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我的逝去的高中岁月 / 35.实验

35.实验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之后我爸就回去了,而我宿舍长的妈妈还一直留在学校,陪读了整整三天才让她回去。那次我们真的是知道错了,自从那以后我和宿舍长就安静多了,即使一段时间以后,别的人又开始说话,但我俩再也没说过。
  我那次是真的知错了,也是真的羞愧至极。首先是对我父母,我爸受伤的事他们居然一直没有告诉我。为什么没有告诉我呢?当然是因为怕影响我学习!但我却不好好学习,我却违反纪律,让我爸拖着受伤的腿大老远跑过来。而我的父母,自始至终对我也只是批评教育了几句,却并没有说别的太严厉的话。此外还有对于我的主任,他能让我爸先回去我真的是特别特别感激他。自那以后我再也不恨他了,我感激还来不及呢,我怎么能恨他?
  之后呢?不犯错是不可能的。之后没多久我们宿舍又出了一桩事,不过不是晚上说话,而是那次放假时早上起早。
  这次犯错的还是宿舍长,不过他就是早上起来后在卫生间洗了个头,却正好被来突击检查的老师看到了。当时还特逗,宿舍长关着门在卫生间洗头,来检查的武老师睁着睁不开的睡眼站在宿舍门口喊了句:“大清早的不睡觉干嘛呢?”结果宿舍长在卫生间根本听不到所以就没动静。而武老师可能是以为等他洗完就出来了吧,毕竟洗到一半洗发水还没弄干净呢也不好出来,所以就直接走了。等宿舍长洗完了出来,我们告诉他这事儿时,他居然毫不知情,可能是刚才洗的太忘我了,所以听完我们说的他就一脸懵。
  不过那次宿舍的人很讲义气,因为宿舍长之前刚刚受过处分,现在如果又犯错的话就很严重了,所以就另一个人替他承担责任了。
  在那之后,我们就越来越安分了,因为之后马上就是高三了,白天学习那么累,晚上谁还有劲闹腾啊?再之后我唯一的一次犯错就是之前讲过的头发那事儿,但那事儿也不算啥大事。那是我跟班主任老提最刚的一次,但最后的处罚也基本上是最轻的一次。
  再之后呢?再之后,我的高三就过去了,我的高中就结束了,我已经来不及再犯错了,我想要再犯错,想要再被老提和老赵训都没有机会了。
  ……
  但是,其实我一直觉得,我是不适合这个地方的——和斌哥一样,我们都不适合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实行的是军事化管理、全封闭管理,学习的是衡中的那套方法甚至比起衡中来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这么一个地方,你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已经被学校、被老师安排好了,你不需要想你该做什么,你只需要按照学校和老师安排好的去做。在这么一个地方,你要做的就是服从,服从学校的纪律,服从老师的命令,服从你作为学生的本分。在这么一个地方,你就是一台机器,一台学习机器、一台考试机器,你的程序已经被学校和老师编好,你不用思考,你只需要执行系统的命令。
  而我,我不愿意做一台机器,在我到这个学校的第一个月里,我就已经在这么想了。我已经在想,这个学校在培养机器,培养没有思想、没有自由、没有人格尊严的只会学习、只会考试的机器。但我不愿意做一台机器,我不愿意遵守那些规矩,我不愿意服从那些命令,我不愿意被别人摆布。我想要的,除了知识,还有自由。
  这是我一直以来的观点和信条。我上学,只为了追求两样东西,第一是知识,我希望能学到无尽的渊博的知识;第二便是自由,是人格的自由,是人的自由。这就有点偏向哲学了,我不想说太多。总之,我不愿意我的自由被禁锢,我不愿意我的人格被践踏。而越是在那样严格的、高压的环境下,越是激发了我对自由的渴望。那个学校,越是想把我培养成一台考试机器,我就越是想反抗;那个学校,越是给我制定更多的规矩,我就越是想要挑战规矩、打破规矩、触犯规矩。我试想过,如果我不是上了那么一所学校,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不是十分严格的学校,我会这个样子吗?我觉得不会,如果学校不那么严格、不那样逼迫的话,我也就不会反抗,我也就不会挑战规矩,我也就会安安分分地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
  但我却偏偏到了那样一个环境中,尽管我两次想要逃离但却两次都失败。后来虽然我慢慢地适应了那个环境,但每一次当我的自由受到限制、当我感到不舒服、当我觉得不应该的时候,我还是会奋起反抗,我还是会挑战那些规矩,做他们不允许我做的事情来让我的心中感到平衡。而平日里,即使他们没有对我们做什么,即使一切都正常,但我还是会做一些禁止的事情,我还是会钻纪律的空子,好像不那么做我就会不舒服一样。
  可以说,我是实验的一个失败品。就像学校的名字一样,它在尽力地做一场很大很大的实验,它想看看那套模式是不是有效,它想试验一下它培养出来的机器们能不能遵守纪律、能不能应对高考。很多人成功了,我们的生源相对于正中来说要差得多,但我们的一本率却与他们相差无几,只是我们学校的高分并不多。但很多人也失败了,我是其中之一。我们并没有按照他们预设的那样发展,我们没有成为他们设想中的学习机器、考试机器,反而是我们向着相反的方向走出了很远,他们要我们遵守纪律、要我们一心一意心无旁骛地学习,但我们却偏要触犯纪律,我们偏不拿考试当回事,我们偏要节外生枝,在无聊枯燥的高中生活中找出点事情来做。
  结果是,我们高考成绩的确不理想。但这真的说明我们是失败品吗?相对于学校的那套理念和模式来说,我们是失败了;但是从整个人生来说我们也失败了吗?如果说我们失去了高考,那他们那些成功的“机器”,又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高考是人生第一道关卡,这不假;可事实是,这是最简单的一道关卡,遵守纪律、刻苦学习就可以过关。但以后的关卡呢,人情世故那么复杂,那些“机器”们还能从容应对吗?
  当然我不是断言说所有人都不能,但的确是有影响的。下一章我会讲两个人的故事,我们后边再说。
  我继续说那个实验。如果我们的目标是本一率的话,这个实验已经成功了。但是为什么这么多年前没有一个能考上清华北大的呢?倒是曾经有过一个苗子,那是个女生,但她吸烟喝酒打架带手机都做过一个都没落下,被遣返回家反省的次数数不胜数。而她上课的时候总是在睡觉,很少会听课,只是偶尔才会看看书。高一高二她成绩也一般,但到了高三她突然就窜到了年级第一,而且能把第二名落出三四十分,当时所有人都断言她将是我们学校第一个能考上清华北大的。甚至有一次她犯了纪律回家反省近一个月没有上课在家自学,临月考前回来考试照样考了年级第二。只是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她不再学习、不再好好考试,好像是在刻意地放逐自己一样,高考成绩也很一般。但我们都知道她真正的水平。。
  但她是那种模式的产物吗?很明显不是啊!在那套模式下,产生的只能是学习机器、考试机器,他们会学习、会考试,但他们没有思想。他们可以考一本,但永远不会诞生她那样的天才。
  所以,那个实验,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呢?
热门推荐