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权晋 / 第十七章 会稽霞举

第十七章 会稽霞举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琅琊王被封为皇太弟后,以前略显冷清的王府显得门庭罗雀,各地官员、各士家大族纷纷前来道贺,忙得这王爷是晕头转向,不堪其苦,这天,下人又来报,说会稽王前来拜见,司马岳一听,像抓住一个救命稻草一样,赶紧说道。
  “快请,快快有请。”
  二人随即在大堂之内有说有笑,气氛甚是热闹,少倾,会稽王司马昱起身告辞,司马岳忙起身相送,直至送至大堂门口,恰巧褚蒜子过来找司马岳,这司马昱看到了王妃,也上前来打招呼。
  “王妃”
  “见过王叔”褚蒜子作揖道。
  这司马昱是晋元帝的最小的儿子,论辈份是皇上和琅琊王的亲叔叔,所以,褚蒜子自然要甚是恭敬。
  “王妃已怀有身孕在身,一定要多注意休息啊。”
  “多谢王叔惦记,妾身在这王府之中甚是烦闷,所以出来走动走动,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不碍事的。”褚蒜子说道。
  司马昱见此,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就拱手告辞了。
  望着司马昱远去的背影,褚蒜子向司马岳靠了过来。
  “王妃有身在身,要注意多多休息才对呀,来,快快坐下。”司马岳边说边把褚蒜子拉到一旁的椅子上。
  “我只是出来走动走动,不碍事的。”褚蒜子边说边做了下来。
  “会稽王来做什么?”褚蒜子问道。
  “还不是像其他官员一样,来道个喜呗。”王爷笑着说。
  “但会稽王可不同于其他官员,先帝6子,现如今只有会稽王在世,切会稽王又久处官场,喜欢结交名士,在朝野之间素有名望,殿下一定要好好的拉拢一下会稽王,说不定,将来会有大用。“
  “恩。“王爷点了点头。
  “我听皇兄说,当年苏峻之乱时,苏峻弄权,满朝文武都不敢言,连丞相王导都不例外,弄的每次早朝,殿堂之上都暗淡无光,但司马昱每次上朝时,都气宇轩昂,他到了后,朝堂之上才会像朝霞一样高高升起,气氛才会活跃起来,所以,苏峻对他甚是敬重,并没有过多的难为他。“
  “我听说会稽王的生母郑阿春,素有贤名。“
  司马岳点了点头。
  “先帝为丞相时,妻子去世,先帝本想纳郑阿春的舅舅吴氏之女为夫人,郑阿春与吴氏女同游后园,被先帝所见,先帝颇为钟情于郑阿春,但顾虑她是个寡妇,所以犹豫不决,有人看出了先帝之虑,就对先帝说:“郑氏女虽为寡母,但比吴氏女贤惠多了。”先帝虽纳郑阿春为妃,婚后果然很受庞爱。“
  褚蒜子点了点头,便不再做答,又跟司马岳研究起书法来了。
  会稽王从琅琊王府出来后,回到家中,发现家中仆人正拿着一只死了的老鼠从正要扔到外面去,但问道。
  “这老鼠从何而来。”
  “我见王爷的坐床之上有老鼠脚印,便处处留心,想要打死这只老鼠,恰巧今天看见老鼠又从王爷的坐床上经过,便拿起手板,把它打死了。诺,非常大的一只老鼠。”下人拿着老鼠给司马昱看。
  司马昱看也不看,便气乎乎的回到了堂中,坐着生起了闷气,恰巧庾翼来访。看到了王爷在堂中生闷气,便问道。
  “王爷因何而生气啊。”
  “我本人敬畏自然,崇尚道法自然,所以坐床上的灰尘,从不让人擦试,后来,我看现有老鼠脚印,认为这是道法所为,所以非常喜爱,不成想,今天这只老鼠据然被下人所打死,所以非常生气。”
  庾翼一听,哈哈大笑了起来。
  “这个好办,把这个下人杀了就是了。”
  司马昱瞪了他一眼。
  “我连死只老鼠尚切都伤心难过,你让我再杀死一个人?恐怕是不行吧。”
  庾翼一时语塞,竟不知怎么回答了。司马昱看到他的囧样,也不再难为他,便说道:
  “庾将军今日前来,恐怕是有要事想商吧。”
  “现今赵国石虎篡位,杀死皇帝石弘上下三千余口,激起朝野不满,赵国各地多有义兵起事,我想趁此良机,举旗北伐,或可收复失地,奉迎皇上还都洛阳。”庾翼拱手说道。
  “石虎虽然谋逆篡位,但石虎本人就是天下名将,为石勒称帝建立赵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各地虽有义兵起事,但他们能是石虎的对手?”司马昱略带深沉的问道。
