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天海玄君 / 第三章·六爻

第三章·六爻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掌柜的其实不是掌柜的。
  他原名郑得鳌,南瞻部洲的读书人。
  二百年前,南海出归墟,苍穹裂天口的时候,郑得鳌和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一样,东奔西跑,颠沛流离,提心吊胆,九死一生。
  那些从归墟和天口当中冲出的怪物,不是妖鬼,也不是魔怪。
  妖鬼尚且敬畏道理,魔怪尚且害怕修士们的飞剑与法术。
  但那些怪物不怕。
  因为它们就是所谓的‘神仙’。
  得道飞升的人,全都变成了那种东西。
  南瞻部洲代代供养的深黑地母,从天空当中投下了万千的手臂,要将整个南瞻部洲撕裂。
  东胜神洲奉若神明的黄杉帝君,挂起了鼓荡到今日都未曾停息的狂风,让整个世界失去了关于东胜神州的消息。
  北俱芦洲被那沉眠归墟的蜃龙王卷起重水,十分土地只剩半分苦苦支撑,怕过不了多久,也要全数泯于归墟。
  而西牛贺洲——现在已经没有什么西牛贺洲了。
  那里已经被一位单单念出名号,就可能立刻猝死的存在抹消了。
  除了修真者外,现在的凡夫俗子,甚至在那一日之后,便都不记得原来这世界有四大部洲了。
  危难之时也是豪杰并出之世。
  向来如此。
  但就像是尸行客说的那样,那些有些骨气的豪杰天骄,以及四大部洲还能算的上正道的修士,都在二百年前死光了。
  现在只剩下一个魑魅魍魉横行,妖魔鬼怪并出的乱世。
  不过,过不了多久,就连这乱世都会一并消泯于无,化作一声徒劳的呜咽吧。
  郑得鳌叹了口气,身形又佝偻了一分。
  他在二百年前逃难的时候,从一个自刎而死的修士那里得到了修士的传承,郑得鳌的天资也算得上惊才艳艳,不过二百年,整个南瞻部洲能说稳压他一头的修士,便大概不过一掌之数了。
  当然,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事情,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那些真正的高手,要么就是死了,要么就是正在死,大差不差。
  而突破到当今这个境界的郑得鳌,觉得天宽地阔,自己何处去不得?
  于是,他便望了一眼归墟。
  就这么一眼,把一个天资聪颖,人间得意,有重整世间正道希望的读书人,变成了这样一个佝偻着身子的老头。
  郑得鳌只剩下了一个指望,那就是所谓的‘玄君’的机缘。
  ‘玄君’其实也是从天口处进到人间的怪物,只不过不知为何,祂在来到人间之后,帮助当时的正道魁首自在剑宗设计了一套阵法,以南瞻部洲所有剑修自折一把本命飞剑为代价,强行暂时堵住了天口。
  而就是这么一位玄君,总是会定时定期不定地点的派发一些机缘。
  说是不定地点,但南瞻部洲的山巅之人靠着占卜掐算的法子,总是能准确的算出玄君发机缘的地点,提早派人去等。
  只要大体上过得去,玄君也就不在意他们的小九九了。
  玄君派发的机缘五花八门,什么都有,不过在山巅众人的口中,还是有个统一的名字。
  船票。
  “等的久了吧?”
  郑得鳌收回了发散的思绪,看向了自己眼前那个笑意吟吟的小道士。
  在漫天大雪当中,小道士身上半点雪花没有沾染,那温润如玉的脸上,看不出半点杀心与杀意。
  “上一个这么不要脸的,被我杀了。”
  小道士说道。
  “我知道。”
  郑得鳌捋了捋自己花白的头发。
  “分了肥肉,瘦肉,软骨,做成臊子,包了饺子。让我们剩下的这些山巅之人吃了嘛。”
  郑得鳌脸上似乎还带起了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然后又添了一句。
  “大补。”
  小道士沉默了一会,摇了摇头。
  “郑得鳌啊郑得鳌,我说过,你们每个山巅之人,都有船票吧?”
  “说过。”
  郑得鳌点了点头。
  “但我等不及了,真的等不及了。”
  “我现在才两百余岁,就爬到了山巅,放在过去,两百多岁算什么?什么都不算,弹指一挥间。”
  郑得鳌又摇了摇头。
  “但我就看了一眼归墟,就一眼!完了!全完了!”
  “玄君,我还能活多久?”
  小道士脸带笑意,开口说话了。
  “再给你三句话的功夫。”
  郑得鳌笑了起来。
  “玄君,别人都不知道,但我知道,你根本不是恰巧把机缘给了那小子,你就是冲着他来的!”
