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帝王权术 / 第二十六章朱棣迁都—古代房地产了解一下

第二十六章朱棣迁都—古代房地产了解一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臣子比皇帝还有钱的或许有,甚至可能会很多,但能经营到这一步的臣子哪个不是人精?因此这种臣子手中的钱能被君王夺去的少之又少。
  最出名的便是和珅与嘉庆。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然而周国没有这样的巨贪巨富所以周羽没法子从这种人手里搞钱。
  但一个大臣没有,朝堂上文武百官加在一起确实有的。
  所以周羽准备对文武百官出手。
  当然,这种出手不可能是武力,若是所有的臣子都得罪了怕是周羽的声望再高也做不了周国的君王,终究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而臣子比百姓不同,他们是船上的木板与牟钉,他们愿意托着你你才是掌舵者才是君王,他们都不愿托你那你也不过是水中一鬼而已。
  对付一人可以是阴谋诡计,但对付百人万人只有阳谋才能建功。
  周羽心中已有阳谋。
  其抿了抿嘴唇,然后弱弱问道:“夫人,你家有多少钱?”
  这一刻周羽是心虚的,就算是王,可是将钱打在了自己老婆身上还是老婆娘家身上,自己都是一阵极为扭捏的,可以说如果不是实在没法子没几个男人愿意向自己老丈人那边打钱的注意,掉价,拉不开那个脸。
  氛围虽然尴尬但还好前面有一颗夜明珠铺路,所以周羽还是能做到眼睛乱转之余偷偷看看明珠的脸色的。
  但明珠却是茫然的摇了摇头:“这个不是我却是不知道。”确实,一个不尊重女性的时代怎么可能会让她们管钱,何况在出嫁之前明珠不过是一小辈更是轮不到她,而她也没操心过这事,管她吃喝用就成。
  “我明日想回府一次看看我娘亲还请王上答应。”紧接着便是明珠的请求。
  周羽抿了抿嘴,而后道:“这是我借的,借的,日后必然双倍奉还。”他哪里不知道明珠回家就是做说客去了因此心中也是颇为感动。上次也是她方才使得明家军队第一个召回继而发生连锁反应,使得周羽能够一举摧毁叶家。这次,,,倒是又麻烦她了。
  明珠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微笑着,这个时候说什么怕都是会伤了男人的自尊。
  晚上留寝,周羽躺在床上呆呆的看着上方绸帐,仅仅是明家一家的钱可是不够呐,所以得把他的老丈人借遍。
  说干就干。
  一开始周羽还要点脸皮,后来也就麻木了,反正他就是开口要钱了,他们能给多少全看自己的心意。
  因为先是告诉的明珠因此明珠也是第一个行动的。
  明府欢天喜地的迎接明珠回家,犹如红楼梦中元春省亲一般。
  但这次省亲必然不可能只是叙说叙说家长里短,当有国事掺和其中。
  不像上次,这次明珠带了大笔钱财回来之后周羽对他们的谈话却是知道一二。
  这个世界终究是利益当先,首先明珠自然是将周羽的原话带了过去,将来会双倍奉还。
  当然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没有任何说服力,毕竟你都向我借钱了,还有能力双倍奉还?这可不是小数目。
  这是便考验明珠的能力,而周羽赢得谭家商会五成股份便是她最大的利器也是明家的定心针。
  明珠爷爷,明家的族长与叶蓝在叶家等同的地位,只是他活的更久,因此说句老狐狸也不为过。
  他心中清楚明家已经和这位新王彻彻底底的绑在一条战车上,一旦周羽完蛋明家顷刻间便会变天,因此在孙女明珠的游说下他率先答应了下来。
  明家整个流动资金链都因此而断断续续。
  底下一群人不服。
  明心只问一句:“新王用钱是用在吃喝玩乐上面了吗?”
