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港综:1991追缉令 / 第19章 宏图初展 上

第19章 宏图初展 上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自从执行了两轮追缉令,方礼贤已经决定把事业重心放在追缉任务上。
  至于开办公司,其实他并没有想过要赚多少钱,主要是不想再做打工仔,因为打工会严重影响他执行追缉任务。
  另外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公司,将来所获的追缉奖励,都可以通过公司洗为合法收入。
  譬如那件血翡翠与十件唐三彩,方礼贤可以在公司开设一个古玩交易部门,招募员工前往世界各地选购文物。
  这样一来,不会有任何人怀疑血翡翠与唐三彩的来历。
  公司可以掩人耳目,对方礼贤未来理财不可或缺。
  不过公司初开时,究竟是从事漫画业务,游戏业务,还是侦探业务,其实并不重要。
  所以唐宝仪提到把旗下的冒险家漫画公司转让,这对方礼贤来说可有可无。
  如果方礼贤接受转让,仅仅是节省了他开公司的一些时间,或许唐宝仪会给他提供一些商场资源,帮助他在香江商业市场快速站稳脚跟。
  但即使方礼贤不接受转让,也不影响他未来发展,他仍旧有把握在香江商坛立足。
  考虑到这点,方礼贤就推拒了一句:“既然江先生有进军漫坛的计划,前期肯定投入不少心血,现在把公司转让给我,这并不合适,况且我也没有足够资金收购。”
  唐宝仪耐心给方礼贤解释:“我老公的脸伤比较严重,等痊愈以后,他肯定要整容,否则他无法办公,还有心理创伤,复健周期更漫长,今后两三年内他可能都打理不了港九报社。”
  唐宝仪已经开始物色职业经理人,她原本打算先使用十万年薪挖角方礼贤,然后慢慢培养方礼贤的管理能力。
  为了报偿方礼贤的救命恩惠,唐宝仪是想把方礼贤当成江文基的左右手进行栽培。
  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
  唐宝仪完全可以赠送方礼贤一笔丰厚酬金,然后给双方划清关系,但唐宝仪没有这么做,她是想帮助方礼贤进入管理高层,如此一来,方礼贤的下半辈子就能衣食无忧。
  虽然方礼贤辜负了唐宝仪的一番苦心,但唐宝仪并不介意,她听闻方礼贤想创业,立刻转变态度,尽她绵薄之力。
  她继续说:“我老公进军漫坛,仅仅是试水,前期除了购买《冒险王》的漫改版权外,再没有其它投入,如果把漫画公司转让给你,你只需要支付公司的注册金与版权费就可以。”
  她对方礼贤讲的非常清楚,江文基涉足漫坛其实是心血来潮,并没有指望这项业务在短期内能够收到成效。
  所以就算把漫画业务砍掉,对港九报社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方礼贤可以放心大胆的收购。
  他听完唐宝仪的讲述,打听道:“注册金与版权费一共有多少?”
  唐宝仪笑了笑:“注册金是一千元港纸,版权费是两万块,另外办公地址早就选好,在楼下的1106室,办公面积差不多700尺,年租金三万块。”
  方礼贤稍有些错愕:“房租竟然比版权多?”
  香江分有港岛、九龙、新界三个地区,港岛最早开埠,也是最繁荣商圈,无论私人住房还是商业大厦,房价在香江都位居首位。
  700尺的办公室,月均不到三千港币的房租,其实并不算高,毕竟港岛房价已经跑到每平米三万块。
  但版权费这么廉价,却是方礼贤万万想不到的。
  他心想,虽然这个时空并没有金古梁温这些武学大家,但武侠小说仍旧流行,商业价值并不低,再说《冒险王》电视剧正在tvb热播,版权再怎么卖,也不可能卖出一个白菜价吧。
  唐宝仪是真打算把漫画公司全盘出让,因此她对一些商业内幕,并不向方礼贤隐瞒。
  “周时杰的小说连载前已经与报社签订了版权协议,他不是畅销作家,报社帮助他打响名气,作为回报,他把《冒险王》版权低价转让,但转让的不是全版权。”
  具体转让了哪几块版权,唐宝仪也不是太清楚,毕竟她没有经手与周时杰的谈判,她只知道报社以两万块的价格从周时杰手里买走了漫画改编权。
  方礼贤觉得两万块等同于是赠送,这对周时杰来说,肯定是一个亏本买卖,但是对于方礼贤却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如果方礼贤从唐宝仪手上收购冒险家漫画公司,他会自动继承《冒险王》漫改版权,完全可以借助《冒险王》电视剧的火爆,来推动漫画的销量。
  这间公司只要入手,短时间内就有望盈利。
  当然这只是方礼贤的个人看法。
  唐宝仪很快又给他的创业热情泼了一盆冷水:“漫改版权原本就不值钱,因为香江的漫画市场,本地作品并不受欢迎!年轻人只追捧外来物,九成市场都被美漫与日漫拿走,那些试图推广本地作品的漫画公司,要么破产,要么做代理出版。”
  这里的漫坛发展,与方礼贤前世截然不同。
  前世是本地漫画一手遮天,且屡有经典作品问世,《中华英雄》就是其中代表作。
  这个时空的本地漫画却统统消失不见,市场上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洋漫洋画。
  漫坛的市场仍旧可以赚大钱,但钱都被海外漫画公司赚走了。
  “既然盈利不高,江先生为什么还要涉足这一行?”
  “多少有些利润,尤其是某部小说或电视剧引起轰动时,漫画也会跟着流行一段时间!”
  这种漫画发行,属于趁热打铁,走的是流量,吸完一波漫粉,赚完一波钱后,很快就会销声匿迹。
  唐宝仪并不参与报社的经营,但经常听江文基讲这些事情,故而她对里边内道可一点不陌生。
  她把自己知道的行规,尽数透露给方礼贤:“以前报社遇上这种情况,都把漫改机会委托给其它漫画公司,因为最近这两三年,本地漫画有抬头的迹象,利润在增加,我老公认为这是一个机会,于是就开了这间漫画公司。”
  市场其实都是人做出来的。
  美漫与日漫之所以在香江流行,那是因为人家漫画公司在香江市场投了重金,培养了行业人才。
  如果有本地经营者愿意不惜代价打市场,未必不能抢占份额。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