  “义兵起事虽然并不能影响赵国的大局,但他们至少会顾虎失彼啊,我们若不现在趁机北伐,待石虎平定各地叛乱之后,恐怕就再难以北伐了。”
  “哪庾将军可是石虎的对手?”司马昱略带嘲讽的问道。
  庾翼又一次懵了,心想,你这人也太直接了吧。
  “属下一心为国,虽自知德才浅薄,能力有限,但为国为家,虽万死不辞。”
  “呵呵,本王只是说说而已,将军不要往心里去啊。”司马昱乐呵呵的说。
  “北伐乃国家大事,涉及面非常广,需要做各方面的考量,这可是庾丞相的职责所在啊,庾将军应该是找庾丞相才对呀,本王虽然参于朝事,但军中之事知之甚少,又没有决定权,恐怕不能为将军分忧啊。”司马昱摊手说道。
  “会稽王素有贤名,又是当今皇上的亲叔叔,在朝中威望大家有目共睹,今日属下前来,也是想问问王爷对北伐的意思,若是王爷支持,乃北伐可成也。”
  “若能收复失土,救万民于水火之中,本王自会鼎力支持,但朝廷经历苏峻之乱后,损失惨重,至今没有恢复过来,况且皇上龙体欠安,不能视朝,也不好做决定啊。”
  “但机不可失啊,若石虎平定了叛乱,再北伐就难了呀。”
  司马昱低头沉思了一会。
  “庾将军为何不找郗太尉和琅琊王呢,郗太尉是老将军,琅琊王又刚刚受封皇太弟,继承大统,他们应该最有发言权啊。”
  “属下只是想确定一下王爷的意思,若王爷同意了,属下自会去找郗太尉和琅琊王的。“
  “事关重大,需要在朝堂与众大臣商议才行啊,空有本王承诺,又有何用?“
  庾翼见会稽王并不想就此事表态,也不好再继续逼问,但拱手作揖的走了。
  ”这是庾冰,想扶持庾翼,而借北伐之名,为庾翼积累功名啊。”王坦之从后堂之中走出来,看了一下庾翼的背影,说道。
  “哼,恐怕庾冰要失算喽,这个庾翼是有勇无谋啊,打个仗还行,若是让他来参与朝政,恐怕朝野不服啊。“
  ”没有办法啊,若是庾冰再失势,这庾家就只有庾翼还有机会了。“
  “但石虎篡位,赵国不稳,北伐确实是个机会啊。“
  ”当年苏峻之乱时,我朝也不稳,石勒派兵来打,不也无功而返嘛。”
  “哪是因为朝廷忠臣犹在,百姓心向朝廷,军民团结一心的结果啊。“
  ”难道赵国就没有忠臣嘛?”王坦之笑着说。
  “但我汉家百姓尤在啊。”司马昱不甘心的说道。
  “哪当年晋室东渡时,又可考虑过汉家百姓嘛。“王坦之正色说道。
  ”当时情势危机,愍帝补俘,朝廷空虚,胡虏乱蹿,若不马上过江,皇室血脉有被杀光的危险啊。“司马昱继续为皇室辩护。
  “赵国皇帝石勒虽然出身胡族,但他喜欢儒家文化,重用汉人,虚心求贤纳谏,改革法制、减免赋税、劝课农桑,又宽厚待人,百姓受益颇多,试问,我朝自晋武帝立马以来,又有哪位皇帝,能够做到他这样呢?”
  司马昱默不作语,许久才说道:
  “你怎么替胡人说起话来了?”
  “我只是在讲这个道理,知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啊。”
  “就算石勒如此贤明,但他已经死了呀,石虎残暴不仁,祸乱后宫,滥杀无辜,现在他又谋逆篡位,各地起事者甚众,对我们正好是个机会。”
  “但石虎只杀皇室之中,石勒的制度法令,他一个也没有改,反而继续推行,由此可以,赵国乱不了。”
  司马昱瞪着王坦之,说道:
  “哪我们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
  “庾翼北伐,并不是真正的北伐,只是想积累一些功名罢了?”
  “积累功名,接替他哥哥继续当正,就像当年庾冰之于庾亮一样。”司马昱说道。
  “既然如此,何不支持他北伐呢,一来收复一些失地,为朝廷挽回一些损失,二来可以趁机以实战锻炼一下将帅,为朝廷多储备一些人才呢?”
  “有道理。”司马昱恍然大悟道。
  “王大人的意思是?可以借庾翼北伐之事,多派一些年轻将领参加,这样就借庾冰之手,为朝廷练一下兵?”
  王坦之笑了笑。
  “王爷意下如何呢?”
  “妙,实在是妙啊。”。
  “庾翼不会就此罢手的,他肯定还会去联合其他的大臣,到时候朝议之事,王爷完全可以支持庾翼,庾翼肯定会对王爷感恩戴德,到时候王爷再安排几个人去军中,借庾翼之手,锻炼一下自己的队伍,何乐而又不为呢?”
  二人就此商定,又乐呵呵的去后院谈玄去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