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再开天地通 / 第13章:圣旨下

第13章:圣旨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城内的风声如何?”
  将军府内,一脸病容的许重明对着老管家发问。
  这样的姿态是许重明自己弄出来的——
  他心知在大周龙气的眼皮子底下,动作大太对双方都不好,而更厉害的手段也是无法施展。
  为了防止老皇帝被他冒犯时受不了刺激,不管不顾的阻止他出金陵北上,许重明觉得还是先伪装下,降低对方的警惕心为好。
  将军府众人对许重明的“伪装技术”同样啧啧称奇,但和老周他们一样,联想到仙人之事,偶尔的超常情况,接受的反而很淡定。
  老管家严肃回道,“如今城内民意沸腾,都在要求朝廷彻查北疆事务,以告慰将军在天之灵。”
  燕邢战死一事,眼下已是广为人知,而在许重明等人的推波助澜下,有人背后下黑手的消息,也在市井街巷流传开来。
  有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而大周小世界也不像现世那般,民众发表言论大多只在几个大平台上——
  如微浪那些平台,既是检察又是法官还是原告,三位一体的极致权力,正是想让谁说话,谁才能说话,如有犯者,轻则禁言,重则要被夹去阴间。
  现世科技发达久了,也习惯了从网络上听消息,对于民间亲口的议论,估计是少去听了。
  但在这边却是不同!
  没有发达科技做干扰,用嘴巴说出来的声音要具有更大的力量,很少有热闹可看的百姓也更喜欢念叨这些事情,足够长久记忆下去!
  特别是在京城之地,这股力量已经足够掀起一波浪潮,为许重明助力。
  “让人继续宣扬,花重金请些茶馆说书先生和街上乞丐,让他们放开了说!如今局面混乱,如果不想民意继续沸腾,朝廷可不会去堵塞他们嘴巴!”许重明下了指令,火上浇油个不停。
  封建时代政权的战力就这么高,所以农民也能造反成功,也能让上位者不得不去顺着身边老百姓的意思干点活。
  如果放在现世,许重明才不会做这种事情。
  做了也没用!
  “另外家里的物件变卖的如何?”许重明又问。
  最近几天,为了日后造反做准备,许重明已经在很努力的攒钱了。
  他用“金陵伤心之地,当回祖籍安居”的理由说服了林氏卖掉燕家在金陵的资产,换作资金。
  另外也用等燕邢尸身运回金陵后,会“携家北上,无法生产”的原因,让人去市集买了许多粮食。
  明面上必然只够他们在路上的花费,但实际上,借由此事,许重明认识了好几个粮老板,已经和他们谈好了生意,运额外的粮食去往燕家祖籍所在之地。
  而明面上,大周虽然还在一片太平,但许重明却清楚这个政权已然是苟延残喘了。
  所以在以前很难买到的私盐和私粮,在此时只要有钱有门路,总是能囤积起一批的。
  “还算顺利,只剩下不多的贵重物品未找到人脱手了。”
  燕家本是开国功勋,大周存在了多久,这个家族就延续了多久,积攒下来的值钱物件绝对不少。
  不过金陵城本来就是达官显贵聚集之地,有能力接盘燕家财产的人自然是有,更何况老管家搬出各种理由,主动打折和送赠品,轻松就把不容易带上的物件给卖出去了。
  只留下值钱且容易携带的东西,以及各种金银钱币。
  随着将军府物件的逐渐削减,整座府邸也变得空旷起来。
  “家兵的事,也请孙伯您多多盯着,我燕家遭此大难,必须要手里握紧拳头,才能保全此身了。”
  讲完财务上的事,许重明又拉着老管家的手,对着他“推心置腹”,眼眶也跟着红了起来。
  着实的让人感动。
  老管家也黯然伤神,心酸的颤了颤胡须,“公子放心!我用这几日挑选了四五十位青壮家兵,都是燕家的家生子,世代受将军府恩德,他们是绝对拦得住的!”
  “另外还有将军过去带回来的人,已然满百!”
