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我是地球总扛把子 / 第二章 资本主义

第二章 资本主义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数学里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依据——三角是最稳定的结构。
  人类社会的结构关系就是三角形,少数人如金字塔般处在顶端,而大多数人则作为基石堆在下面。
  这样即使上面千疮百孔,金字塔也不会轻易的倒塌,那些历史上几百年才更迭的王朝证明了这一点!
  可是在物质基础消失后,人类社会的金字塔结构也随之消失了,一百亿的灵魂居住在陈克体内,形成了原初的混乱,同时又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不需要每日三天的吃饭,不需要睡眠,随着生理需求一同消失的……还有金钱。
  一无所有,无法重新建立的货币体系,使得所有人在这一刻平等,除了陈克之外,能够凸现出他们不同的——只有思想。
  有些人无法接受这一点,他们浅薄的灵魂看不惯崇高的世界,就如同他们不学无术也可以站在众人之上一样,他们生来高贵!
  他们怎么可能和其他人一样?
  谎言说久了,连他们自己都深信不疑。
  一些人渴望着重建秩序,家园刚刚毁灭,但他们还活着!
  这些人建立了精神领域的私聊频道,他们之中的成员包括企业老总、石油大亨、皇室成员、国家总统、银行股东、政府议员、在各领域耳熟能详的垄断企业,医药制造业,娱乐巨头公司创始人等一小部分富裕阶级,掌握着曾经全球的经济命脉,一小撮中的一小撮,自诩为人类最高精英们的存在。
  他们在这段时间里进行了很多努力,且成果斐然——
  对家园的缅怀情感的煽动卓有成效,地球刚刚毁灭,绝大多数人都处于对未来的绝望和悲观之中。
  这时候,资本家们在人民是心头添上一把火,不停的重复地球生活的美好,加重他们对现状的悲观,接着提出重建秩序,这时,反抗者会有多少?支持者又会有多少?
  再者,他们建立了私人频道,并且在商讨后,决定发展线下模式,即他们自身负责下面的人,再让下面的人负责更下面的人!
  这是十分简陋的管理办法,但在短时间之内,是他们能根据现状做出的最好调整。
  私人频道内,精英们灵感的火花在碰撞,不断提出更好的建议。
  “还有工作,工作必须得尽快落实!”
  “陈翰林博士那边的部门,到时候就叫做科学部吧。”
  “可是我们现在都没有身体了,还能做什么工作?”
  “嘿,多的是,我们可是建立信息审查会,研究出信息存储库,再让每一个人都将脑海中的记忆和灵感贡献出来,其他人想要阅读这些,就需要点数。”
  另一个人问道:“点数从哪里来呢?”
  “这不就是各位最擅长的领域了吗?别忘了我们的现状,家园毁灭,朝不保夕,难道不应该有口号吗?我们所有人都应该行动起来,共同拯救人类的命运!为了我们最爱的人,为了能有重新站在土地上的那一天,请绞尽脑汁的思考,我们需要眼睛,我们需要双腿,我们可以什么都需要,但实际上什么都不要!”
  “好一个骗子,接着我们再在这个小聊天室里商讨着:‘可以公布的信息’?”
  “民众是无知的。”他坦然的说道,“他们也必须无知。”
  精神领域的世界中燃起火焰,四周发出一声声惊呼,说话之人的心中充满了自信与骄傲,“我们终将成功,总有一天,这里会变成高大宽敞的宫殿,桌上摆满鲜美的果实,而各位,也将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把交椅。”
  “毕竟,我们有一百亿个大脑可供使用,不是吗?”
  聊天室里一片欢笑,有人迫不及待的问道:“我们什么时候重建秩序?”
  “三天后,很多人都在收拢以前的部下,趁着很多人的思想还没有转变过来,我们仍然是高高在上的!”
  “一切都已经准备完毕,人类是属于我们的。”
  资本家们很期待,为了那一天的到来,他们可以舍弃一切!
  “可是那个神怎么办?”
  还是有人说出了不该说的话,气氛为之一冷。
  “神,你说神?”
  “他不是神,以前的人力车你知道吗?他只是一个坐骑,只是一个抬轿子的!”
  “愚蠢至极,你就不为你的想法感到耻辱可笑吗?”
  说出这句话的人被怼的面红耳赤,精神波动都不稳定起来,“可,可是……”
  “别担心,等我们成功建立了秩序,封他一个头衔不就好了?”
  “替换掉他的研究也必须得加快进行!”
  “他只是一个人,还能违抗一百亿个人的意愿?不管他存在的原理是什么,恐怕都与我们是分不开的,到时候,他也只不过是一个大号的奴隶罢了!”暗中有人冷笑着,恶意十足,实际上是在嫉妒,为什么他们不是陈克?
  如果能有那样的力量,毫不夸张的说,他们就捏着所有人的命脉,到时候早就按照自己的意愿,随心所欲的打造着只为他服务的乐园了!
  一些人仿佛回到了创业初期,在为某个关键的赌博而心潮澎湃,但更多的人完全无法体会这种感受,他们生来就躺在三小时都走不完的庄园了,每天起床的女仆排着队照顾她的起居,他们的手指习惯性的捻着雪茄和丝绸,保养之好见不到一丝丝劳作的痕迹,他们指尖漏掉的一点碎屑,就可以保证无数的家庭衣食无忧。
  所以他们生来高贵,将平等作为种族主义来看来,当初刚出现的时候还惊恐了一会,后来才发现,口号也只是口号。
  等秩序重新建立,这些人类的精英们第一时间就会关闭全人类的集体精神链接,不需要一百亿人可以同时对话的平台,应该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圈子存在!封闭才利于统治,一成不变就是最好的未来!
  陈翰林博士正在静静地思索着他的过去,自17岁开始展露头角的他,一直到32岁才当上一家小型科学杂志的主编,他的一切研究都无法寸进,没有资源、没有人脉、没有平台,这让一个天才饱受痛苦。
  即使他放下身段去结交自己曾经看不起的粗俗之人,得到的也只是敷衍的逢场作戏,他身上知识分子的标签,使他和资本家们有着天然的隔阂······而科研,又是最烧钱的行业。
  一个项目动辄数十上百亿的资金注入,高精尖的仪器更是销金窟,仅凭他一人,根本无法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那也是陈翰林第一次······动了改变的念头。
  他和前妻离婚,娶了一位富商的女儿;以他的学识和才华,这并不是什么难事,再经由富商女婿的这个身份,逐渐结识对方的人脉。
  人脉可以产出人脉,很简单的数学题,10的10次方就是100亿,有钱人们喜欢庆祝和炫耀,注重面子和尊严,在他们的派对上,陈翰林八面玲珑,觥筹交错,既用热情的姿态拉进关系,又偶尔用深邃的学识震慑他们。
  陈翰林坚定的认为自己是对的,如果不是舍弃了许多,他现在还会是那个郁郁不得志,最终泯然众人的老博士,科研是一个残酷的职业,如果想站的更高,孤傲清高是不行的!
  他的精神呈现出痛苦的紫色,但是最终,还是在柱子上刻下了什么。
  三天的时间,转眼即逝。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