
  奇迹森林里太无聊了,能晚点回就晚点回,舞阳心里祈祷最好打上十年几十年的,刚好她也没想好怎么向大长老交代弄丢了圣物。
  天问对白小仙描述的地球现代国家制度蛮有兴趣,正要能成就这番大业,也彻底终结了自己内心讨厌的帝王生活。
  最重要的是能造福百姓,与民同乐,这不正是澜川州当下的人心所望吗?
  可有一点白小仙说的也对,上官明月该怎么办?
  众人皆带着心疼的目光,望向熟睡中的上官明月。。
  怎知,闭目中的上官明月突然开口说:“我愿放下仇恨,同大家成就霸业,但是事成之后,天临必须给我上官家第九团的将士们一个道歉。”
  最后,上官明月轻轻叹息:“我受够了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国度,我很向往小仙口中人生而平等,自由自在的大唐盛世。”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