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从红楼开始拯救名著 / 第二十三章 天下兵马大元帅,我琏二是也!

第二十三章 天下兵马大元帅,我琏二是也!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二十三章天下兵马大元帅,我琏二是也!
  诛十族,整个大明也就方孝孺一例啊。
  “元帅,这么做恐怕不妥吧,当年成祖皇帝诛杀方孝孺十族,为后人所诟病,若是诛十族,对您的名声不大好啊!
  “放心,这事儿我待会去跟太子汇报,太子必然会同意。
  “属下明白,这就去办!”
  贾琏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只要太子开口同意,诛杀刘良佐十族的事情,可以说就是太子的意思,他的贾琏不过是奉命执行罢了。
  既然如此,李泰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一时间,淮安城内鸡飞狗跳,晋西镇的将士们,带着俘虏在全城搜捕跟刘良佐关系密切之人。
  贾琏知道,这其中免不了一些被冤枉的,但为了达成目的,也顾不得这么多了。
  他可不想自己忙着对付鞑子的时候,有人在背后捅刀子。
  原本历史上的南明朝廷,一直都在窝里斗,直到鞑子兵临金陵城下还在内斗,要不然以鞑子的体量,顶多能和金朝一一样跟南明划江而治。
  他必须要以雷霆手段,彻底震慑那帮还处于观望态势,或者背地里搞小动作的人。
  这诛十族,便是最为强大的震慑。来到朱慈娘的车驾旁,贾琏开口道:“启禀太子殿下,城内叛军已全部肃清,逆贼刘良佐也已授首!”
  “好好好,父皇常夸赞贾元帅为国之柱石,果真没错,不到一天时间,就将逆贼拿下。那现在可否入城歇息?”
  “太子殿下,恐怕还不行!”
  “这是为何?”
  “城内叛军虽已肃清,但还有刘良佐的同党存在,他们都是刘良佐的亲友,刚刚城内就发生了一起行刺事件,微臣麾下一名游击将军被行刺,索性将士们反应快,他只是受了点轻伤,并无大碍!”
  ......私语,尤其是看到还有两三岁的幼童,难不成连小孩子也要斩首吗?
  “此乃刘良佐的十六个儿女,无论年岁几何,一应当斩!”
  “斩!”
  一声令下,十六个手持钢刀的战士,以最为标准的杀敌姿势,挥刀向面前的人犯。
  哪怕是两岁的幼儿,但他们也丝毫没有犹豫。
  顷刻间,十六个脑袋滚落一地,鲜血飞溅。
  望着这些首级,围观的百姓为之一震,原来这便是谋反的下场。
  当看到那些只是跟刘良佐有些交情,不可能参与谋反的人,也被拉到监斩台上时,一些博学多才的人已经意识到了,这根本不是诛九族,而是诛十族啊。
  虽然用的是反贼同党的罪名,但确实事实上的诛十族。
  望着一个又一个脑袋被砍掉,围观的百姓们产生了发自内心的恐惧,这便是跟贾琏作对的下场。
  整个行刑过程,持续了足足一天的时间。
  最后统计下来,被杀掉的人足足有一千三百多人。
  望着行刑的过程,贾琏偶尔也会于心不忍,但他知道,小慈乃大慈之敌。
  这一千多人其实跟他无冤无仇,放过他们也没什么不行,但如此一来,就达不到震慑其他军头的目的了。
  万一他们关键时刻捅刀子,自己可就陷入被动了。
  与此同时,何龙奉贾琏之命,将刘良佐的府邸翻了个底朝天,寻找他埋藏的财宝。
  果然,在进行掘地三尺式的搜查,竟然真让何龙找到了刘良佐隐藏的巨财。
  经过清点,足足有白银一百一十万两,这可是一笔大收获。
  这些军阀整天叫苦叫穷,求情朝廷拨款,其实根本就不缺钱。
  刘良佐主要是靠剿灭流寇起家的,而流寇四处劫掠,打劫士绅地主,捞到不少好处。
  农民军的战......斗力一向不怎么样,被刘良佐这些明军将领击败后,他们劫掠而来的财富自然到了明军将领的腰包。
  明军将领虽然不敢明目张胆的打劫士绅,但可以驱赶流寇去打劫,然后他们再击败流寇,不但有战功了,更有钱财。
  毕竟,楚云飞的物资被土匪抢走,李云龙抢回来,那就是缴获,物资跟楚云飞没关系了。
  如此十几年下来,这些剿寇的将领,都积攒了一比不菲的收入。
  这也是流寇屡剿不灭的原因之一。流寇没了,他们还怎么混?
