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王佐策 / 第八章 刘关张

第八章 刘关张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建宁二年,也就是公元169年,是夜,司州弘农郡华阴县中,婴儿的哭泣声,打破了周围的宁静
  那家气派豪华,除了下人,皆身着华丽
  “少爷!老爷!是个公子!”
  “好啊!好啊!”府院之中,为首之人拂须大笑
  一旁的中年男子跨步上前,接过新生儿,眼中含着热泪,也说不出话,只顾大笑,片刻后,杨府之主杨赐接过手抱着
  “我等,恭贺杨公,喜得长孙!”周围之人皆拜道
  杨府之外,一行人快步上前“哈哈哈!伯献!快将我侄儿与我看看!”
  “见过袁公!”
  “免礼免礼!”那人随手一挥,站到杨赐旁
  新生儿缓缓睁开眼,心中一惊,开口道“卧了个大槽!你特么谁啊!”
  “哇哇哇!”
  可旁人只听见这新生儿的哭喊声,实属正常,也不在意
  “袁次阳!休得吓着我孙儿!”杨赐瞪了瞪眼,将新生儿交于其父杨永,杨永字文间,是杨赐之大子(历史上并未有此人)
  袁隗不甘示弱,反瞪回去“哼!这也是我侄儿!”
  “按照辈分,我可比你大!”杨赐道
  “你!”袁隗焉了下去,这杨永娶的是他妹妹,也就是说杨赐和他父亲袁汤是亲家
  要说这袁汤,乃是上任袁家家主,活了八十六岁,有子女十二人,杨永娶的,便是袁汤的小女
  “本初公路士纪,还不见过....你叔祖父”袁隗咬牙切齿道
  袁绍袁术袁基上前“见过叔祖父”
  三小子也有些奇怪,眼前这人第一次见,看年龄与自己父亲相当,可辈分却大
  “哦?十多年不见,三小子都如此大了?好啊!文间,过来见见你侄儿们”
  杨永抱着自己儿子过来,随即三小子礼道“见过叔父”
  “免礼”杨永也有些不习惯
  “我观此子天庭饱满,似有大富大贵之相,不如取名杨贵如何?”袁隗道
  “杨贵?未免有些俗气”杨赐摇了摇头
  几人思想许久,也未曾取得个好名字,也幸亏是夏天,不然这婴儿要被冻死
  “父亲,不如叫杨策如何?”杨永眼前一亮
  “策?谋划,军策,好名字”杨赐点头道
  “我觉着也不错”袁隗也点头道
  “哈哈”
  怀中婴儿笑了几句,众人只觉得婴儿也满意,皆大笑
  可婴儿,不,杨策心里想的是这个吗?显然不是
  这货在那看了半天,才知道自己是穿越了,作为一个前世的三国超级脑残粉,又听见了本初公路,他自然知道自己是来到了三国时代
  想到自己从前那些被上司白眼,同事瞧不起的经历,他便想着前世是个孤儿,也没什么牵挂,这一世定要活出头,故而大笑
  这时间一晃而过,已到了熹平三年,陈策,也到了五岁
  这日杨策正在府中读书,下人来报“小少爷,老爷唤您去书房”
  杨策诧异的看了下人一眼,这杨赐虽说从司空被贬为光禄大夫,但也是京官,活动区域一般在宫内,如今怎地突然回到弘农“祖父何时回来的”
  “回小少爷,老爷才到,便让奴唤小少爷过去”下人道
  “嗯,知晓了”
  杨策起身,往书房而去,虽说已经到了这个世界五年,可他与这些下人对话时总觉得不习惯,毕竟在二十一世纪生活了二十多年,虽说那个世界也不曾真正有所谓的人人平等,但也没见过哪家敢有奴隶
  思绪之中,已经到了书房之外
  “小少爷,老爷早有吩咐,让小少爷不必通报”房外下人说道
  杨策点了点头,推门而入,只见书房里除了杨赐、杨永和杨彪之外,还有一人,当下关好门,跪地拜道“孙儿拜见祖父、父亲、叔父”
  “策儿,不必多礼,来,这位乃是当朝大儒康成公,与我可算是亲如手足啊!”
  康成公?杨策心中一动,这康成乃是此人的表字,此人姓郑名玄,字康成,乃是东汉末年的大儒,论弟子之多,名气之甚,还要在卢植、蔡邕之上
  “小子杨策,见过康成公”
  郑玄点了点头“小小年纪,便如此守礼,不错不错”
  “小子不敢,皆是家中长辈教得好”杨策心里一喜,可这嘴巴上却很谦虚
  “哈哈哈,此子谦逊有礼,若能一直如此,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杨赐也笑了笑,没有一个人不喜欢别人夸自己子孙“谢过康成兄吉言”
  “策儿啊,你可知祖父今日叫你来,所为何事”
  “回祖父,孩儿愚钝,不知”杨策暗自撇了撇嘴,废话,我要是知道那我不成神了吗?这古人怎么都喜欢明知故问啊?
  “小子,我观你谦逊有礼,但才学方面肯定不足,郑某不才,家中藏书甚多,不是老夫夸口,这天下才学之士,多出自我门,你可愿拜我为师?”郑玄抚须,有些骄傲的说道
  你等会儿,老子才五岁,才学足了才怪,看你刚才说的,不是很喜欢谦虚的人吗,偏偏你自个又自傲
  心里虽然这么想,但杨策也知道,这个天下许多有才华的文人都非常自傲,更别说郑玄这样的天下大儒了,根据历史来说,郑玄此时刚刚从马融那学成没多久,正是巅峰之时,自然也比其他人更加自傲
  杨赐见杨策一直不语,出口道“怎么?你小子还不愿意?”
  杨策闻言,摇了摇头,拱手道“非是小子不愿意,只是...”
  按理来说,这种级别的大儒,杨策应该不拒绝的,只不过,这郑玄授课的主要内容是以古文经学为主,说实话,在这将要来临的乱世用处不大
  杨赐一皱眉,愠怒道“只是什么?”
  见杨赐有些生气,但杨策知道,这种时刻,服软没用,他可不想在将来成为那路边白骨中的一员
  想罢后,杨策直视众人“祖父,恕孙儿无礼,康成公,小子对古文经学并不狂热,小子乃是男儿,男儿在世,外当承冠军侯之志,兵伐诸戎,为我大汉开疆扩土!内当复留侯与萧相国之风,谋略天下,治理一地,使百姓不受战火之乱!”
  话毕,众人惊奇,杨赐低头品味着方才杨策说的话,许久之后,杨赐眼神坚定,如若杨策真有这等志向,寻遍天下,他也会给杨策找到一名精通此道的老师“那人在弘农。。”
  “好!”郑玄拍案而起“伯献,此子如此之志向,可不能白白浪费!老夫藏书中也不是没有这兵法与治国之论,明日我便派人从东莱与你带来!”
  杨策闻言大喜,拜道“多谢康成公!”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