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人在商场 / 夜探工厂

夜探工厂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坐在回家的公交车上,张龙海一直思虑着张桂龙工厂的事,没想到公交居然坐过头了。一直坐到了终点站才清新过来。下车看了一下站牌,离宫志鹏住所不远。连忙给宫志鹏打了个电话。
  宫志鹏正在球场打篮球,接到张龙海的电话,立刻跑了过来。两个人沿着清风桥慢慢走着。宫志鹏似乎还没有从篮球场上把魂收回来,走着路时不时地来几个跳跃投篮的动作。良久后才发现张龙海一直沉默着,好似心事重重的样子。
  “什么情况?和莲姐吵架了?”宫志鹏凑过脑袋仔细打量张龙海的眼睛。
  “没有!”张龙海揽住他的后脑勺,顺势一个回旋,把宫志鹏的脑袋从面前拨开了。
  “那怎么心思重重的样子,找工作不顺利?”
  “不是。晚上去老胡家吃饭了,老胡跟我说了件事。”张龙海趴在栏杆上,眺望着江面说道。江风习习,吹得人身心舒畅。
  “什么事?”宫志鹏焦急地问。
  张龙海把老胡今天说的话都说了一遍。
  宫志鹏听后高兴地蹦了起来,他兴奋地说道:“有这么好的事?现成便宜不捡那可是王八蛋!”
  “你怎么知道是便宜?说不定是个陷阱呢?”
  一说是陷阱,宫志鹏立刻平静了下来。“说的也是,万一是陷阱呢。”两人都趴在栏杆上沉默不言。良久之后还是宫志鹏率先开口。“如果没有陷阱,你感不感兴趣?”
  张龙海看了看宫志鹏,思虑再三说道:“如果没有陷阱,还是值得考虑的。”
  “那就是说,你同意自己开厂了?”宫志鹏兴奋道。
  “我是说没有陷阱的话。”张龙海纠正。
  “这个简单,有没有陷阱光靠我们分析,肯定是没用了。我们上门去看一下不就清楚了。”宫志鹏得意地说道。
  张龙海听着也觉得有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如此想着,张龙海便拨通了老胡的电话,向老胡要了张桂龙工厂的地址,准备明天过去看看。
  宫志鹏说何必等到明天,现在过去不就行了。
  张龙海看了看手机上的时间,已经快九点了。“现在过去?”
  “有什么关系?”宫志鹏说着便站在桥上拦了一辆出租车。没等张龙海反应过来,宫志鹏已经坐进了副驾驶座。“你还愣着干嘛?上来啊。”宫志鹏摇下窗户招手说道。
  张龙海只好拉开车门坐了上去。
  导航还有三四百米,出租车司机却说什么也不肯再往前开了。
  宫志鹏生气地说道:“怕我们不给你钱,还是怕我打劫啊?”
  司机长得瘦弱,开车到这黑灯瞎火的地方本就有些心虚,被宫志鹏凶神恶煞似的这么一哄,说话的声音都颤抖了。“你们——你们到这荒郊野外干嘛?你看,连个路灯都没有。”
  宫志鹏想再说什么,张龙海拍了拍他的肩膀,径直下车了。宫志鹏心不甘情不愿地掏出一张五十元的纸币扔给司机,司机接过钱没啃一声就掉转车头,扬尘而去了。
  张龙海说:“表上显示七十多元,你不给燃料附加费也就算了,怎么还倒扣了二十几元?”
  宫志鹏诡笑道:“他自己不要的,我另一个口袋里的钱还没掏出来呢,他就把车开走了,这可不怪我。”宫志鹏说着看了看四周,还真是漆黑一片。不由得又嘀咕道,“这什么鬼地方,老胡没说错地方吧。”
  张龙海说道:“不可能,我确认了好几遍。那边好像有点亮光,我们过去看看。”
  顺着张龙海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有一点亮光,只是光线好像被什么挡住了,若隐若现。
  两个人打开手机上的手电筒,往前走去,路的左边是稻田,右边是桔子园,满耳都是蛙叫虫鸣。
  宫志鹏环顾四周,又抬头看了看天,说道:“现在的污染问题真是越来越严重了,一颗星星都看不到。”
  张龙海提醒道:“今天是阴天。”
  “哦,难怪没有星星。”宫志鹏无奈地闭嘴,走了没几步,又开口说道,“还记不记得我们小时候一起去照黄鳝。”
  “还好意思说,黄鳝一根没抓到,倒是把别人半株葡萄给消灭了。”张龙海说着,两人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这里没葡萄,不过有桔子,要不摘几个桔子吃吃吧,突然有点饿了。”宫志鹏馋着脸说道。
  “不想被人绑你起揍,你尽管去摘。”张龙海不搭理宫志鹏,径直往前走去。宫志鹏其实也就是开个玩笑,并没有串到田里去。
  走了两三百米,那亮光才清晰了起来。原来是一盏路灯。再走近点,耳畔出现了机器的噪声。张龙海不由得兴奋了起来。那声音十分熟悉,在恒生的时候,天天都能听到,此刻听来格外悦耳。
  “还真有个线厂,好像在上夜班。”宫志鹏翘首望去。