  现在这笔钱财,自然就落入了贾琏手中。
  次日,处理完淮安府的事宜,留下两千兵马驻守之后,贾琏继续护送朱慈娘一行南下。
  而与此同时,天下兵马大元帅贾琏率军平定叛乱,晋西镇半日攻破淮安城,将刘良佐的十族全部处斩的消息,也传遍了整个大将南北。
  早在得知五镇拥立福王的时候了,贾琏本就有打淮安的想法。
  刘良佐自己送上门来,刚好给了他的杀鸡儆猴的正当理由。
  现在刘良佐这只鸡被杀了,把消息扩散出去,就是为了儆黄得功,李化熙,胡恩,马应宣这四只大猴,以及金陵城内数不清的小猴。
  那些地方实力派军头,得知这些消息无不战战兢兢。
  徐州总兵府,李化熙一脸后怕。
  “幸亏福王叫老子派兵,老子借口推脱了,不然老子就跟这刘良佐一个下场了!”
  “早就听说贾琏很厉害,没想到强悍如斯,淮安那等坚城,半日便攻破了,老子的镇江城,怕是两个时辰都扛不住!“镇江总兵胡恩也是一脸庆幸。
  “诛十族,这个贾琏好狠啊,居然诛了刘良佐的十族!快,快备好厚礼,本将军要去扬州接驾!”庐州总兵黄得功一脸焦急。
  “快快快,大军还有一日便......到扬州了,若是让太子殿下和大元帅不高兴,我播了你们的皮!”
  “给太子殿下和大元帅准备的礼物备好没有?没有,还不快去啊!“扬州府城,总兵马应宣忙的热火朝天,安排迎接太子的仪仗。
  十月初三,贾琏护送朱慈娘抵达扬州城。
  “末将扬州总兵马应宣,恭迎太子殿下恭迎贾元帅!”
  “末将庐州总兵黄得功,拜见太子殿下贾元帅!”
  “末将徐州总兵李化熙,拜见太子殿下贾元帅!”
  “末将镇江总兵胡恩,拜见太子殿下,贾元帅!”
  扬州城外,四镇总兵,毕恭毕敬的向朱慈娘和贾琏跪地行礼。
  除了四镇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大大小小的将领,也都前来拜见。
  望着跪了一地的将领,各方都臣服了贾琏很是满意,这次杀鸡儆猴,做的很完美。
  可以说,攻打淮安这一战下来,让江南的这些军头们,清晰的认识到了晋西镇的强悍实力。
  贾琏不但达到了立威的效果,让一众军头不敢有二心,而且还增强了江南百姓们的信心,不再担心鞑子长驱直入江南了。
  金陵礼部尚书钱谦益行礼道:“太子殿下,登基大殿的筹备事宜已全部完毕,还请尽快前往金陵,举行登基大典!”
  贾琏有些意外,登基大典这种大事,居然这么快就搞定了。
  不过对于这个速度,贾琏一点都不不奇怪。
  因为金陵城,那也是京城啊。
  自从永乐十九年,明成祖朱棣迁都京城之后,金陵的一套行政机构都保留了下来。
  六部,五寺,督察院,通政司,国子监,翰林院,钦天监等机构,甚至连皇宫都一应俱全。
  可以说,除了少一个皇帝之外,金陵城的行政机构和京城没什么两样,大明一直都保持着两京的配置。#br......r#而金陵的官员,实际权力比京城的要小很多,在职位前面要加上金陵二字,比如钱谦益这个礼部尚书,全称是金陵礼部尚书,与京城的礼部尚书区分开。
  一般都是快到退休的官员,或者触怒皇帝被贬斥的官员在金陵认知,金陵可以说是大明官员们的养老院,也可以说是大明帝国的系统备份。
  但这次鞑子攻入京城,把京城的一票行政机构一锅端了,失去了行政能力后金陵立马运转起来,接替京城成为了新的行政机构。
  唯一欠缺的,就是金陵皇宫的龙椅上还没人,崇祯的皇子们又一时联系不到,他们才会想到崇祯的堂弟,福王朱由崧。
  即使得知太子还活着,金陵的官员们想要迎立太子登基,但福王有五镇的军事支持,他们也不能强行把福王赶走。
  他们只能继续观望,斡旋,等待着看哪一方实力更强。
  这次贾琏只用了半天干翻刘良佐,展示了强大的武力。
  同时也代表着太子集团的军事力量,完全碾压了支持福王的那一票,他们也就顺水推舟,来到扬州迎接太子登基。
  安顿好了朱慈娘这个台子之后,贾琏入驻马应宣的总兵府,一众将领也都在此。
  望着眼前的四镇总兵,贾琏朗声道:“黄得功,胡恩,马应宣,李化熙听令!”
