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孤独的朝圣 / 母親的往生

母親的往生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在學海無涯苦作舟的生活里,私塾先生沈氏的別墅園區內,依然是孩子們背書的朗朗之聲…
  突然一通電話鈴響,驚擾了這幫讀書郎。電話的那頭,是逸清晨的比丘尼師父__了塵。她那獨有的謙卑的有些怯懦的聲音:孩子…你趕緊回來一趟吧!母親病重…
  撂下電話,逸清晨从先生的書房走出來,像是失去靈魂的軀殼般飄忽不定。她清晰的記得自己為母親的病情作出的努力。那因為父親去世而白髮蒼蒼的母親,在自己精心陪伴下重現青絲的奇跡呢?為何會有烏雲蔽日的一天呢?不是康復了嗎?了塵師父的承諾呢?她不是説衹要把母親交給她就可以安心學習的麽?難道…選擇信任了師父,母親就要離開?她覺得被拋棄了麽?…腦袋嗡嗡作響,各種疑問充斥著思緒。
  午飯時,先生和她的丈夫還有爺爺奶奶,姐姐弟弟在一張大圓桌上,像古時候的家庭般進食。得知逸清晨母親的病訊,姐姐為她收拾好了行李。先生把她从臺灣出差時買回的《辭海》送給了她,還準備了很多零食給她在路上吃。大家都在忙著她的歸去,但好像那條路沒有盡頭。因為師父發來的是母親的病重通知。因此,那天的午餐變得異常難以下咽。她的一切努力可都是為了母親,倘若她此刻離去,那麼她的學修還剩下什麼意義?一路上,她都在反思這個問題。
  時值非典(非典型性流行感冒)時期,逸清晨次日由先生家(江蘇太湖)乘火車趕往成都。費時三天兩夜。
  一所矗立在田野間的寺院,晨鐘暮鼓。宣說著三百多年的歷史。坐落於成都城郊。母親在那之後往生於萬佛寺內。逸清晨和兩位居士婆婆陪伴了她的往生之路。而彼時逸清晨處於懵懂的青春期,對於陪伴的理解還并不是那般深刻。衹是,她知道,那個時候一定要陪在她身邊。即使不能真的感同身受,也好過讓她孤單的去…
  時間的證明,逸清晨的決定是多麼的正確。和她一起努力到最後一秒,即使有遺憾,至少是努力過的。
  佛陀不稱一個人死了,因為那是斷滅的知見。很狹隘。佛陀觀察人生的歷程猶如太陽的升起和落下。當你目睹黃昏暗夜時,有人在另一個國家見證著它的初升。因為,它從未升起和落下,它衹是圍繞地球在轉動而已。多麼高明的見解!足以說服世間最聰明的人。逸清晨深深相信,這世界,但凡稍微智識明朗的人都會被佛陀的教學感化。而這份信任,在那個年紀還不足以面對現實的無力。讓一個成天幾乎浸泡在佛陀宏觀思想下的孩子,面對著世間生命最為赤裸的第二時刻。她不能像看著太陽的升起與落下那般看待至親至愛的生與死…太陽的光輝由明至闇,我們會覺得正常。而人的生命和身體的變化卻讓人難以平常心對待。就好像説那句歌詞一樣:白天不會懂得夜的黑。因為,死亡的中陰旅途是漫長的孤寂,沒有任何的陪伴,據說那些高階靈修士可以,但逸清晨那時候還是佛門的初學者,對於死亡之旅的陪伴,她顯得是那般的稚嫩。
  而今邁步從頭越,翻看十七歲的孩子面對母親的生與死。無法面對,便無從談陪伴。所以,那時待在母親身邊的逸清晨對於經歷著往生的人來說,無疑衹是一個纍贅罷了?而她必須假裝堅強到可以洞察一切。而旁邊的人都能一眼看穿她,衹是一個紙上談兵的小丫頭。但沒有人會樂意揭穿這個小丫頭的面具。因為她的面具是堅強給死神看的,雖然死神只看重了那一刻她的母親…
  未完待續…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