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我成了华夏文明传承大使 / 第7章 开门,顺丰快递!

第7章 开门,顺丰快递!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今天是星期六,“孤山斋”照旧例的打烊一天。
  陈逸没有什么事要干,就在出租屋的床上美美地睡了个懒觉,连早餐也懒得吃了。
  索性到了中午的时候,再叫个外卖就完事了。
  但就在这半梦半醒的状态中,外面一阵急促的拍门声把他给吵醒了。
  “咚咚咚咚咚咚咚!”
  陈逸不情愿地翻了个身,还想继续睡个回笼觉,嘴里嘟囔着:“大清早的谁在外面拍门啊,无不无聊啊……”
  “砰砰砰砰砰砰砰!”
  拍门声还在继续,吵得他彻底失去了睡意。
  陈逸只好不情愿地冲着外面吼了一嗓子:“外面谁在拍门啊?”
  拍门声停了下来,外面传来一道低沉的嗓音:“开门,你有一个顺丰快递!”
  昨晚睡觉前才买的一双球鞋,今早就送货上门……这顺丰小哥的效率也太高了吧?
  于是,陈逸美滋滋地翻身下床,穿起拖鞋前去开门。
  “吱——”
  屋门刚打开半边,三名穿着警察制服的男子就推门而入,其中两位一左一右分别锁住了陈逸的两条肩膀。
  带队的那位掏出了警官证,一脸严肃地道:“我是杭城XH区的文物警察杨一磊。你被怀疑与一桩盗掘文物案件有牵连,请跟我们走一趟。”
  盗掘文物?
  陈逸纳闷地脱口而出:“警察同志,你们怀疑我是个盗墓贼?”
  他最近啥也没干啊……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杨一磊收回警官证,严肃地道:“请你配合我们的工作。走!”
  打了个眼色,两位警察半押半推地带走了陈逸。
  “警察同志,我是个社会主义好青年,你们是不是误会我了啊……”
  这时,一名扛着相机的警察走进来,开始“咔咔咔”地拍照起来。杨一磊则慢慢戴起了白手套,开始搜查起了陈逸住的出租屋。
  本来按照警局正常的流程,他们在没掌握足够的证据下,是不会轻易带走陈逸这个“嫌疑人”的。但他们的上级架不住邓老教授的好说歹说……说是如果不趁早控制住这个“嫌疑人”,就有潜逃出境的风险,给华夏古文物带来不可弥补的伤害!
  邓夏是华夏史学界、考古界的顶级专家,他说的话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
  上级也不敢轻视邓夏老教授的意见,也只能秉着“宁杀错,不放过”的原则,趁早抓住了陈逸。
  没过多久,杨一磊就打开了一个抽屉,在里面找到了几片龟甲……
  ……
  审讯室中。
  陈逸用眼角余光瞟了一眼,身后用作临时拘留嫌疑人的“铁笼子”,此刻的心情宛如十五只竹筒打水,七上八下。
  他清晰地记得,自己上次进局子里喝茶,是因为把两个高丽棒子打进了医院……但是这一次又是因为什么?
  难道是泄露国家机密?
  因为在近期的一次直播中,他的确“预言”了——豫省安阳小屯村这个地方,地下埋藏着一批甲骨文宝藏。
  这个事件可大可小,但要是真把“泄露国家机密”这个罪名扣到他的头上,那就是他浑身是嘴也解释不清了啊。
  心里打着鼓,陈逸试探地问了一句:“杨警官,可以跟我说说,我到底犯了什么事么?”
  杨一磊面无表情地把一坨报纸摆在审讯桌上,将其打开,里面的几片刻辞龟甲登时展现出来。
  “认得这个吧?”他冷冷地道。
  陈逸如实回答:“这些都是‘甲骨文’的刻辞龟甲,是来自3000多年前的古文物,是华夏的无价之宝。”
  旁边的笔录员见陈逸回答,立即“咔咔咔”敲起了键盘,做起了笔录。
  杨一磊点了点头:“那就说说看吧,你的出租屋里怎么会出现这种东西?”
  陈逸继续如实答道:“这是一个叫做刘里的豫省安阳小屯村村民送给我的。”
  “你确认如此?”杨一磊的双眼骤然犀利,宛如猎鹰的眼神般摄人。
  “我确认如此。”陈逸淡淡地道。
  杨一磊却是脸色一变,拿着水性笔“嘟嘟嘟”敲起了审讯桌,面色冷若冰霜:“这么重要的国家级文物,别人为什么不直接上交给当地的文物保护部门。而要千里迢迢从豫省带来杭城,送给你一个古玩带货的网络主播呢?”
  陈逸只好答道:“因为他上交无门……没人愿意相信他。他本来是要来找我师父‘孤山老人’做鉴定的,但我师父已经去世了,就只好留给我了。”
  他又仔细想了想,其实他没错,那个叫作刘里的农民伯伯没错,当地的文物保护部门也没错……错的是这个世界,文明断层了4000年,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所有大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上,写的都只有明清历史。所有早于公元1368年的文物,都属于颠覆人们常理认知的事物,实在很难让人接受!
  听到这里,杨一磊却是不住摇头,语气也沉凝如冰:“给我老实交代,你是不是个盗墓贼?你的作案团伙又有哪些人?”
  陈逸一听这话,登时愣住了。
  原来他是真的被怀疑成盗墓贼了啊?
  其实在历史上,“盗墓”这门行当的诞生远远早于“考古”。
  对很多古墓葬、古遗迹而言,往往最先光顾的人都是盗墓贼。
  如果在“倒斗”的盗墓贼中,恰好有个别文化水平较高的,那么从盗掘的古文物中,提前了解到一段社会大众未知的古文明历史,也完全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果然,在陈逸刚刚捋顺了这个想法后,杨警官就把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转了过来,屏幕上播放起了陈逸前一段时间直播时的录播视频。
  杨一磊直视着陈逸,目光咄咄逼人:“你在近期的直播中,不断地向观众提起‘殷墟’‘殷商王朝’‘甲骨文’‘公元前1300年’这些概念——而据我所知,就是目前华夏史学界和考古界最顶级的学者专家,也几乎从未接触过这些超前的概念。”
  “说说看吧。你如果不是一个盗墓贼,一个文物大盗,你是如何得知这些东西的?”
  在以往杨一磊的办案经验中,发现不少涉案嫌疑人都有“吹嘘型人格”。
  由他经手过的案子中,就有不少嫌疑人是在小餐馆、朋友圈、网络上等各种场合向他人“吹嘘”,然后被他顺藤摸瓜一网打尽的。
  此刻在他看来,陈逸就很符合他“吹嘘型人格”的预设。
  而此时,陈逸一脸无奈地看着杨一磊,似笑非笑。
  “摊牌了!杨警官,其实我接受的历史教育,跟你们的有点不一样……”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