  谷覧
  “末将在!”四人齐声答道。
  “命你四人,除留守防区之必要兵马外全部率军开往鲁东及北直隶南部,扎在东昌府,广平府一线,为收复京师做准备!”
  “末将遵命!”
  虽然他们都不大乐意率军北上,但贾琏实力摆在这,只要他们敢说一个不字,顷刻间便会被以抗命为由拿下。
  而且他们此前支持福王称帝,还没跟他们算账,他们自己也知道该怎么做。
  随后两天,黄......得功,胡恩,李化熙回到驻地,开始调遣兵马,北上鲁东,而马应宣则就地整顿兵马。
  黄得功实力最强,麾下兵马近七万,比刘良佐还要多一些,而其余三人,都只有两万出头。
  他们四镇的兵马加起来差不多十五万,去掉留守的兵马,也能抽出十二万左右。
  贾琏手里有十五万晋西镇大军,加上整编进来的四万鲁东镇兵马,两万登州军,这就是三十三万大军。
  届时还可调动三秦,豫州,川蜀,湖广等地的兵马,凑个三十万大军不成问题。
  到时候,贾琏手头可以指挥的兵马,就足足有六十余万,一战即可扫平建奴。
  当然,这还要等到朱慈娘登基,他的天下兵马大元帅成为实权官职再说。
  四镇兵马启程的时候,贾琏已经率军进入了金陵城。
  入城之后,朱慈娘脑袋从马车上伸出来,询问道:“贾元帅,都安排好了吗?”
  贾琏拱手道:“殿下请放心,这些谋逆之辈,一个都逃不了!”
  “恩!“朱慈娘点了点头。
  虽然干掉了刘良佐,但作为主使者的福王朱由崧以及侯恂,却还活得好好的。
  进入金陵之前,贾琏并未宣布朱由崧参与谋害太子,就是为了让他们放松警惕,以免打草惊蛇。
  果然,朱由崧和侯恂,都以为自己派去的死士没有招供,事情没有败露。
  他们又不愿意放弃手里的权势,去亡命天涯,就选择继续留在了金陵城中。
  对于这些试图染指自己权力的人,贾琏一个都不打算放过。
  入城之后,朱慈娘直接被迎入金陵皇宫,布局和紫禁城差不多,只是显得有些破旧。
  虽然经过一定的翻新,但终究还是年代久远了,朱元璋时期建造的。
  而贾琏则率军进驻大校场,这里被作为临时......军营。
  入夜之后,刘成进入贾琏的营帐,小声说道:“元帅,朱由崧和侯恂的宅邸,以及周围的地形,兵力布置都已经查明久。”
  “很好,子时一到,立即动手!”
  入夜之后,一队队的兵马从军营中开出,行动极为轻巧,几乎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此时的朱由崧,正在和沂城伯赵之龙武定侯郭培民,灵璧侯汤国祚,定远侯邓文郁密谋,想办法除掉朱慈娘。
  这四人,掌控着金陵京营的大部分兵马。
  朱由崧已经许诺,如果他们帮助自己登基为帝,除掉朱慈娘,每个人都可以封为国公。
  一个相当皇帝,四个想要更高的居委可以说这五个人完全被权力冲昏了头脑。
  正在二人密谋之时,听到一阵不大的闷响,紧接着便是大队人马的脚步声。“不好!”
  听到这不同寻常的声音,赵之龙顿时就意识到情况不妙。
  “朱由崧,你可把我给害死了!”
  朱由崧也有些吃惊:“怎么,这不是你的兵马?”
