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我契约的都是神兽 / 第四章 分科、试训

第四章 分科、试训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十余载的岁月,使得灵气复苏的影响,越来越深。
  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已然有了诸多世纪性突破。
  当然,这些东西并不是赵登关心的。
  有了金手指的赵登童鞋,早已规划好了自己借助灵宠成神的未来。
  怎么会分出心来去搞学术。
  不过眼下,倒是有一桩变革,已经影响到了他。
  那便是今年,诸夏民国的高中,在原本的文科理科中间,加上了一门武科。
  武科这名字,不知是哪位教育大家所取,简单粗暴。
  其课程与考试科目,与灵气复苏之后出现的战斗人员有关。
  如今这些人员,已经广泛的融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但却缺乏专业的培养。
  这群人中,以签订了灵契的驯兽师居多。
  但也不乏其他修炼者。
  于是官方给了他们一个称呼:灵能者。
  国家领导大手一挥,表示“我们的国家建设需要人文地理,需要数理化,也需要灵能者。我们的教育要三手抓,三手都要硬。”
  自此,国家机器全力运转。
  编写相关教材、确立分级制度、招聘教育人员、教育人员培训。
  一系列准相关措施飞速运转下,赵登刚好赶上了开设武科的第一个年头。
  只见他穿着成套的白色短裤背心,以及一双紫色跑鞋,一路慢跑往学校赶去。
  小玄一颠一颠的跟在他身后,使他的速度,放慢了不少。
  尽管小玄已经是钻石小宝贝了,但毕竟小家伙刚刚发育。
  能跟上慢跑的赵登,已经充分的体现了小家伙的潜力。
  已经决定读武科,小玄便是自己明面上的灵宠了。
  早晚要跟着自己出门见人的,也没必要把小家伙留在家中。
  至于小黑和小白,已经被赵登收进了灵契。
  快到校门口的时候,赵登便把小玄抱了起来。
  虽说今天赶到学校的,只有一个年级的学生。
  不过加上家长什么的零总起来,也是人多手杂。
  外表平平无奇的小玄,并没有引来太大的关注。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赵登一样,有金手指,一眼就能看出小玄的不凡。
  “这小家伙是灵宠吗?看来你运气不错。下定决心要报武科了吗?没事,可以先报了试一试。”
  班主任依旧像往常一样,絮絮叨叨。
  不过看到小玄后,他也没有继续劝赵登不要报武科了。
  尽管,在他看来,选择分科是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大事。
  而武科,是个新开的科目,新的东西往往意味着不确定。
  “报了武科明天就要到校进行试训,从明天到学校正式开学这段时间都是武科学生的试训,试训期间志愿改变的话可以第一时间和老师联系重新选择分科。”
  这个通知,是上面这几天刚刚下来的。
  新的分科是件大事,国家领导十分重视,安排的很全面。
  “知道了,老师。”
  这个消息,对于贪玩的学生而言,无疑是重磅霹雳。
  赵登甚至觉得,会有一批学生,为了享受一个美好的暑假,而放弃武科。
  不过,他自己倒是无所谓。
  一直以来,他自律的生活,是不分寒暑假的。
  选择分科的时间,是今天一天。
  这是为了防止,有学生一时大意,而错过时间。
  不过,这个宽松的时间设定,使得学生们的到校时间,交错开来。
  至少,在赵登确定好自己的志愿后,同班的同学一个都没有遇到。
  大家,大概都想,睡个懒觉吧。
  当然,赵登也没想和谁来个偶遇。
  事实上,从小到大,赵登没有什么朋友。
  赵登毕竟是穿越人士,灵魂的年龄,加起来有四十岁。
  让他就这样和一帮小朋友,一起快乐玩耍,也不太现实。
  而且日常的学习训练,把他的时间排的满满的,也空不出来。
  眼下志愿已经填完了,赵登和班主任确认过,没有其他事情后,便回家了。
  尽管班主任看起来,想留他在那说说话,一个人总是无聊的。
  但赵登还是溜了。
  虽说有些不近人情,但对于人生目标明确,且已经习惯了孤独的赵登而言,也许今天过后,他和班主任的人生,便再无交集。
  对于上了25年学,且重新分过21次班的他而言,这已经是常事了。
  一路再次慢跑回家,从路过的熟食摊上,买上一斤五香牛肉。
  赵登的生活,再一次进入日常的节奏。