  “一句了。”
  小道士笑容不变,冷冷的倒计时。
  即便那张脸皮依旧完美,但即便不是郑得鳌这样的山巅之人,也能看得出小道士那笑容当中非人的本质。
  因为人是不会那么笑的。
  并不是所谓的皮笑肉不笑,小道士的笑容是被精确的修订过的,那按照完美的比例设计出来的,是笑容这一表情的模板与标杆。
  但人是不会那么笑的。
  郑得鳌的呼吸急促了一点。
  “你根本不是在派发机缘或者船票!那东西是给每个人量身定制的!就算是像我这样的山巅之人抢来了也没有什么用!”
  “两句了。”
  小道士笑容依旧不变,继续说道。
  郑得鳌深吸了一口气。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在郑得鳌的脚下猛地升起了一个巨大的闪烁着金光的竹简。
  那竹简好像高于万丈,大若垂天之云,仿佛有一支无形的大笔在竹简上以万千人道气运,功德福祉为墨,挥毫写下了郑得鳌刚刚吟诵完的一行诗句。
  诗句写就,刹那间大放光明,好像要照尽三千世界一般,天地异响处处,像是有不知多少读书人手持竹简,同时念诵除了这一句诗。
  被那竹简照到的土地,地生金莲,云起祥瑞,洪涝止息,旱地起雨。
  这就是人族的意志!人族的功德!要这天地众生,自然法则,统统俯首的伟力。
  小道士莞尔一笑。
  “这么多人同时开口,我也就算你一句。能占到我的便宜,你郑得鳌可以死而瞑目了。”
  话音未落,小道士如同人间侠客,一个潇洒的鹞子翻身,视那功德金光于无物般跑到了郑得鳌的近前,嘴里还不断学着噼里啪啦的拟声词。
  直起了身子,花白着头发的郑得鳌怒视小道士,七窍无不放射着海量的人间气运与功德。
  如同教书先生敲打不知悔改的顽童,郑得鳌举起手中的竹简,便要向着小道士打来。
  与此同时,他微微张口,像是想要说些什么。
  然后——
  小道士带着笑,扯断了郑得鳌的喉咙。
  “说是三句,那就三句,地母神侄女还看着呢,要是再让你多说几句,那我也就不用混了。”
  郑得鳌捂住喉咙,死死的盯着小道士的脸。
  他身上的功德金光瞬间溃散,灰飞烟灭,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
  金莲枯萎,云消雾散,洪涝奔涌,旱地起火!
  小道士轻轻一拍郑得鳌的胸口,让他跌跌撞撞的倒在了雪地当中。
  什么金丹元婴,什么神识灵气。
  统统没用!
  “郑得鳌,反正你也要死了,我就不妨和你多说几句。”
  小道士把那一手从郑得鳌的喉咙处扯出来的血肉残片扔到了一边,一脸认真的看着正捂着自己的喉咙,倒在血泊当中的郑得鳌。
  “两百年前,你得到的那份传承,是我给的。”
  小道士笑着看郑得鳌睁大的眼睛。
  “那是我最早发出去的福缘之一,也就是最早的几张船票。”
  “这些年来,你但凡有胆量到摆渡人那里试一试,你就能直接坐船离开这将覆之舟。”
  小道士笑着摇了摇头。
  “可你呢,却要重整什么人间正道,有意思吗?没意思的。”
  “当年长辰发千山堵归墟的时候,有不少人都亲眼见了归墟,除了实力最低微不过的凡人,都没有出事。可你知道你为什么只看了一眼就变成了个命火恹恹的痨病鬼吗?”
  小道士弯下了身子,他的下半身站的笔直,脸却几乎贴到了郑得鳌那张将死的脸上。
  这个时候,郑得鳌能够看到那张脸庞上面的微笑,突然不再那么虚假了。
  小道士真的在笑,不是模板式的,而是发自内心,仿佛癫狂般的笑着。
  “你猜到了吧?”
  直到郑得鳌流干了最后一滴血,像个再平凡不过的凡人一样死在了白雪当中,小道士仍然在哈哈大笑。
  就像听了一个讲了二百年的笑话。
  小道士笑的前气不接后气,最后索性笑倒在地上,在雪地里打起了滚来。
  打了好几个滚,把自己那黑质白章的大氅都沾染的满是白雪之后,小道士忽的一声站了起来。
  他伸手一招,那杆幡子就到了他的手中,小道士摸了摸自己光滑的下巴。
  “今天心情不错,要不就顺便救一救那个被殃及池鱼了的小子?”
  小道士随手排出一列钱来,随后又看也不看,全都丢在了雪地当中。
  “算了算了,早死早托生,救了又有什么意思?免不了再死一次。”
  小道士挥动着自己的白幡,轻巧的向着远处走去。
  “算卦算卦!十卦十中!人间第一卦!不中不要钱咧!”
  被小道士扔在地上的六枚铜钱静静的躺在雪地当中,等待着被大雪掩埋。
  谦卦。
  谦,亨,君子有终。
  六爻皆吉,无不利。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