  “我的兵马进来还需要撞门?这肯定是贾琏那个逆贼的!”
  朱由崧大惊失色道:“什么,贾琏?快想办法逃跑啊!”
  此刻的朱由崧,已经彻底慌了。
  “福王殿下,您这是要去哪啊?”
  此时,一个阴揣揣的声音响起,然后房门被一脚踹开,一个身披盔甲的青年走了进来。
  “贾琏!”朱由崧惊呼道。
  贾琏笑着说道:“福王殿下,半年不见,一别五个月,不知近来可好啊?”
  朱由崧强行摆出一副比哭还难看的笑脸说道:“托贾将军的福,过得还好!”
  “哦?是吗?福王倒是过的舒坦,可我贾琏却差点死在马陵山,福王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听到这话,朱由崧何尝不......知道贾琏要干什么,连忙跪地磕头道:“贾将军,都是我一时糊涂,希望您大人有大量,饶我一名吧,我还有用,我为您做牛做马都行!”
  贾琏看着额头磕出血的大胖子朱由崧不屑的问道:“你这个三百斤的大胖子能什么用?跟你爹一样,熬成汤?”
  “钱,我有很多钱,都送给贾将军,只求贾将军绕过我一命!”
  贾琏笑着说道:“我就喜欢福王殿下你这样的聪明人,我还没说你就明白了!”
  说着,扭头看向一旁的赵之龙:“你们四个?”
  “下官也愿意拿出所有家产,下官未曾做过不利于贾将军的事情,只求贾将军饶了我!”
  赵之龙等人,望着架在脖子上的钢刀只能屈服。
  很快,四人便各自派出一个亲信,在贾琏的人监视下,回到家中,然后被贾琏的兵马团团围住。
  而贾琏亲自监督朱由崧,挖出藏匿的钱财。
  让贾琏喜出望外的是,这福王的宅邸里面,居然藏着价值五百万两白银的财物大大超出了贾琏的预料。
  原本以为他只有二三百万两,没想到居然这么多。
  这还是被李自成攻陷洛阳,只带出来的部分财宝,还不包括房屋,土地,店铺这些不动产。
  也就是说,福王家原本的财富,至少有一千万两。
  看来万历皇帝真的是偏心啊,朱常洛的东宫穷的连卫队都没有,给朱常洵的财富却超过千万两白银。
  从赵之龙等人的家中也都搜出了上百万两白银,加起来也有近五百万两。
  刘成负责侯恂那边,也传来行动成功的消息,成功控制了侯恂,并且没有闹出太大动静。
  而侯恂那,并没有弄到多少钱财,只有区区二十多万两。
  可以说,这一晚上的行动圆满结束。
  不但将几个死对头控制......起来,而且还收获了足足一千万万两的白银,发大财了。
  至于朱由崧他们几个,贾琏暂时不打算杀掉,只是割掉了他们的舌头。
  明日朱慈娘就要登基了,交给朱慈娘这个新皇帝处置便是。
  崇祯十五年十月初八,崇祯皇帝的嫡长子,大明皇太子朱慈娘,在金陵紫禁城武英殿登基称帝。
  改元兴武,意为中兴大明,以武平乱之意,定于第二年正式施行兴武纪年。
  定先帝即崇祯皇帝朱由检谥号,为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庙号明威宗。
  整个登基大典仪式持续了整整一天,先是去明孝陵拜谒明太祖朱元璋,然后到金陵太庙,一祭奠列祖列宗。
  紧接着鸣号炮,一众大臣劝进三次,朱慈娘推辞前两次,第三次才勉强接受,意思就是不是我要当皇帝,而是大家都服我,拥戴我来当皇帝。
  接下来,便是登基大典,比如到寰丘祭高上天,告诉老天爷,人家的老大换人了,老天爷你批准一下。
  整个极为繁琐,贾琏光是看着,就感觉头大不已。
  但朱慈娘从小生活在深宫之中,对于这些礼仪都习惯了。
  被一众大臣簇拥着坐。上龙椅之后,朱慈娘龙袍加身,明黄色的龙袍上绣着象征了至高皇权的五爪金龙,威武而霸气。
  虽然朱慈娘还不满十四周岁,但这些天来经历了许多事情,已经有了几分气势。
  外加在五爪金龙的承托下,显得格外庄严威武,让人不敢直视,心生畏惧。
