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大周咸鱼王 / 第十五章 冤家路窄

第十五章 冤家路窄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见何氏误解,赵希安忙道:“印子李那边的债,我已经说好了,能多缓上一阵。我又找了个能赚钱的差事,很快就能还清了。小娘不必担心。”
  “真的?”何氏无论如何不相信,几百贯的印子钱居然如此轻易就能解决,目露犹疑。
  要知道,别说几百贯了,就是数十贯,在寻常人家也已是了不得的数目了。
  红婆婆忙在一旁插嘴道:“我就知道少爷是个有大本事的,否则全县那么多蒙生,却只有寥寥数人能顺利过了童子试。少爷是文曲星下凡,这种小事应对起来还不是轻而易举。”
  边说,边给何氏递了个眼色。
  说实话,红婆婆也不信赵希安有那能耐,但男人都是要面子的,你若是当面露出不信任他们的眼神,只怕关系会越搞越僵。
  赵父当年就是如此,明明只是个家里的小问题,但另一个妾室余氏偏生不相信他能解决,一通大闹,生生气得他中风吐血,之后便一路病榻缠绵。
  何氏会意,便道:“是的是的,少爷如今长大了,要是老爷能亲眼见到少爷如今这般神气光彩,该有多好啊。”
  说着说着,勾起了伤心事,又垂下了泪滴。
  这院子,看来是不能待了。
  好在今日来,也不过是送点东西,增进一下感情,顺便报答何小娘先前的援助之情,如今既然目的都已达到,赵希安这就告辞了。
  红婆婆本想要留他用晚饭的,不过他推托家中还有事,就此别过。
  小宝他们舍不得大哥哥,又纠缠了一番,许诺下次带糖果来给他们,赵希安这才顺利脱身。
  刚出了院子门,往前走了不远便是县里最热闹的朱雀大街,迎面却撞上一个匆匆走来的大汉。
  这壮汉看上去不到四十的年纪,身材高大壮硕,身穿富贵绸外衣,头顶四方巾,额顶一方翠玉,衣着看着富贵,但却给人一种并非善茬的感觉。
  尤其是他面上斜挂着的那道刀疤,尤其唬人,眼神也是极为冰冷,街上那些行走过的路人,无不避让不及。
  赵希安只是觉得此人分外眼熟,但始终想不起曾经在哪里见过他。
  想来是前身认得他,但自己偏生没能完全继承前身的记忆,因此有了偏差。
  但那个高大的中年汉子,看到赵希安,同样愣住了。
  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复杂的情绪,似乎带着些怨恨,又似乎透着些阴冷。
  然而这种眼神不过是一闪而过,随即又恢复到先前那种冷漠到极致的感觉。
  赵希安停住了脚步,他不是傻子,既然大家都认得,对方却装出如此一副神情,想来必定不是朋友。
  与其让人在暗中瞄着你,你却不知道他的身份,还不如当面问清楚。
  赵希安就这么看着对方,脸上浮起一副胸有成竹的微笑,仿佛一切尽在掌控。
  这种神情,不出意外,让中年汉子感到了别扭。
  他忍不住便问道:“大郎,怎么如此无礼?”
  大郎?
  这个称谓,顿时让赵希安脸都绿了,脑子急速转动了起来。
  首先,大郎这种称呼,肯定会让他联想到一些不好的东西。
  比如说,吃药吧……。
  虽说赵希安确实在家里行大,按这个时代的称谓,叫大郎也没问题。
  但为啥听了那么不爽呢?
  而且不带着姓,直接叫大郎,肯定是熟悉的人才会如此叫,绝对不见外。
  “还未请教?”赵希安不得不装出一副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容,向对方拱手行了一个礼。
  中年汉子一愣,随即怒道:“不就是分了家,你居然连舅父都不认了?”
  舅父?
  赵希安记得,自己死去的便宜老妈,乃是江南人士,平日里也少有来往,这个舅父一口济州府的土话,肯定不是自己母亲那边的亲戚。
  而何氏出身小户人家,家里就一个年幼的弟弟,看年龄也绝对不是。
  那么唯一的可能,这位就是余氏的大哥,也就是谋夺自己家产的幕后主事,那位余大奎余员外。
  员外只是大周朝对富人的一种尊称,根本就和员外郎这个官职毫无关系。
  茶博士不也是博士么。
  首先,这家伙不是好人。
  其次,按印子李的说法,这家伙一直在阴自己,或许是为了家产,或许另有所图。
  最后,这也是赵希安刚刚才想到的,这家伙既然很有钱,看样子势力也不差,那为什么要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一个破落户当小妾?
  如此多的疑问,在赵希安的脑子里急速盘旋,一时半会根本无法消化掉。
  但很明显,他不能如此僵持下去,落人口实。
  赵希安面部表情略有僵硬,问道:“舅父?舅父大人?”
  余大奎见状怒气稍歇,但依然是一脸的不悦,道:“即便我妹子只是你的小娘,又分了家,我们总还是亲戚,见面叫一声舅父也是应当吧?”
  这是挑理了啊。
  赵希安尴尬地笑了笑,指了指脑袋:“抱歉,前些日子被人打了一棍,很多事情记不太清了。只觉得舅父大人面熟,一时居然未能认出,恕罪恕罪!”
  说罢再次躬身行礼。
  他是后辈,给长辈行礼本就是应有之份,但却让余大奎有些意外。
  要知道以往赵希安不止一次见过他,但从未正正经经行过如此郑重的礼节。
  难道真如外界传闻所说,这小子被一棍子打傻了?
  但若是真傻了,又怎么可能同刘三说的那样,轻而易举就摆平了印子李?
  难道是刘三故意编排谎话,来逃脱责任?
  不管如何,都不可大意。
  余大奎吸了口气,面上浮起了些许笑容:“无妨。既然大郎受了伤,就该多休息,日后才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啊。”
  赵希安苦笑道:“这一次受伤颇重,以前学的那些圣人经典居然忘却了七八。慢说考取功名,只怕是日后都很难恢复以往了。”
  这个对于余大奎来说是极好的消息,此刻听来却有些讽刺。
  无心插柳柳成荫?刘三那一棍子还有这么好的效果?
  余大奎不相信天下会有这么好的事。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