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颤栗洞穴之问道青城山 / 第十二章:乌木泉传说

第十二章:乌木泉传说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大胖讲的故事,其实有迹可循。
  在成都西北方向,有一个小镇,名叫清泉镇,镇上有一口神奇的水井,名曰乌木泉。这乌木泉可不简单,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之所以远近闻名,乃是因为井中的水从不枯竭,下雨也不浑浊,直接饮用也从不会让人拉肚子。井水清澈,可见水中巨大的乌木,乌黑发亮。井边放着一个水瓢,慕名而来的游客都要品尝一下,或者装瓶带走。
  只可惜,因为年代遥远,知道乌木泉来历的人已经寥寥无几,当然,也因为时间久了,各种传说都无从考证。但无论哪种传说,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传在明朝洪武年间,天下大旱,土地龟裂,草木枯黄。就连金堂县沱江的水也干得露了底。虽然成都平原发生旱灾,但是清泉镇的人却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原来镇上有一泉眼,四季涌水止,已不知在哪朝哪代已经变成了一口水井。本来是一口普通的水井,不了一日,井水忽然变昏黄,村民取水,发现里面尽是泥沙,且还散发着腥臭的气味。这下可不得了啦,全村人赖以活命的水井,被污染了。这可如何是好?村民们纷纷围着古井议论纷纷,商讨对策。有人说是不是哪个缺德的家伙往井里投毒了?或是死狗死猫。也有人猜测会不会是哪个女子受辱投井自尽了?村民经过一番打捞,并未发现异常。只是井底泥沙较多,泥沙静置后可以祛除,但是腥臭之味让人难以下咽。因此,属于有井水,但全村人也陷入了旱灾之苦。
  一日,一名道士路过,口渴难忍,问了路人哪里有井,便来到这口古井打水。准备饮用之际,旁边一老者就劝阻道:道长,水不已被污染,不能喝。我们都为此苦恼呢。
  道士笑笑:寻常人不能喝,贫道我倒无妨。
  说罢,道士念了几声咒,做了法,舀起的水竟然变得非常精测,道士一饮而尽。
  老人知道这个道士不简单,也许可以把井水全部都变好。便恳求道士发发慈悲,伸出援手。
  道士点头答应,只是提了一个要求。说自己从青城山下山,走到此地已经非常劳累,希望老头帮他找个地方暂住一宿,明日就走。
  老头说找个好办,他在本村颇有威望,大家都愿意听他的话。
  道士于是做法,很快将井水恢复成以前的样子。老头赶紧告诉村里的人,大家都高兴的打水,解了燃眉之急。村里人感谢道士,纷纷拿出鸡鸭款待他。
  第二天,有人惊慌的来找道士,说井水又变污浊了,不能喝。
  众人随道士来到井边,果然水井又变得浑浊腥臭。道士也感觉事有蹊跷,他告诉村民,水井是晚上被污染的,他自由办法缉拿元凶。
  道士便叫村民准备糯米、雄黄、草纸、香炉等物,约定当晚子时在井边汇合,捉拿元凶。
  子时,道士与数十村民聚集井边。道士摆坛做法,只见他挥舞桃木剑,焚香烧纸,遍洒糯米雄黄于井边,口中念念有词。不久,便听得井中水响,像是大鱼翻腾,继而井中轰隆一巨响,一道金光于井中冲天而起,照亮夜空,久久不息。
  村民再看道士,已经被井中的光芒所伤,口吐鲜血倒在地上。
  众人扶起道士回去养伤。道士说:此物乃是一条小龙也,大家不必惊慌。想必是天下大旱,沱江水枯,那沱江里原本有一条小龙,正是那条小龙到此井避难来了。但龙虽小,却是神物,贫道斗它不过,伤了一点元气。
  小龙还是霸占水井不肯离开,井水依旧浑浊腥臭。村民和道士也无可奈何。
  道士内伤稍好,起来活动,见庭院里有数根黑木,便问是什么木柴。村民说是田里挖出来的乌木。道士便心生一计,有了驱龙之术。于是便通知村民如此这般的准备去。
  夜里,村民按照道士所言,准备了数盆脏水,以及一些能发出类似雷声的乐器。驱龙开始,有人负责制造雷声,有人负责将水从高空洒下模拟雨声,又有男女老幼在井边大声高喊:下雨啰,河里发洪水啰。
  井中的小龙听了,信以为真,飞身出井,朝着沱江方向去了。众人这时赶紧把一段乌木投入井中。小龙知道自己受骗后返回古井,却见井中有了镇邪的乌木,自己已无容身之处,只好远走他乡。从此折扣井恢复了往日的清澈与甘甜。更神奇的是,以后无论是遇到暴雨,风沙,井中的水也不会因天气的变化而出现异样。村民因常饮乌木泉而体健少病,延年益寿,曾被誉为“长寿村”。
  这乌木乃是深埋地下经过数千年高温高压炼化而成的神木,万年不朽,且还具有杀菌沉降的净水效果。
  道士办完事,已经不知去向。村民为了感谢他,还特地去青城山拜访,又集资重修了破旧的道观。
  胖子讲完,众人对乌木有了新的认识,都认为乌木价值更高了,是发家致富的好帮手。
  功夫不负苦心人,好歹也算把乌木敲下来一些,每人也分了一点样本揣进腰包,也算不虚此行了。。
  又有老搞为首的几人,做着发财的春秋大梦,兴致勃勃的讨论着,乌木能买多少亿,有了这么多钱准备买个什么别墅,什么豪车,什么直升机……。言语之间,满是希望与失望,愉悦与悲伤只在转念之间。
  胖子用枯草重新把神木藏了起来,这才三步一回头五步一招手,依依不舍的离开了不知可卖多少个亿的宝物。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