  被提拔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兼提督东厂太监的曹化淳,手持登基诏书大声喊道:“诏日:先皇蒙难,国不可一日无君,朕为先皇嫡长子,大明太子,今登基为帝,举国同庆,普天同乐,特大赦天下,以示上天有好生之德。”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登基诏书宣读后,百官纷纷跪拜。
  至此,朱慈娘算是正式登基为帝。而贾琏也身穿一身华丽的铠甲,位列武将首位。
  看着朱慈娘登基了,他心头的一块石头总算是落地了,接下来便是封赏功臣了。毫无疑问,贾琏当局首位。
  贾琏还记得,原本历史上,朱慈娘可是相当的悲惨,靠着隐姓埋名和一些老太监的帮助,从李自成和多尔衮手中逃脱,准备前往金陵登记。
  历经千辛万苦抵达金陵,却被已经称帝的朱由崧污蔑为假太子,关进了大牢,后来鞑子攻入金陵,朱慈娘又落入鞑子之手,和十几个亲王一同被斩首。
  哪怕这次有曹化淳护送,但如果没有贾琏的话,这朱慈娘根本没法活着抵达金陵,他自己肯定也很清楚。
  果然,曹化淳再度拿出一份圣旨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日:辽东建奴,中原流寇,荼毒大明,戕害先皇,人人得而诛之。今有平虏侯贾琏,擒获奴酋,平定闯贼五十万,阵斩建奴阿巴泰部六万,于鲁东平原县围歼建奴多铎部十万,护送朕南下登基,马陵山下不避矢石,以身护朕,后歼灭作乱贼子刘良佐,实乃国之栋梁。
  朕,特加封贾琏为鲁东,晋西,豫州,北直隶四省总督,四省之内,无论文武官民,皆听号令,敢有违逆不服者,以谋反论处,钦此!”
  贾琏上前一步:“臣贾琏,谢主隆恩,定不负陛下所托,早日收复京城,扫平建奴还都京城“
  这份圣旨一念完,群臣为之哗然。
  自土木堡之变后,大明从未有过武将担任总督的先例,即使贾琏贵为国公,那也是武将啊。
  大明以文御武的格局已有近两百年,如今新皇却要为这个贾琏破先例,让武将凌驾于文官之上,这还了得?
  想自己寒窗苦读二十年,从莘莘学......子中脱颖而出,又历经千辛万苦爬到高位,却要被一个粗鄙的武夫呼来喝去,这谁受得了啊?
  一时间,群情激愤,满朝大臣都嚷嚷着,请兴武皇帝朱慈娘收回成命。
  听着这群叽叽喳喳的大臣,贾琏冷冷的说道:“诸位大人,贾某自认才疏学浅,能力平平,既然诸位都认为贾某不堪大用不能胜任四省总督一职位,敢问哪位大人自觉可率军扫平建奴,收复京城?若是有人自认为可以做到,贾某必定将这四省总督之位拱手相让!”
  此言一出,这群聒噪的大臣顿时偃旗息鼓了,没人再敢张嘴。
  这要是继续鼓噪,被任命为四省总督被派去平定建奴,还有命活着回来?这鞑子可是攻陷了京城的,连先帝都死在鞑子手上,让他们去跟鞑子打,那不是送死吗?子中脱颖而出,又历经千辛万苦爬到高位,却要被一个粗鄙的武夫呼来喝去,这谁受得了啊?
  一时间,群情激愤,满朝大臣都嚷嚷着,请兴武皇帝朱慈娘收回成命。
  听着这群叽叽喳喳的大臣,贾琏冷冷的说道:“诸位大人,贾某自认才疏学浅,能力平平,既然诸位都认为贾某不堪大用不能胜任四省总督一职位,敢问哪位大人自觉可率军扫平建奴,收复京城?若是有人自认为可以做到,贾某必定将这四省总督之位拱手相让!”
  此言一出,这群聒噪的大臣顿时偃旗息鼓了,没人再敢张嘴。
  这要是继续鼓噪,被任命为四省总督被派去平定建奴,还有命活着回来?这鞑子可是攻陷了京城的,连先帝都死在鞑子手上,让他们去跟鞑子打,那不是送死吗?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