  两人来到路灯底下,泥路变成了水泥路,前方一整排的路灯亮着。这时两人才醒悟过来,原来是刚刚司机跟着导航抄近路,走了条田间小路。真正的大路是从另一个方向通过来的。
  循着声音,终于找到了张桂龙的线厂。工厂里就车间亮着灯,三个工人守着机台,在忙碌的上管、摘线。一个男子躺在堆得一人高的纱包上睡觉。
  张龙海走到车位上和其中一个工人寒暄。宫志鹏则四处转悠着东看看西看看。
  这几个工人都是外地人。张龙海用本地话跟他们说:“为什么这么晚还在干活,怎么不去休息。”
  那个工人以为张龙海是附近的邻居,睡不着过来找人聊天。便有一边干活一边跟他聊着。经过十分钟的交流,张龙海大概知道了厂里的情况。于是转身出了车间。
  “怎么样?”宫志鹏迎上来问道。
  张龙海示意出去再说。
  两人又回到路灯底下。张龙海说道:“看来张桂龙没有说谎,厂里的订单情况还是正常的,每个月工资也准时发放。”
  “我看了下,也没发现什么异常,车间办公室都很整洁,不愧是恒生出来的厂长,管理很有一套。不像是经营不善的样子。”
  两人沿着路灯,边说边往村外走去。这个时候已近十一点,村里还有一些声响,出了村便只有蛙叫虫鸣。
  “怎么办,这地方怕是叫不到出租车。”张龙海问道。那时候还没有滴滴叫车的服务。
  “慢慢走呗,走到热闹点的地方就有车了。”宫志鹏丝毫不显疲倦,“怎么样,现在放心了吧?可以谈谈开厂的问题了没?”
  张龙海沉默良久,才开口说道:“能和我说说,如果开厂,你是怎么计划的吗?”
  宫志鹏略作沉吟,说道:“其实我也没仔细想过,我就想着得把你拉上,有你在我就觉得踏实。”
  张龙海苦笑道:“如果真要开厂,我还是会选择做内销。”
  “这个你说了算,所有决策的问题都交给你,我负责执行。”宫志鹏笑道,随即又严肃地说道,“马上我们就会有自己的工厂了,开厂之前战略目标必须明确。以前你在恒生负责线业销售,虽然线业是一个部门,但是销售的线有很多种,涤纶缝纫线、高强线、绣花线等等。我们没有恒生这样的实力,什么线都可以生产。就我们这几台机器,肯定只能选一种。你打算选哪个?”
  “涤纶缝纫线!”张龙海果断回答。
  “为什么不选绣花线。恒生线业部门卖的最好的应该是绣花线。”宫志鹏提醒道。
  “就是因为恒生的业务以绣花线为主,所以我选择缝纫线,我不想跟他有业务冲突。”张龙海顿了顿,继续说道,“还有个原因,绣花线属于小众产品,客户面比较窄。一般来说只有女装和童装上才会用到绣花。而且这几年随着印花行业的发展,印花慢慢替代了绣花。长远来说,绣花行业我不看好。”
  宫志鹏附和道:“和我想的一样,我也觉得做缝纫线比较好。首先,生产缝纫线相比绣花线少了道工序,相对简单点。其次,现在张桂龙的工厂做的就是缝纫线,我们也做缝纫线,机器都不用改,工人也不用另外适应。直接就可以上手。”
  “做起来简单是把双刃剑。绣花线做起来麻烦,做的人比较少,竞争对手也就少。缝纫线做起来简单,竞争对手便多了很多。当然,我认可你的说法,坚决做缝纫线。缝纫线的需求量可是绣花线的几十倍。你说说看,哪件衣服上不需要缝纫线?无论男装女装,春装夏装。”张龙海顿了顿继续补充道,“不光穿的衣服裤子,家里用的窗帘、被子、枕套,还有沙发、抱枕、皮包、汽车坐垫,这些都需要缝纫线。你猜猜看,就甬城而言,大概有多大的市场空间。”
  “这个我可不知道。”宫志鹏傻乎乎地笑着。
  “我大概估算一下,就甬城而言,至少有四个亿的需求量。就看我俩能够分到多少蛋糕了。”
  “能够分到一千万的市场份额就不少了,即便按照10%的利润计算,我们也有一百万利润,这可比上班好多了。”宫志鹏不无向往地憧憬着。
  “这就看我俩的能力了。”张龙海说着,突然回过头问宫志鹏,“我们两人的股份怎么分?”
  “这个我早就计划好了,我们两人各出一半的钱,你占股70%,我占30%。”宫志鹏说道。
  张龙海不解道:“为什么出一样的钱,我占七十,你只占三十?”
  宫志鹏笑了笑说道:“这个比例你不用纠结,你也知道我对钱看得并不重,我更希望的是有一个舞台,能让我实现自身的价值。”
  张龙海不悦道:“照你这意思,好像我很在乎钱?”
  宫志鹏讪笑道“算我说错话了。你少跟我臭屁,反正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了。明天我们就去找老胡,让他带我们去见张桂龙。”
  张龙海犹豫了片刻,说道:“明天不行,我还得回去和莲姐商量一下。”。
  “还要商量?商量什么啊!”宫志鹏又着急了起来,“万一莲姐不同意怎么办?”
  张龙海望了望远处的路灯,轻声说道:“我会说服她的。”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