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从香江开始的巨星生涯 / 第六章 许陈霸榜与签约邵氏

第六章 许陈霸榜与签约邵氏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许陈霸榜事件!
  陈依晨的新专辑霸榜活动引起了很多其他歌手粉丝的不满,其中最强大的粉丝团就是粤语流行歌曲鼻祖许冠杰的粉丝。
  毕竟许冠杰是粤语流行歌曲的鼻祖,以一人之力打开整个粤语流行歌曲的地位,人长得帅又有才华,谁会不喜欢呢?
  可是许冠杰的专辑销量。居然被一个刚崛起的后辈超越了,而且同样的也是粤语流行音乐专辑,自然会有很多人不服气,会对后辈产生非常强大的质疑。
  不过许冠杰的粉丝也还是理智粉,只不过是有一小部分人的嫉妒心理作祟而已。
  陈依晨的歌曲《ShallWeTalk》是这一整张的专辑中最火爆的一首歌,不管你是打开音乐广播电台还是打开电视机,还是出门逛街都能听到这首歌。
  很多音乐人也很佩服陈依晨的这首歌,歌词意义深远,探讨亲子家庭关系为何越来越疏离,为何有隔膜,如何去化解这些疏离与隔膜。
  陈依晨也在这首词里加载了许多的东西,令一首流行乐难见的变得富有人情味。
  很多浪子游人听完这首歌后,很多人产生了对家的思念,也有刚刚吵架过后的父子,在听完这首歌过后开始尝试理解对方,并和好如初。
  许冠杰也曾在演唱会上翻唱过这首歌,并表示对陈依晨作词的这首歌感到惊喜。
  这个时候电视机还没有普及,人们想获得外界消息靠的都是广播和报纸。
  而陈依晨也因为这一张专辑正式火遍整个香港,不仅打赏了自己名号,也成为了人尽皆知的偶像。
  这个时代有才华的人很多,有颜值的人也很多,而既有才华又颜值的人,同样的也不少。
  在这个时代,人想当明星,大部分都是去拍电影,很少会有人会去当一个全职歌手去出专辑的,市面上的流行歌曲也大多是以国语和英语为主。
  许冠杰是第一个打破这条规则的人,而陈依晨则是第二个。
  也正是因为许冠杰和陈依晨两人的影响,歌手这个职业开始大火,人们所创作的流行歌曲也开始转换为由粤语为主。
  整个香港各处也开始大力的兴办音乐比赛,举办音乐比赛的个数与之前比整整翻了10倍。
  而在月比赛中获得冠军脱颖而出的歌手也开始变多,一时间整个香港掀起了一股歌手热。
  人人都想当歌手,人都想成为歌手。
  人们最向往的职业也有之前的电影明星转化为了流行音乐歌手。
  可以说许冠杰与陈依晨两个人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属于歌手的黄金时代。
  而作为这个领域巅峰的两人,必然要选出一个人来作为这个黄金时代的领导者。
  于是两家的粉丝开始处处的较劲,互相的为谁是新时代的领导者而做争夺。
  而许冠杰与陈依晨表面上看起来很和谐,但私底下也处处的在较劲。
  倒不是争夺地位,争夺名誉而较劲。
  而是为了扩展粤语流行音乐的发展而较劲。
  两人也在不断的向不同的领域靠近,争取写出一首开启领域的歌曲。
  如陈依晨的《ShallWeTalk》是在向亲情的领域靠近,许冠杰的《半斤八两》是在向底层人民领域靠近。
  但说到底也就是两个字。
  创新。
  两个人都为了创新而努力,为了创新而奋斗。
  许冠杰与陈依晨两人的交情很好,因为陈依晨的父亲就在宝丽金唱片公司工作,而许冠杰也是宝丽金唱片公司的签约歌手。
  所以两人很早之前就见过面,很早之前就对音乐有着不同的研究与探讨。
  而现在两个人也都出了专辑,开拓了不同的领域,成为某个领域歌曲的领导人。
  如许冠杰主攻底层人民歌曲,歌颂底层人民。
  而陈依晨则是主攻情感歌曲,歌颂爱情,亲情友情等。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人制作了一首又一首的精品。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了许陈霸榜事件。
  今天的榜一是陈依晨,明天的榜一是许冠杰,这周大家听许冠杰的歌曲,下周大家听陈依晨的歌曲,首先是时间的跨度长,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
  而这一段时间音乐排行榜上又经常是两人的歌。
  因此人们将这个世界称为许陈霸榜事件。
  而这一次事件后的结果,则是许冠杰转战电影,成为了电影票房的保证。
  而陈依晨则是成为了著名的电影导演,编剧,演员。更是获得了香港金像奖最佳导演,最佳演员,最佳编剧等称号与名誉。
  陈依晨以导演,编剧,演员,监制,出品的电影,也一次又一次打破并刷新了香港电影票房记录,成为了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缔造者与见证者,更是在拍摄电影中获得了一位动人,美丽,又诱人的妻子。
  当然这都是后话。
  现在的陈依晨,眼前正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是签邵氏还是签约嘉禾。
  邵氏兄弟是香港老牌的电影公司,主打武侠电影与黄梅戏,当红演员有:姜大伟,狄龙等。
  嘉禾是香港最近崛起电影制作公司,主打喜剧片与动作片,当红演员有:李小龙,许冠文,许冠杰等。
  相比之下嘉禾更有潜力,也更自由,但无论是电影院数量,还是电影制作人员与电影演员,相比邵氏都有不少的差距。
  邵氏虽然没有嘉禾的潜力大,自由度高,但是无论是电影制作人的质量与数量,还是影视演员都比嘉禾要好不少。
  不过陈依晨的好友都在嘉禾发展,陈依晨不去的话,还是有些过意不去,好像是有意与他们疏远一样。
  但是此时嘉禾的电影产量又没有邵氏的多,质量相比而言也就比邵氏的好那么一点,相差不大。
  说到底此时的嘉禾完全就是许冠文的一枝独秀,邵氏却是百家争鸣,百家争放。
  不过嘉禾的佳片比邵氏的佳片要多,并且再加上陈依晨有很多的朋友都在嘉禾发展,如果陈依晨自己也加入嘉禾的话,那肯定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可是陈依晨对于电影完全就属于一个完完全全的新人状态,什么都不懂,也什么都不会。
  以这样的状态来看这两家电影公司。
  嘉禾是一个你可以自由发挥,自由的展示自己魅力的地方,可这对于陈依晨来说却不是他现在应该去的地方。
  邵氏是一个大型的生产电影的机器,里面有很多优秀的老师,有很多优秀的学生,完全就是一个新人的学习平台,对于电影什么都不懂得陈依晨这样的新人演员来说是一个好地方。
  于是经过一番的思想斗争,陈依晨最终决定签约邵氏,认真学习电影知识。
  这是一个三年时间的长约,但这对于陈依晨来说,不多也不少,刚刚正好。
  不过此时的陈依晨,绝对不会想到,他未来既不会成为嘉禾,也不会续约邵氏,而是和好友一起。组建全新的电影公司,与嘉禾和邵氏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并且他因为邵氏,结识了他以后的妻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