  燕家男女仆从上下加起来,足足有三百多口,看上去是很多,但放在金陵城的贵人堆里,却不值一提,所以能在老百姓口里得到个“家风纯朴”的名声。
  如今许重明回来,掌握了治家大权,配合老管家这个将军府头号执行者,短短几天就清理了一批吃里扒外的家伙,放出一些没必要带去祖籍地雍州的,只留下了百来位家生子仆从。
  然后再从这些家生子中挑选年轻力壮且忠心的,加上燕邢过去带回的那些从军中退下,因各种原因无法回归正常生活的老兵,已经组成了一支强有力的队伍。
  “作风纯朴”的燕家都可以轻松凑出百人家兵,那另外的家族呢?
  一家之权力若此,比起现世中门阀执政的魏晋也不差了。
  “多谢孙伯了……”
  许重明问完了话,又想来场角色扮演,模拟好儿子问下林氏和他那个妹妹的情况。
  结果话说到一半,就叫另一个将军府的老人急匆匆跑来,满头大汗。
  “不好了,宫里来人宣旨,要公子过去接旨呢!”
  总算来了!
  许重明和老管家对视一眼,随后走到前院接受圣旨。
  一个身穿宫廷内饰的宦官已经站在那里,趾高气昂的看着到来的许重明。
  “哼,陛下宣旨,某些人却来的这么晚,怕是藐视天家呢!”
  “我父去世,母亲和小妹心痛不能理事,家中事务只能由我来主持,难免耽误精力。”
  许重明表情控制的非常好,带着三分悲痛和五分忧郁已经两分憔悴,拱手说道。
  “那你怎么还不跪下接旨!”
  “我祖父在时,先帝曾下旨恩赏,不但给了我家镇国侯之位,还允诺不必跪拜迎旨……那份诏书今日仍在我燕家祠堂中供奉,请问公公又是何出此言?难不成前来宣旨的,连先帝旨意都不知道吗?”
  许重明面不改色,继续说道。
  宣旨太监脸色一变。
  燕家一直都对皇帝极为尊重,因此虽然有过允诺,但从来没把这话当过真,来了圣旨就乖乖跪下。
  可许重明是什么人?
  他并不排斥弯下自己的膝盖,毕竟许大仙上辈子法力无边时,还流行跪坐呢!
  之前他还跪了林氏,又何谈跪不下来?
  但怎么跪,跪谁?就得看他心意了。
  那位大周皇帝,哪里值得他下跪?
  宣旨太监有点不高兴,但想起宫里干爹的交代,只能强忍下了对许重明的不满。
  毕竟此时的将军府是个是非之地,连皇帝都不想太过搭理。
  “那就请其他人跪下承旨吧!”
  老管家等人跪下,许重明则是和林氏,还有他的便宜小妹燕静姝站立在一旁,冷眼旁观。
  “……念及镇国侯劳苦功高,特升其爵为镇国公,其子承爵,封骠骑将军,其女封为荣安县主……”
  一大段念下来,全都是老皇帝在安抚燕家情绪,和稀泥的话。
  燕家为大周立了无数功劳,得到的赏赐还少吗?
  更何况在许重明自爆,宣扬自己已返回金陵时,是给老皇帝上书过,说明什么都不要,只求真相来“告慰亡父”的。
  如今赏赐中最大的就是升了个爵,名义上的东西罢了,其余待遇跟之前没有多大变化,而燕家最想要的,却是提都没提。
  “陛下没有提过如何处置那些私通鲜卑之人吗?”
  接过圣旨,林氏一脸落寞。
  金陵城中民议纷纷,怎么上面还能装聋作哑?
  不更应该在下旨恩赐燕家时,顺便提个大致的处理,安抚一下百姓之心吗?
  “这就不是我等可以知晓的了。”
  宣旨太监没有从燕家手里捞到好处,心底有些不高兴,“鲜卑使者尚在金陵,眼下的大事,当然是两国会谈。”
  老百姓嘴里讨论的,能比得上国家策略吗?
  什么大同天下,圣天子的,都是梦里才有,现实里哪来的这东西?
  “我家世代护卫北疆,如今我父亲为国捐躯,受人毒害而亡,竟然还比不上和个鲜卑使者谈话?”
  许重明适时开口,脸色惨白的晃了晃身体,一副受点刺激就能咽气的模样。
  “陛下这不是给你们封了国公之位吗?”太监皱起眉,心说这燕家人怎么这么不识相。
  “还是让陛下少操点心吧,见好就收!”
  扔下这句话,太监便带着队伍转回皇宫,复命去了。
  只留下燕家人面色恍然。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