  尽管这个节奏,会在明天打破,但今天他仍没有放纵。
  简单,单调的一天。很快过去了。
  是夜,帝都国家会议大厅,诸夏民国的领导人齐聚于此。
  “武科开学了吧。”
  最高领导人,提出了今日会议的主题。
  底层人民,完全想象不到,国家对于武科的重视。
  当然,这样是领导们的策略。
  都去学武学了,国家由谁建设?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有些事情,不能只是抱怨领导。
  “武学进展很顺利。”
  下方的国家教育部门总长,就相关事宜进行了汇报。
  “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
  最高领导人,就这一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这一届学生,是绿星变化后出生的第一代,势必与当前的环境,更加契合。时至今日,我国已经把握住了这次时机。”
  他对国家现阶段的发展情况,表示了肯定,但话锋一转,继续指出了问题。
  “未来的发展,我们同样要找准先机,武科,便因此而生。”
  “有些事,我们不能亲力亲为,但只要培养出相关的人才,并加以爱国教育,相信我诸夏民国的未来,一片光明。”
  一席言毕,掌声如潮,他趁此端起水杯,润了润喉咙。
  “下一阶段的工作,教育总长,加紧筹备。”
  “好,散会。”
  领导人日理万机,时间宝贵。
  会议要领传达到位,他们便要各行其是。
  当然,领悟到会议要领的,不只有在座的诸位。
  “我们的人,安排好了吧。”
  一处阴风习习的雄关之下,浑身黑气笼罩的鬼面人,正对着手机进行安排。
  “安排妥当了,大人。”
  “如此便好。”
  当然,这些事情,并不为赵登所知。
  此时的赵登,正沉寂在梦乡。
  翌日一早,赵登便起床,带上小玄,在路边喝了碗胡辣汤,然后来到学校操场。
  报了武科的学生,要在今天7点30分,到学校操场集合,开始试训。
  这次试训,便是要告诉学生:
  武科,与之前的学科不同。
  它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汗水乃至鲜血。
  “武”这个字,已经充分说明了,这群灵能者,毕业后需要从事的工作:
  野外探险、军队、安保等一系列,需要和人以命相搏的行业。
  所以在一开始,政府下达的文件《新立武科作业指导书》的第一页,便借用了军队的一句话: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武科,本就是从军队体系中,单独划出来的。
  灵能者已经与数种行业相融合,成为一种新兴的职业,而且有着庞大的基数。
  已经不是单纯可以靠着部队消化了。
  正是看到了这一点,诸夏民国第一时间,做出了战略部署。
  7点30分一过,学校大门关闭,校领导坐在操场前的主席台上,开始致辞。
  这是诸夏民国的传统项目。
  赵登听得有些乏味,便开始估算起学校报了武科的人数。
  宏列县第一中学,一个年级的人数约1800上下。
  此刻操场上的人数,大致为300多。
  具体赵登也数不太清楚。
  不过,总体看来,大概是一届学生的六分之一。
  毕竟武科新开,其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又是卖命的活计。
  很多家长,不希望将来有一天,白发人送黑发人。
  当然,还是有一些,前期开荒者的后辈。
  以及一批,对武科感兴趣的学生,顶着家里的压力,选报了武科。
  便是这六分之一了。
  赵登点完人数的时候,主席台上领导们的讲话,也进入了尾声。
  “。。。试训的分班为每班30人,具体情况贴在主席台前,请各位同学在开幕式结束后,自行确认分班,然后到指定地点集合。”
  “感谢教导主任的致辞,开幕式结束,请大家有秩序的按照教导主任的安排,集合训练。”
  主持人话音一落,操场上瞬间如同煮沸的汤锅一般嘈杂起来。
  “一班,嗯,没有。”
  “二班,嗯,也没有。”
  “三班,没有。”
  “四班,诶,有了。”
  赵登借着自己多年锻炼出的体格,很快的挤到了主席台前,找到了自己的分班。
  “唔,四班的集合地点,是在篮球场。”
  很快,赵登便又借着自己的体格挤了出去。
  估摸着人群还有个十来分钟,才能散开。
  他便去上了个厕所。
  天知道,等下会不会,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