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走在风雨中 / 第十一章,捐助

第十一章,捐助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1998年的番禺市,不像现在如此发达,但也很热闹,只是那时候人民的热闹法跟现在的不同。
  那时候石碁商业街的夜市还都是摆着摊像极了现在的农贸市场,但也颇为拥挤。市桥新广场修建前,那地方是群众聚集的地方,各路小贩摆着各种各样的地摊,自主形成了集市……
  唐敬文洗了把脸,跟着杜婷来到了公司地标段……望着还未开发的土地,问着:
  “姐!你说你们开发那么多房子,都能卖得掉吗?他们为什么自己不像我们农村那样自己盖房子住?”
  杜婷不慌不忙的指着附近正在开发的楼盘说:
  “政策!什么叫政策!我们这个行业是属于政策型产业!我国的行情左右着这个行业的发展……咱们国家要发展…怎样发展?”
  “修路啊!我们村里整天打着广告语,要想富,想修路啊!”
  杜婷真是急的想骂人,修修修!修你妹啊!但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杜婷也只能慢慢解释:
  “修路!只是一部分!修路还不是为了减少运输的麻烦,让商品流通快一点吗?不过这给城市的发展并没起到什么决定性关系……城市发展,首先要提高人民的物质水平,其次发展城市经济水平,然后在改善城市风貌,环境,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可怎么提高这些问题便是重中之重…所以现在的广州市经济水平提高了,自然也就要改善城市环境了……”
  “那给你们房产公司有什么联系呢……”
  “联系?联系大了…像你说的人人都自己盖房子,咱们市那么多人口,土地就那么多,他们还不得把广州盖的乌烟瘴气的……所以政府得统一规划,建造新型城市,才能更好的发展……”
  “你们的意思就是,把我们农民的土地集中的收过来,然后统一由你们去建造高楼大厦,然后再高价卖给我们,我们大家伙没有了土地,自己盖不成房子,就不得不从你们手里买了呗?”
  杜婷愣了愣:“怎么感觉你像一个怨妇似的!你能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吗?狭义上是你讲的这些道理,但是随着时间的变迁,历史会证明这是一个正确的做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建造一座城市,也只有这样,咱国家能解决未来几十年后的人口用地问题……”
  “那姐,你说,咱们公司开发楼盘,就一定会销售的完吗……广州那么多房地产公司,一天得建造多少栋高楼大厦啊……”
  “所以这就要看公司怎么开发了,前段时间会议不是也讲到一定要做好市场调查,以便最终决定,建什么样的房,配什么样的基础设施,本地居民收入多少,购买力如何等等……反正也不像你说的那样简单,广州1600多家大大小小房产,也有盖好楼盘,但销售不怎么样的,导致资金链断了不得不宣布破产……所以,一定要做好市场调研,精准到潜在的客户群,使推出的房产一炮而红……这个时候,就是要看每个公司企划部的能耐了……”
  唐敬文这时候也忘记了晕车带来的无精打采,此时的他好像听了入魔似的,心中不断热血沸腾着,不停的问,不停的记入脑子里,这也成为了他入行的第一课……
  …………
  走了半下午,他们俩也不知道走在哪里,来到一处闹市……本地居民三五成群的坐在树下摇着芭蕉扇乘凉……
  唐敬文跑了过去买了两根“棒棒冰”回来,给了杜婷一根“姐!解解暑…”
  杜婷哪吃过这种东西,不过这广州的天气实在热的难忍,也只好打开,像唐敬文一样稀里糊涂的吃了起来……杜婷看着眼前这位农村来的青年,朴实,自由,自己好生羡慕……
  走着走着,两个人来到一处由本地学生发起的“捐款”活动…上面写着“人间有爱,水火无情”……唐敬文走了上去向一位学生打听着情况……
  “您好小朋友,这是什么捐款啊?”
  “叔叔您好,这是给华东受水灾的地区的捐款活动,叔叔您要捐款吗?”
  唐敬文翻开捐款内容和照片,看了看说“行!小朋友你先等一下……”说完唐敬文走向杜婷的身边接着说:
  “姐!我这个月的工资能提前预支吗?”
  “怎么了?身上没钱了啊……”
  “有,不够了……”
  “你要干嘛?”
  “我要捐款给他们……”
  “发什么神经呢……好端端的捐什么款啊?”
  唐敬文听后便拉着杜婷过去:“姐!你来你来!我说真的,你看!就是捐这个……”
  “看见了看见了!但你不是说这个月的工资要寄给你父母吗?你捐了款,拿什么寄?”
  “先不管了,到时候再说,我父母要是知道了也肯定支持我……”
  杜婷吃着还未吃完的棒棒冰,从包里掏出五百元钱交给了他,
  “呐……就装五百元出来,先都给你……”
  唐敬文拿着钱,便对小朋友的老师说:
  “您好老师!给我捐款五百元……”
  杜婷听后立马制止道:“哎哎哎,你别呀,我的话你没听明白吗?我说我没带钱今天,我意思是说咱俩就这五百元钱!你都捐了,咱俩晚上吃啥……”
  唐敬文掏了掏兜里,露出一把零钱,“这不留着呢吗,还有二十几块呢……”
  这时候老师拿着钱看着唐敬文说:
  “您好先生,这钱怎么办?其实先生您没必要捐那么多,我们这是路捐,都是走过的路人捐款,只要您有一份爱心就行,可以不用捐那么多,这单子上最多的也就是捐五十元钱的……”
  “不不不!老师!您别误会!这是我姐,她不懂!你就给我把这五百元钱全捐了……”
  杜婷急了:“谁不懂,谁不懂了?你这倒好,拿着姐的钱你去义捐,完事了还说我不懂……”
  这位老师很有礼貌的又问:“先生,这钱到底怎么捐?你俩做好决定……”
  “捐!全捐……”唐敬文和杜婷异口同声的说道,然后看了看对方笑了笑……
  “那好先生,捐款名单写谁的名字呢?”
  “不用写,不用写……我们只是尽一份义务……”
  老师解释道:“先生向您这样做好事不留名的人实在是太少了,这并不是非让你写上名字,而是让这些灾区的人民知道,祖国支持他们,让他们知道祖国各地,都有人支持他们,在关心着他们……”
  听罢,唐敬文“哦”了一声……自己拿起笔,写上:
  “三江房地产有限公司……”
  杜婷看到这一幕,另她也没想到的是,这位农村来的唐敬文骨子里虽然土了一点,但是心胸如此宽大,要知道当时广州人均工资才一千来元钱,而他的工资才只有区区八百元,捐了五百不说,还写上了公司名称,不得不让杜婷有了佩服之意……通过这件事以后,杜婷心里再也没认为这位青年,还是那个心中土的掉渣的农村人,而实实在在的是一个令人尊敬的人,一个让人打心眼里佩服的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