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大虞囚刀纪 / 第十一章 即入世

第十一章 即入世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初遇夭夭,忘湘君并未深思典三秋与老者的对话,只觉得两人对话十分有趣,听起来似懂非懂,每句话看似合情合理,又似乎大有深意。可在酒肆外红尘祠修行一事被典三秋点破后,回到了城主府忘湘君细细回想,典三秋在城南贱民坊说的每一句话好像都大有深意,当真应了酒肆店小二的一句话,言浅意深。
  典三秋邀请忘湘君坐下,给她倒了一杯自己带来的醇酒,又命人取来一副碗筷,笑着道:“山下俗世有一则《酒色财气歌》湘君姐姐听过吗?”
  忘湘君摇头,典三秋笑着念道:“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财是过海云烟,气是惹事根苗,看来四字有害,不如一笔勾销。”
  念完后,典三秋继续道:“这是上半阙,据说这则《酒色财气歌》出自百年前虞古王朝硕儒石麟先生之手,是石麟先生早年负笈游学归来之后所作,意为劝诫自己,专心读书。不过此歌还有下半阙,据说是石麟先生晚年所补: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断人稀,无财不成世界,无气总被人欺,看来四字有用,劝君量体裁衣。”
  典三秋说罢见忘湘君陷入沉思之中,也乐得清闲,自饮自酌。可没过多久,忘湘君突然抬头,眼神清澈明亮道:“我懂了。”
  典三秋笑着点头,一则《酒色财气歌》无非就是两个意思,年少处世之学在于‘克己’,而年老之智在于‘洞明’。想到这里典三秋不自觉地哂笑起来,自己这样算不算提前给忘湘君泄题?
  一边吃着,一边和忘湘君解释在城南与老人家言语之间的交锋。忘湘君不请自来,便是二人之间的缘法所致,否则欧冶治怎么不来?忘湘君怎么不去找欧冶治?典三秋虽年少多识,但也只是一名少年而已,虽然平时刻意压抑自己,但有人主动求教,免不了要卖弄一番。
  忘湘君吃的很少,浅尝辄止而已,与琴姨恰好是两个极端。琴姨是只要桌子上还有食物,就必须要吃完,绝不剩下一丝一毫,典三秋十分好奇琴姨是如何维持自己那娇柔身段的。见忘湘君已经吃饱了,典三秋身为主人,自然不好意思继续吃下去,意犹未尽的拿起桌边的锦缎子擦了擦嘴,命人收拾桌子,端上茶水。
  典三秋端起茶水,用杯盖抹了一下浮在开水上的茶叶,轻抿一口茶水在舌尖咂摸滋味,见忘湘君一脸正色的端坐对面,便笑着道:“湘君姐姐莫要拘谨,既然入世修行,便要习惯世俗的一切,否则看似身在俗世,心却不在这里,反倒是像那欧冶治一样,修心修力两不成,落了下乘。若是实在为难,湘君姐姐不如把这十年红尘当做一场游戏,既然要玩,那就要全身心的投入。”
  忘湘君稍稍犹豫,学着典三秋的样子端起茶杯喝茶。
  典三秋点头笑着道:“我从七岁起跟着父亲外出学做生意,去了不少的地方,见过父亲与各种各样的人做生意,无论是王室贵胄,还是镇守一方的人间诸侯,亦或是普通百姓,我发现无论是什么人,我父亲与之应对都是游刃有余而且乐在其中。渐渐的我便明白了一个道理,与别人说话时,不止要听他说了什么,还要听出他没说什么,往往这些他没说出的话,就是他心中的真实诉求,比如我在与店小二聊天的时候,他话里话外都在询问我因何而来。。。”
  夕阳下,西跨院的主院三楼亭台处,一身大红衣袍的女子半倚窗棂,目光落在侧院的少年少女身上。女子眉目如画身姿曼妙,美眸中似有光华流转,顾盼生姿,媚态天成,一颦一笑尽显狐媚之色。女子右手提着一只玄青色酒壶,迎着落日的余晖,女子提起酒壶轻啜一口,笑骂道:“到底是典家的种,蔫损坏三样儿本事一样也没落下,这小王八蛋。。。”
  典三秋与忘湘君并没有发现女子的存在,仍在复盘今天下午酒肆内外的一言一行。
  虞夏心中十分疑惑,回去的一路上盯着陶寒左看右看,好像重新认识了陶寒一样。目盲老道生前私底下总会和年幼的虞夏诉说同一件事情,陶寒不是傻,而是大智若愚。乃至于事到如今,虞夏仍旧深以为然。
  可惜此时虞夏是媚眼抛给了瞎子,陶寒一路上双眼无神,表情木然,痴傻之状不似作伪。
  目盲老道生前穷困潦倒,用多年摆摊算命留下的积蓄买了这一座破落院子后,再也购置不起其他家什,房间里一张土炕,一桌一椅就是老道的全部家当。如今泥瓶巷的百姓谈起老道,忆起的不是老道算命水平有多高,而是老道把泥洼二字改为泥瓶以后,巷子里的孩子确实好生养了许多,生活虽然仍旧清苦,但孩子没病没灾就是为人父母者的最大欣慰。所以巷子百姓的心里多少念着点老道的好,愿意厚待陶寒几分。
  还未走到巷口,二人就看到一瘦高男人站在老道家门口,从身材上看是隔壁邻居张屠户。落日的余晖下,天光昏暗,男人身形萧索,神情复杂的看着目盲老道生前的院子,似在缅怀老友,又似在忆往昔岁月峥嵘。
  等虞夏二人走近了,男人脸上的复杂之色消失不见,微笑道:“倩娘给别人家做针线活儿去了,回来的晚,今天晚上你们在我家吃吧!”
  男人温和的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岁月中虽偶有风霜雨雪,但似乎都难以在男人的脸上留下痕迹。
  虞夏和陶寒跟在张屠户的身后,住在泥瓶巷里的本就是贫苦百姓,婚丧嫁娶之中的琐碎杂事也都是邻里间互相帮衬,针线活一时做不完,主家就会留人在家里吃饭,若是家里有孩子独自在家的,邻居也会帮忙照顾一二。
  还未走进张屠户的院子,虞夏就闻到炖肉的香味,不自觉的咽了一口口水,对今日晚饭充满了期待。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