  众人沉默,似乎纨绔子弟出身的新王登位后并没有做一件骄奢淫逸的事。
  那既然不是为自己要钱那自然是为国家用,如此众人倒还舒服一些,也有些人表示支持,毕竟无论何时都不会缺少爱国者。
  而想的更深远的则是表示钦佩,因为让他来做的话哪怕是饿死他也不好意思向老丈人家伸手要钱。
  男人开口向老丈人要钱很难,那女人作为中间的枢纽则是更难,并且多半会被冠上一个名头——胳膊肘子往外拐。而且会遭受诸多白眼。
  因此这种事能成功的话,这枢纽的功劳得占九成九。
  半日后,王宫传出一道消息。
  明珠夫人被册封为,,,,王妃。
  此事一出朝堂都是哗然,因为这是一个多国并存的时代,两国交好的形式往往便伴随着联姻,能嫁给君王的那自然也是另一方国家的公主一类,别国的公主嫁到你这热你让她做妾?这怕是对另一国的羞辱,因此王后之位多半是留给她们的。
  不得不承认周羽也有这么想过,他也想过联姻如此不求有助力至少三五年内少一阻力,因此他一直将王后的位置留着。
  但现在他留不住了,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周羽要为其正名。
  如此明家原本颇有异议的人则全是闭了嘴并且还感到庆幸,明珠的身份越高他们明家的地位也就越高,如今他们一旁系出去七品以下的官员见到也得客气行礼不敢托大。
  明家风头一时无两。
  哪怕钱财第二多,被加封为夫人的洪美人。
  周羽的老丈人很多,虽然不全是给的很多但加在一起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
  而这一笔钱,周羽必须要他钱生钱。
  生钱最快最稳妥的办法,周羽前世的记忆是,,,买房,搞房地产。
  上一辈周羽搞不起,但这一辈子自然不用多说。
  北方一座大城因为靠近草原的游牧民族因此房产很便宜。
  七日后这里的房产被收购一空。
  十日后,王宫再传消息,传出一个比封后还要大的消息。
  迁都!
  百年都城,新王要迁都。
  还迁到北方去了。
  群臣震动纷纷上书。
  但周羽自然也有自己的应对之法,其言道:北方蛮夷苦我百姓久矣,寡人迁都北原则是亲自坐镇北方镇压一方气运,,,,叽里咕噜的说了一大堆,反正就是告诉百官们我要去北方亲自看着游牧蛮夷护佑我大周。
  有人上书说什么危险,隐晦指出君王若是被俘虏去该怎么办。
  周羽则是言明相信周国将士,如此没人再好说什么,再说就是得罪军方了,毕竟王上都相信我们,你在一旁叽歪什么。
  当然周羽也说了就算是在旧王都也不见的安全,韩国的危险不比蛮夷小多少。如此百官们也无力再劝。
  总之这件事周羽给敲定了,议事阁也都是周羽的人自然也得通过,军机阁那边也是一百个愿意,去了北方,国家就得多仰仗军队,如此将军地位提高士兵待遇变好。
  总之,北原要变成新王都了,旧王都即将改名安城。
  而北原虽然靠近北方蛮夷但毕竟是王都,一国最安全的就属王都,因此北原的房价翻了数十翻并且有价无市。
  而房源自然都在周羽手中。
  顷刻间周羽不仅双倍还了钱还赚的锅满盆满,就连修新宫殿的钱也是赚够了大半,毕竟周羽可是揣度好几位美人的娘家卖房借给他钱的。
  所以说,劝女人卖房的多半是渣男,如果他是土地总局的则是另当别说,毕竟哪里拆不拆,,,他能不知道?
  而迁都靠近北方游牧的君王,周羽自然不是第一个,明朝朱棣正是迁都了靠近北方的北京。
  不知道朱棣迁都有没有搞钱的想法,但周羽确实因此有了大量的钱财周转,至少宫殿可以慢慢修,工钱也就可以慢慢给。
  同时迁都北原则是将一些老臣的势力连根拔起,在旧都这里亲近的人都住在一起彼此也好联系并且串通一气,可北原那里的房子都被周羽买下,谁要住哪里还不是周羽说的算?同时周羽也好安排眼线暗卫等进去。
  迁都,可谓是百利而只有一害(太靠近蛮夷充满危险性不确定性。)。
  搞钱朱棣或许没有这个必要,但连根拔老牌势力朱棣迁都必然有这个目的。。
  宫殿虽说是慢慢修,但若是十几二十年甚至上百年那就没必要了,换句话说那就是烂尾工程,因此说慢也不慢。所以....还得搞钱。
  百官的钱搞到手了,下一步该针对谁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