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一切从大明王朝开始 / 第八章 各方反应

第八章 各方反应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朱樉看完了外公郭子兴留给他的绝笔信,不由泪如雨下。
  “外公……”
  “走好。”
  扑通一声,朱樉跪地三叩九拜,为外公送行。
  “是谁?”
  “到底是谁害了我外公?”
  良久后,朱樉站起身,再次拉着郭三质问起来。
  郭三哭泣着摇头道:“大帅是因伤病逝的。”
  “大军现在如何?”
  听闻外公死于病症,总算让朱樉难过的心情好转一些。
  逝者已逝,活着的人,特别是还有外公留下的十万红巾军,是朱樉现在最为紧迫之事。
  “回禀少帅,我军现驻守在襄阳。”
  “襄阳一带,如今皆在我军控制之下。”
  一路上,往襄阳赶去,郭三便大致将红巾军的现状一一告知给朱樉。
  总而言之,十万红巾军几乎控制了半个荆州地北。
  “我外公为什么不把你们交给我父亲?”朱樉满心疑惑的问道。
  郭三沉默良久后才回答道:“大帅与朱将军有矛盾。”
  “算了。”
  朱樉自然明白,这郭三是言不由衷。
  只是,谁让这是他们的家事!
  就连清官都难断家务事,何况是一个外人。
  为此,朱樉转移话题,问道:“外公让我继位,下面的将领们不会反对?”
  郭三非常肯定的抬头挺胸,满是自信的说道:“不会。”
  “所有将领,都是跟随大帅的老人,少帅无须怀疑忠诚。”
  朱樉点着头,也是!
  古代人的诺言,可靠。
  当然,这也不能一概而论,毕竟花开百样红。
  和郭三说的一样。
  当朱樉到达襄阳,继承大帅之位的时候,上百位将领没有一人反对,全力拥护。
  详细了解了红巾军,以及周边的元朝势力和其他起义军的情况后,朱樉做出了计划,制定了目标。
  固守现有的地盘,发展。
  破坏容易建设难。
  这在以后明朝建立,也是需要面对的情况。
  如今,朱樉提前进入发展阶段自无不可。
  只是,将领们一至认为,守护的力量应该加强。
  要不然,就是为别人做嫁衣。
  于是,朱樉难犯众怒,大手一挥,扩军。
  好在荆州历来都是鱼米之乡。
  在红巾军控制以后,农业生产并没有遭受大的破坏。
  其粮食产能,不仅能自给自足,还有多余的流向四方。
  朱樉继任红巾军大帅后,消息传的很快。
  徐州的小明王,在收到消息后,立马派人送来公文,承认朱樉大帅的合法性。
  身居应天府的朱元璋,收到消息后,却是辗转反正难以入眠。
  同床共枕的马氏见此,不由轻声开口道:“想樉儿?”
  朱元璋嗯了一声,回道:“他太年轻了。”
  马氏接口道:“父亲既然让樉儿主持红巾军,想必早做了安排。”
  一说起郭子兴,朱元璋突然问道:“我错了吗?”
  马氏将头靠在朱元璋的胸口上,轻声回答:“是非对错,如今评价却是太早了。”
  “我打算让标儿去帮助樉儿,他们两兄弟在一起,我这个做母亲的,多少能放心。”
  “毕竟,标儿跟随你这些年南征北战,多少学了一些本事。”
  “樉儿,却是被父亲安排去了学武艺,恐怕只有匹夫之勇。”
  马氏,对于老二朱樉是不看好,直言不讳说朱樉将是匹夫。
  也是,在这个年代里,父母亲可是不会在意儿子们有何想法。
  当然,朱元璋夫妇却忽视了,既然是匹夫之勇,却不曾想到,匹夫一怒,鲜血满布。
  “也好。”
  “相信有标儿相助,他们兄弟俩稳定荆州应该问题不大。”
  朱标可是受到了朱元璋夫妇的全力培养的。
  这或许,正印证了朱元璋的野心。
  毕竟,只有皇帝才爱长子,百姓爱幺儿。
  就在这漫漫长夜里,朱元璋夫妇就此敲定了荆州的一系列事宜。
  至于朱樉会不会有其他意见?
  对不住,华夏历来是首尊孝道!
  即便是蒙古鞑子,这样的野蛮人,也是非常尊崇孝道的。
  孝治天下!
  孝之一字,可是在华夏的历史中,占据了主流地位。
  而在朱元璋旁边的起义军首领,陈友谅。
  也是和朱元璋一样,辗转反正难以入眠。
  只是,他的情况和朱元璋大相径庭。
  他现在满是担忧!
  “老朱家这是把某夹在了中间啊!”
  “不行。”
  “这样下去绝对不行。”
  “先打朱重八,还是先打他儿子,朱老二?”
  朱重八与自己的力量相差不大,甚至还不如自己。
  荆州的朱老二,虽然兵力只有十万。
  可,他手中的十万兵力,却是整个起义军分裂前的精锐之师。
  不好打!
  对。
  只能先打朱重八,把整个江南拿到手以为根基才是。
  就此,一夜无眠的陈友谅坚定了与朱元璋争夺江南的决心。
  而明教。
  光明顶收到朱樉继任红巾军大帅后,众人是一片沉默。
  红巾军的起源,来自明教。
  如今中原各地的起义军,也离不开明教的影子。
  只是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心的变化,明教对于起义军已经失去了控制。
  其主导地位,更是名存实亡。
  就从起义军,脱离明教,自己搞了一个小明王出来,就能看出,明教与起义军已经决裂。
  “以我看,红巾军还是最好争取一下。”
  “毕竟红巾军,才是我明教的正统。”
  白眉鹰王这时候率先开口。
  明教的分裂,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教主阳顶天的失踪。
  别看阳顶天只是一个人,是教主,然而他却是明教的灵魂。
  毕竟在反元的起义中,阳顶天是功不可没。
  如今阳顶天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明教的人心自然也就散了。
  就连说话的白眉鹰王,也独自门户,成立了天鹰教。
  由此可见,明教彻底走上了散伙的不归路。
  只是,如今听闻六大门派打算围攻光明顶,白眉鹰王呈了明教的人情,也因为他本人还兼任着明教的护教法王一职。
  于情于理,于公于私,白眉鹰王都不可能袖手旁观。
  “鹰王说的不错,红巾军才是明教的正统,才能代表我明教。”
  紧接着,是同样回归的青翼蝠王开口力挺白眉鹰王殷天正。
  昆仑浪子,明教左使杨逍,见鹰王和蝠王看向自己,不由皱着眉头开口道:“郭子兴在世时,早已澄清,红巾军与我明教割袍断义。”
  “这是说断就能断的吗?”
  “郭子兴带走了我明教的精锐,这是背叛!”
  显然,明教高层对于失去的红巾军怒意颇深。
  “如今,我明教如何应付六大门派才是当务之急。”
  “要是没有红巾军,就靠最后的五行旗力量,如何抵挡?”
  说起五行旗,统领五行旗的五散人,这时候不得不开口了。
  “五行旗如今也是军心不稳。”
  见众人看来,五散人无奈道:“你们也知道,因为五行旗与红巾军的兄弟关系,郭子兴曾数次打五行旗的注意。”
  “郭子兴!”
  “好胆。”
  众人大怒。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